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东北,不一样的城

铃兰

<h3>  迟迟未写,是因为夏日的东北少了水墨丹青,写不出诗意的小字吗? 我也不知。</h3><div> 那年冬季,大雪飞扬的日子里我收到本大红的入伍通知书,报到的地点是沈阳某军区。冬日的人心亦寒冷,接兵的干部以各种理由拒收了我。或许,命中注定我要遇见南方的他,因此得错过多年北方的情。23年之后,我用了七天时间,路过了东北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城市,也算是满足了好些年的好奇心,知道了那座叫沈阳的城到底是啥模样的。</div> <h3>  带上00后的小淦同学出门,旅途的吃、住、行选择意识已远胜于70后的爹妈,只要手机钱包够刷,其余的事无需我们费心。我很惊讶于他的记忆力,只需看一眼百度地图,就准确的知道该在哪站下车,该在何处转弯……陌生的大街小巷,我就幸福满满地跟在一个阳光大男生的后面。</h3> <h3>  民以食为天,那就从东北的美食开说吧。东北菜虽不在中国八大菜系里,也不像粤菜那样全国文明。但她有自己的特色,有她的佼佼者。平日,我不太爱面食,尽管母亲的配料做得最好,我也顶多吃上半碗。可东北的面条与南方真不一样,柔滑有筋骨,口感醇厚宽温,滑过唇齿之间,咸香中弥漫着一丝清甜。东北的酸菜饺,大个头儿,圆滚滚,那面皮的劲道,不油不腻,酸爽可口,吃过后回味无穷,有点想念呀。在沈阳那天,特意找了家《老关东》,地地道道的东北味。我不敢大碗喝酒,却大口的喝着馇子粥,用豆皮裹着辣椒大葱蘸着东北大酱,像个东北的媳妇,左手拿菜右手拿饼,那滋味带劲儿,贼好吃。我就是饿了20余年的食客,沈阳欠我的这餐饭,在碾转多年后,终于得以遇见。</h3> <h3> 前几年开始,旅行的住宿安排都会选在地铁沿线,因为搭乘地铁便宜方便,更可以体验到当地的生活节奏,看到别样的风景,感受别样的人生百味。广州3号线高峰期人多的时候,我曾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农村人打开鸡笼或羊圈时情景。在沈阳的时候,刚好赶下班高峰,情景和广州有些类似。但大连、长春、哈尔滨的地铁,从站内环境到车内卫生都干净舒适,即使在高峰时期出行,都没看到拥挤的现象。特别值得点赞的是,每个站内都设有卫生间,这比咱广州人性化。长春新建的伪皇宫地铁站很有特色,汉白玉的扶手,大理石的楼梯,壁雕描绘着伪皇宫全貌。不过,昏暗的光线,给了我阴冷的感觉,有点压抑。</h3> <h3>  旅途中和小淦聊文学,他批评了我:妈,你不懂历史,写作就少了文化品味。我又何尝不知,散文的创造不只是融入个人的人生感悟,如果可以把读者带进悠悠不尽的历史时空,单调的文章就会平添无限情趣。可我总有万般理由没时间学习,只能是假期中跟着喜好历史的爷俩耳濡目染。东北七日,时间虽短,但从大连的旅顺港,长春的伪满皇宫,沈阳的故宫、昭陵,到位于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气息笼罩全身,我站在古人曾站过的那些方位,一会儿愤愤不平,一会儿又满脑空白。小淦喜欢收藏也几年了,曾经为了一只小碗上的“大明成化年制”,我们找过不少资料,这回见到了真品,尽管只是碎片,也让他兴奋了好长时间。努尔哈赤的诰封写着“奴儿哈只”,是满文的译音,还是有特殊的含义,小淦同学的解释没有完全的依据,我也只好且行且思考。</h3> <h3>  夏日的东北,没有银装素裹的美景,但有天高云淡的舒适。如诗如梦的大连海港,海风微微地吹,海浪轻轻地拍,翱翔于海天之上的鸥鸟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漫步在长春净月潭,在青山碧水间,那深邃的静谧让人陶然其间。位于哈尔滨的松花江“一江清水漾江岸,繁花来锦江堤上”,夜幕下风情万种的中央大街霓虹灯闪烁,灯红酒绿,热情奔放的俄罗斯姑娘又频添了几份诱惑……东北的城,夏日也自有她独特的魅力。&nbsp; </h3> <h3>  但旅行的风景有多美,对我来说终究也只是留下一个“到此一游”的印记。我更希望旅行像一个当地人,一样的行走,娱乐,生活。就像是我蹲在那农户门前欣赏着不知名儿的野花野草;就像是给那些各种款式的警车前后左右的拍张照,然后和小淦同学讨论着那查车的交警,一个人绝对不安全呀;就像是一场大雨后,脱下鞋子穿过那才半小时就水漫脚踝的广场……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外在光鲜,也洞视了她的不完美。这样的行走,更充满质感,深度,感动。</h3> <h3>  东北之行聊至此处,看来是真写不出诗意的小字,也唯有收拾心情,安心回公司干活。刚看完老树画画的“搂着秋天,抱着秋天,说不上班,就不班”……哎,想想就好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