<h3> 怀玉山,对妈妈来说是这一辈子的情节。</h3> <h3> 这是父亲生前工作过20多年的地方。在那个年代,父亲因出身成份不好被打发到这大山之巅至五十多岁离开,青丝熬成了白发。而妈妈则独自一人拉扯着我们五个兄弟姐妹慢慢地艰辛地长大。<br></h3> <h3>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陪着妈妈重上怀玉山,了却妈妈思念之情。</h3> <h3> 如今的怀玉山,正在打造成4星景区<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上山的盘山公路地势险要,蜿蜒曲折,云雾缭绕,仿佛在云中游动一般。如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崭新的高标准的柏油双车道直抵山顶盆地,替代了以往回旋在崇山峻岭间的单车道的砂子路,这条令众司机胆战心惊的只敢上却不敢下的山道已永久地封存于逝去的岁月里了。</span></h3> <h3> 航拍下的怀玉山天路,怎一个美字了得!</h3> <h3> 峰回路转,车载着妈妈开上了令无数英雄折腰的美丽天路,近80岁的妈妈居然不晕车。</h3> <h3> 广义的怀玉山即指整条怀玉山脉,东起徽浙,西延至鄱阳湖平原。主峰玉京峰位于玉山县北境,玉京峰与玉虚峰、玉华峰三峰峻拔,故名三清山,是我国的著名世界自然遗产,5A风景区。</h3> <h3> 狭义的怀玉山以云盖峰、玉琊峰为核心,位于玉山县西北,与三清山毗邻,是典型的高山盆地,海拔千米,是江南的高原。只因山高险峻,远离人烟,想来先人们是为逃避战乱而来的,如今,却是大玉山的桃花源。<span style="line-height: 1.5;">"盛夏夜盖被,立秋桃始熟"是山中气候的真实写照,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如今,天路修成之后,随着居住条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在这里消夏,怡养天年,候鸟一般。</span></h3> <h3> 脚下是原怀玉山活性炭厂的遗址,如今,只有这残缺的水塔孤独寂寞驻立着,执着地坚守着往昔的热火朝天的风光的铮荣岁月,不愿意老去。</h3> <h3> 这是当年木器厂的厂房,妈妈在这儿打了两年半载的工,当时没有打工之说,称之为家属工。那时,像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小的我在记忆中,最后被寄养在必姆花桥的叔叔家的我被叔叔送到樟村,又几经辗转被人带到了怀玉山,有幸从此和小哥一起呆在父母身边直至上学念书,而我大哥和两个姐被分别寄养在了县城和上饶的亲戚家。为了生计与成长,一家像蒲公英一样四下飞散。而正因此,怀玉山成为妈妈的第二故乡。多少次,我不经意地发现,年事已高的妈妈临窗而立,面向着西北的怀玉山方向默默地注视着,默默地,只剩下落寞孤寂的身影。</h3> <h3> 这幢山庄原是怀玉山农垦时代的场部,即行政所在地,我的父亲在三楼的东头第二个房间,住了十几年。当时,我的父亲作为粮食部门驻垦殖场的工作人员,在缺粮的年代,可谓是风光一时,却每月必须用他的双脚行走在这崇山峻岭之中,穿梭在怀玉、三管委(当年叫游击分场)、龙首、樟村之间,用他手中的算盘,计算出每年、每季、每月的粮油缺口额度,有效保障了垦殖场的基本温饱用度。</h3> <h3> 怀玉山是1935年初方志敏、粟裕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不幸被捕的地方。为缅怀方志敏的不朽伟绩,1985年在高竹山建"方志敏烈士纪念亭",2005年在怀玉山建"清贫碑"及"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span style="line-height: 1.5;">这密林所处的山坡上,至今还遗有红军挖筑的战壕。</span></h3> <h3> 怀玉山清贫园就座落在该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农垦年代,方志敏烈士的故事只流传当地的百姓口中。</h3> <h3> 陪着妈妈参观清贫园、纪念碑,我在边上不时地向妈妈介绍方志敏革命事迹、北上抗日先遣队先烈们当年的斗争之惨烈。如今,青山依旧在,英魂永长存。</h3> <h3> 1976年的那个寒冬,妈妈带着小哥和我,就在这间屋子度过的。那个冬天天相异常,极度的寒冷,房间里整日的烤着碳火,可早上醒来,放在房间外的水桶结了厚厚的半桶深的冰,妈妈做不成早饭,就掏了一碗米,向房东换了几碗玉米糊糊作早餐。那个时候,村民们大都天天玉米、红薯作主粮,难得的一点白米是用来待客的。而我们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能吃上白米饭。就这么着,我们端着米饭羡慕地看着他们碗里的金灿灿的玉米饭,而他们却眼巴巴地望着我们碗里的白米饭。而今,这样的日子早已翻篇。</h3> <h3> 当年<span style="line-height: 1.5;">农垦经济建设和经营聃恰似百</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花齐放、红红火火,如今却只有鹿场在维系经营着。记忆中,1976年那个寒冬,大雪封山一个多月,场部的仅有的存粮早已吃光,只能依靠当地的老百姓接济度日,而梅花鹿因饥饿频传哀号。在这危悬一刻,场部选了一名司机最好的司机,开着性能最好的解放车(在农垦时代,怀玉山场部拥有全县最好的车辆,最棒的车队),装了一车的年青壮力,带着镐头、铁锹等破冰工具,一尺一寸去排除万难,花了一天的时间,千辛万苦地开到了山脚下的童坊,然后装上早已准备好的救命的粮草,平安返回到大山之巅。</span></h3> <h3> 采一把山花让妈妈捧在手心里。世上哪个女人不爱美,只是往昔艰辛的岁月蚀没了妈妈美丽的容颜,如今满头华发,而曾经环绕膝下的儿女们飞散在了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曾经的妈妈也是五十年代初的师范生,却最终为了家庭、为了儿女放弃了工作,这也是妈妈心中永远的痛。</h3> <h3>学生时代的妈妈像花儿一般美丽。</h3> <h3>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段时光,因有文字的陪伴而璀璨,一段感情,因为注入了爱而得到更好的诠释,此时的妈妈,一定是忆起了往昔青春的年华,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十年生死两茫茫,<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的妈妈早已两鬓如霜,作为儿女,能长倚膝下,既是孝顺,也是福分。</span></h3> <h3> 我们身后就是怀玉山的代表景点,高山流水瀑布。有<span style="line-height: 1.5;">朱熹手书"蟠龙岗"、赵佑手题"高山流水"等摩崖石刻,这条山谷溪流直通山下八磜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瀑布20多处,奇峰怪石百余处,原始森林植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区,"石韫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是父亲生前口中常常称叹的壮观的十八龙潭的起点,亦是父亲每月从场部前往游击分场即如今的三管委方塘村必经的唯一的一条山路。在父亲退休之后,我们曾提议带着他老人家各地走走,他拒绝了,说,我爬了一辈子的山,在我心中,怀玉山最美,没有一座山能比它更美。</span></h3> <h3> 这儿,是怀玉山制药厂,当年的跌打丸热销了半壁江山,如今,只剩下了残椽断壁。往昔推窗可见的云盖峰、香炉峰巍峨依旧, 而药厂已成为了传说。</h3><h3> 香香姨的家就在这药厂的背后山坡上。穿过弥漫着满垄的紫苏散发出的淡淡香味的山间小道的尽头,就到了香姨的家。</h3> <h3> 香香姨是当年场部的一支花,是妈妈在怀玉山打工时结交的一位朋友,继而成为了闺蜜。而我和香姨的大女儿英子仅相差一岁,也成了好朋友。在妈妈离开了怀玉山之后,我依旧每年有几个月时间呆在了香姨家,和香姨家的三个孩子一块长大。夏日里,一起上山采野花,菜地里摘西红柿,用竹梢缠满蛛网粘蜻蜓,甚至于攀上枝丫掏鸟窝。在冬天,则用米筛捕麻雀、反转小板凳滑雪,手持一尺多长的冰凌作玩具。当然,最惬意的是,在碳盘上烤小红薯、小芋头、玉米等,也不怕脏,烤熟后,皮都没捋干净就往嘴巴塞。那时,就感觉,除了隔三岔五的放饭甑上蒸的咸菜蒸咸肉和用南瓜花拌米粉煎成的南瓜花饼,再也没有更美味的食物了。</h3> <h3> 如今,山区的房子都已列为农垦房改房了。</h3> <h3> 第二天,好客的男主人老二叔叔天不亮就去磨坊磨用来做千层果的米糊。香姨特地等到我们起床,然后一起蒸制千层果、晒茄干,泡制柚皮。她用大山里最纯朴的方式迎接妈妈和我的到来。</h3> <h3> 香姨的母亲,已是百岁的高龄了,耳聪目明,身体棒棒的。是啊,怀玉山,本就是人们贻养天年的人间福地。</h3> <h3> 刚出笼的色香味俱全的千层果,很是诱人啊。</h3> <h3> 温柔贤惠的香香姨一边陪着妈妈拉家常,一边包制茄干,一切显得那么有条不紊,信手拈来。</h3> <h3> 第二天一大早,英子带着我到溪边地头采摘苦菜,这是一种可食的清凉去火的野菜,山里的人们都爱食用。</h3> <h3> 这是俗称的打赤脚花,长大后才知道学名叫石蒜,又名彼岸花。</h3> <h3> 这株野花,我至今也查找不出它的芳名,小时候,它在我心中是最美,以至于后来离开了怀玉山,千里千寻,却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h3> <h3> 在山间偶遇劳作的老二叔叔,勤劳的他虽然已经退休,却还是闲不住啊。</h3> <h3> 在寻觅苦菜的同时,不时发现野生的弥猴桃,这果子必须藏上好几日,才成熟入口,酸酸甜甜的。</h3> <h3>这是石木耳,挺珍贵的,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h3> <h3> 陪着妈妈挑捡我和英子采摘回来的苦菜,洗净后焯下水,然后用清水漂净,中午就能吃上了。</h3> <h3> 怀玉山上特色有机辣椒,被我和妈妈摘了满满的一篮子。</h3> <h3> 溪间玩耍嘻戏的鸭子,晚上也不用赶回家,就这么纯天然地放养着。这儿的民风纯朴,夜不闭户,离家外出的村民们,用一根细木棍横插在门栅上,就权当锁了家门。</h3> <h3> 山涧溪水潺潺,经年累月的冲刷,在岩石间形成一个个天然水池,洗菜洗衣,一气呵成。</h3> <h3>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没有人心猜忌、竞争压力。有的是巍峨的群山、清冽的山泉、沁人心脾的花香、蝉鸣鸟啼,有的是淳朴民情。经年累月,父亲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有好几次机会能回城,却仍旧不舍离开。</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不忍回首,这个曾经遗梦的大山,这个漫漫一世里最挂念的地方。这里有妈妈拔不走的根,有妈妈忘不掉的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流金岁月,天荒地老,沧海桑田,而不变的,还是那颗曾经并不寂寞的心。</span></h3> <h3> 天路上的落日,是美丽的,此时,在我们的眼前正一点点的下沉,斜阳也随之渐渐隐去,到最后只剩下一抹落日的余晖,而眼前的大山因这即将褪去的一抹余晖而显得生动了起来。</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落日余晖下怀玉山是如此的美丽,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像是一幅会流动的画,流动的都是最美的色彩;如此美仑美焕,令人忘却了回家的路!</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