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

福如东海

<h1><b><font color="#ed2308">养成教育 </font></b></h1><h1><b>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便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良好的习惯有爱学习、爱劳动、讲卫生、守纪律、团结协作、讲求诚信、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勤劳俭朴、扶危济贫、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等等。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终生受益无穷。</b></h1> <h1><b><font color="#39b54a">养成教育的意义 </font></b></h1><h1><b>  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除掉这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妨害他人的习惯,已然是一种坏习惯,千万养成不得。实际上,最可怕的还是那种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如果这样,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比如,有的同学,别人上早操,他睡懒觉;别人就寝,他又起来偷偷上网吧;别人劳动,他偷懒。抽烟、喝酒、谈恋爱、逃课等等,自己想怎样便怎样,随心所欲,生活无规律,学习不上进。同学的劝告听不进,教师的教导耳旁风。这样的人基本上已是一个废人了。如果再不使用强制措施让其改变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将是十分可怕的。<br></b><b>  一个人如果学习习惯没养成,他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知识,更谈不上发明创造,为社会作贡献。毛泽东主席由于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才成为了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最终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鲁迅先生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br></b><b>  一个人如果劳动习惯养不成,他就不会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果实,尊重劳动人民。更不可能奢望他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他根本不懂得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人类的道理。他终究只会以一个社会寄生虫的形式而存在,为人类所不齿,为社会所不容。<br></b><b>  如果一个人卫生习惯不养成,便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了。<br></b><b>  如此等等,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就基于此。<br></b><b>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关乎到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一生,关乎到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关乎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人才,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养成教育,让那些“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遵守纪律、讲求诚信、团结协作、奋发向上,成为一代有所作为的人才,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b></h1> <h1><b><font color="#ff8a00">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font></b></h1><h3><h1> <b> 1、课前预习习惯<br></b></h1><h1><b>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作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b></h1><h1><b>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br></b><b>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作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br></b><b>  (4)预习时要集中精力,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br></b><b>  2、课堂学习习惯<br></b><b>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及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br></b><b>  (2)课堂上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br></b><b>  (3)勤于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正。<br></b><b>  (4)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举手发问。<br></b><b>  (5)在接收到信息后,应该快速作出反应。比如快速打开课本、快速从位置上站起、快速整理学习用品等。<br></b><b>  (6)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乐于交流,交流时目光专注,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不嘲笑别人的错误。<br></b><b>  (7)要主动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br></b><b>  (8)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通过学科间的联系理解问题。</b></h1></h3> <h1><b><font color="#b04fbb">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font></b></h1><h1><b>  1、举止文明的习惯<br></b><b>  (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br></b><b>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br></b><b>  (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br></b><b>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br></b><b>  (5)向别人请教是,态度诚恳。<br></b><b>  (6)不打架,不骂人。<br></b><b>  (7)不给同学起绰号。<br></b><b>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br></b><b>  (9)集合时做到“静、齐、快”。<br></b><b>  2、诚实守信的习惯<br></b><b>  (1)说了就能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诺言。<br></b><b>  (2)答应的事设法完成时,能向对方说明原由,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br></b><b>  (3)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br></b><b>  3、尊重他人的习惯<br></b><b>  (1)耐心听,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br></b><b>  (2)专心听,不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br></b><b>  (3)当他人批评自己时,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br></b><b>  (4)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能及时道歉。<br></b><b>  (5)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的东西。<br></b><b>  (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随便告诉他人。 </b></h1><h1><b> (</b><b>7)不随意打听他人的隐私。</b></h1><div><br></div> <h1> <b><u>  高三年级编</u></b></h1>

习惯

学习

养成

养成教育

他人

预习

别人

劳动

课堂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