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西藏,有种信仰,叫一生朝拜。</h3><h3>藏族居民相信有来生,所以企盼来生幸福。一心向善,祈求佛保佑自己转世时给予照顾。他们把朝拜作为祈福的一种方式。</h3><h3>朝拜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h3> <h3>西藏行,令我心灵震撼的不是摄影爱好者追求的山前美景,不是崎岖的山路,不是圣洁的雪山,不是庄严的佛殿,也不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而是那虔诚的朝拜者! 我为在路上遇到的朝拜者震撼并感悟着。。。</h3> <h3>在318国道川藏线上遇到一家朝圣藏民,她们是从四川阿巴来,不畏千辛万苦,叩等身长头,每天10多公里路程,已经连续4个多月,直至拉萨朝佛还有2个多月。。。。。这样的艰辛路程,如果不是亲自所见,真不敢相信能完成!在川藏路上每当遇到这些朝拜者,油然而生敬意,并目送他们远去。。。。。。</h3> <h3>这是她们一家人去西藏的"房车",老汉行一段路程,就会在前面等待一阵子。他们的行程是枯燥的,但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怪不的她们每时每刻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h3> <h3>经她们的允许,拍照留念,她们笑容里带着虔诚与善意。她们提醒我,拍照注意安全。只注重别人的安危,可她们随时会葬身于车轮和雪山泥石流之下。虔诚善良的朝拜者——我尊重而崇拜的人,你们一路加油,大昭寺的佛祖在等待你们,祈盼平安到达。</h3> <h3>在大昭寺广场,遇到一个远道而来的信徒,一路磕头来到拉萨,饱经沧桑,额头上已经被打上深深的烙印。让我真正感受到信仰的伟大力量。</h3> <h3>大昭寺广场位于大昭寺门前,广场上树立着巨大的经幡,香炉里燃着松柏枝,烟雾缭绕,广场上最多的是转经的藏族同胞和叩长头的人。</h3> <h3>大昭寺门前和围墙外都是磕头的朝拜者。</h3> <h3>朝拜者不乏有老弱病残。</h3> <h3>一个藏胞依在角落,他的动作我不懂,我猜想他们是把从家里带来的珠宝向佛进贡,藏族大哥不停的从碗里抓起珠宝,又洒下去。</h3> <h3>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h3> <h3>看到小孩手里的转经筒了吗?信仰朝拜已经深入孩子的心灵。。。。。。</h3> <h3>这位朝拜老者身边的念珠更是一种虔诚的象征。古代藏区产的黄金和羊绒,就经过茶马古道被送往尼泊尔和东南亚等国家,换来了各式各样的珠子。这些居无定所的藏族贸易人经常把珠子戴在身上,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老珠子。</h3> <h3>深入藏区时才会看到,无论是再偏远,贫穷的地方,男女老少手上都会戴着串珠子。这是深入骨髓的信仰,更是从小养成的习性,融于日常生活中!<br></h3> <h3>她手臂上同样也有念珠。</h3> <h3>洋溢着幸福快乐笑容的藏族老人,不知道她两只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开始还以为左手是儿童玩具。它的颜色和她上衣的颜色是一样的,这也是她信仰的一种象征吧。祝愿老人健康快乐,笑口常开,来世更幸福。</h3> <h3>虔诚的朝拜-—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经)</h3> <h3>在大昭寺遇到的第一个外国朝拜者。。。</h3> <h3>她把黄黑相间的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上肢展开趴在上面。看来外国信徒和中国信徒朝拜形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信仰是一样的。</h3> <h3>你看这位墨镜哥。交谈中,他告诫我,早点离开,因为这里人多事杂,损失相机是小事,没有必要找那些麻烦。所以给他拍完照以后,我悄然离去……</h3><h3>有一个摄影爱好者,用布把镜头包住拍摄,并把脑袋包的严严实实。当我们眼神撞击那一刻,微微一笑,心领神会……</h3><h3>所以我在拉萨拍照都得提心吊胆,唯恐不测。。。</h3><h3><br></h3> <h3>黄色是至尊的颜色,是权势、地位的象征,黄色代表了喜悦,明媚以及勃发的精神。</h3> <h3>石碑旁边的的这株柳树,据说是文成公主当年亲手栽下的,也称唐柳,被誉为"神树"。</h3> <h3>西藏之行,有自驾游前的艰难抉择,有开车时的惊心动魄,有在米拉山口大声喘息时的痛苦不堪,也有在稻城头痛时的彻夜难眠。但与这些藏民朝拜者,那又算得了什么?</h3><h3>朝拜者有的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磕到拉萨。其心之诚,天地可鉴。有的时候我在想,没有信仰的民族终究理解不了什么叫信仰。然而信仰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幸福,藏民虽然物质条件低劣,但精神力量丰硕。我们究竟是内心平和有所信仰,还是物欲横流尽显人性本色?我的朋友们,有机会来西藏,找寻你的答案吧。</h3><h3>我不知道该如何净化我的心灵,但这些朝拜者的精神,鼓舞我驱除身上的俗气,做善良的人,做一个感恩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怯懦,不世俗,勇往直前。像米拉山口高原上的一颗小草,虽不出名,但会健康茁壮成长。这是我自驾进藏最深的心灵感悟!<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