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陪伴你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h3><h3><br></h3><h3>没有人比当爹的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一铭不是天才,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他心智简单、单纯快乐,虽然很喜欢围棋,但是更贪玩。老师们也常说儿子的棋是直线型的,多是小孩子单纯、一厢情愿的想法,缺少曲线的东西,其实就是缺少心机。</h3><h3><br></h3><h3>正是这样一个9岁的孩子,在2017年葫芦岛辽宁省少儿围棋锦标赛中跳打16岁组,取得了第6名的成绩,成功晋升业余5段。而回想这四年来一铭学棋的经历,从一帆风顺到好事多磨,个中苦乐只有自己知道。</h3><h3><br></h3><h3>儿子之所以喜欢围棋并非偶然,因为我自小学习象棋的缘故,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规划着让他学习一种棋艺作为一生的爱好之一。棋类对孩子成长的好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阐述了。考虑到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少儿市场比较低迷,我为儿子选择了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培训发展最完善的围棋。</h3><h3><br></h3><h3>在一铭不到4周岁时,我尝试着带他第一次接触围棋,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没有坚持多久就停下了。这次短暂的学习经历却在儿子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围棋的种子。大约又过了两年,当儿子再次提出:"爸爸,让我学围棋吧!"我才意识到是时候让他真正开始接触围棋了。</h3><h3><br></h3><h3>2013年9月,一铭再次走进了李静围棋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围棋之路。此时,儿子恰好五周岁零八个月。</h3> <h3>2017辽宁省围棋锦标赛16岁组男子前8名</h3> <h1>一帆风顺篇</h1><h3><br></h3><h3>经历了两年的成长,五周岁的一铭比三周岁时心智提高了很多,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都显著提高。出于对围棋发自内心的喜爱,那段时间他主动在课后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大量刷题,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儿子很快成为班上7、8个孩子里表现最突出的一个。</h3><h3><br></h3><h3>鉴于自己当年学棋的经验,在儿子学习近3个月时,我有了尝试给儿子跳班的念头,经过和李静老师的沟通,儿子跳到了一个比原来进度快半年的班,结果只用了一个月儿子就又成为这个班上最厉害的学生。这时我又想能不能让儿子在不放弃入门班学习的前提下,同时参加初级班的学习。当时的初级班都是3、4级甚至快定段的小朋友。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从2014年1月中旬开始,每个周六、周日上午,我们在入门班继续学习一个半小时的基础知识,下午开始初级班三小时的假期集训。</h3><h3><br></h3><h3>刚到初级班时,我已经不能用惨来形容儿子和同学的差距了。这些已经学习一两年围棋的小朋友都可以让他4个子,他还被人家吃的精光。可儿子并没因此灰心丧气,通过连续十几天课上课下的努力,一个、两个……到最后,儿子竟然能分先击败其中的大多数小朋友,并且在他人生中第一次围棋比赛---2月份阜新市定级定段赛上,以第3名的成绩晋升为1级。之后,儿子在5月份的市赛中成功晋升为业余1段,紧接着在8月份市赛又成功晋升为业余2段。从入门到弱2段,儿子学棋正好将近一年,可谓进步飞快。</h3><h3><br></h3><h3>之后的一段时间,启蒙老师王健和恩师李静都在课外和课内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关心,儿子的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期间我加入了辽沈地区最大的少儿围棋交流群"金谷园少儿围棋群",认识了更多辽沈地区热心的棋童家长,通过和老师及棋童家长的交流,我认识到国内少儿围棋的段位水平比较虚,也了解到省内最高水平的比赛是辽宁省围棋段位赛。由此萌发了走出去看看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李静老师的大力支持。</h3> <h3>2014年2月人生第一次围棋比赛晋升1级</h3> <h3>2015年2月儿子在丹东第一次参加了辽宁省围棋段位赛,经过四天11轮的比赛,儿子以7胜4负的成绩成功晋升3段,也成为了此次晋升3段的选手中最小的一个。比赛中我巧遇了另一位阜新聪慧少年迟子洋(3段组第一名晋级4段),更巧的是他的妈妈是我的同学,我们交流了很多关于孩子学棋的好经验,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比赛中与省内其他各市小朋友的切磋,儿子既得到了锻炼,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h3> <h3>第一次参加省赛,因为闭幕式没有颁奖小家伙闷闷不乐</h3> <h3>省赛回来的第二天,儿子又参加了阜新市围棋段位赛,以2段组全场最小的年龄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又一次晋级3段。</h3> <h3>2015年2月第二次晋级业余3段</h3> <h3>总结: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h3><h3>二、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和激发孩子的潜力,合理引导。</h3><h3>三、在学习的道路上,孩子、老师、家长三者的付出和努力缺一不可。</h3> <h1>星火燎原篇</h1><h1><br /></h1><h3>儿子学棋的这段时间正是阜新围棋的低谷期,学棋人数和段位水平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在一铭和迟子洋之前,已经很少有阜新少年出去参加省赛。我们参加省赛的消息在阜新棋童家长中不胫而走,自此重新点燃了阜新棋童对外交流的星星之火,有更多的家长也想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而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因为只有这样,儿子的学棋路上才会有更多的伙伴和对手,竞争会带着大家走得更远。</h3><h1><br /></h1><h3>转眼间到了2015年5月,辽宁省春季围棋段位赛在沈阳举行,赛场上终于可以见到阜新小棋手的身影。在这次省赛上儿子毫无悬念的冲段失败。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弱3段和强3段的差距,也对省赛4段的水平有了新的认识。练兵和涨见识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决定让儿子停赛一段时间,沉淀、学习,补充新的基础知识。否则,即使真的有幸升段也只是靠运气而不是凭实力。</h3><h1><br /></h1><h3>这一年的夏天,我关注到辽宁省围棋锦标赛。锦标赛顾名思义就是夺取奖牌奖杯为目标的比赛。锦标赛是分龄赛,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看出孩子在全省同龄人中的位置,当然也可以看出阜新围棋在全省的位置。几位棋童家长的想法不谋而合,2015年8月阜新李静围棋学校的6名小队员奔赴丹东,第一次参加了辽宁省围棋锦标赛。儿子获得7岁组冠军,其他几名小选手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次比赛让我又一次了解了省内少儿围棋的发展水平,孩子们也由此树立了信心,有了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动力。</h3> <h3>第一次参加辽宁省围棋锦标赛获得7岁组冠军,为了赶火车只能由我在火车站为他颁奖</h3> <h3>之后的2015年9月和11月的辽宁省围棋精英赛和秋季升段赛儿子都没有参加。值得一提的是,迟子洋在9月份的辽宁省围棋精英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成为这批孩子中第一个晋升5段的小棋手。从2015年开始,辽宁省每一次段位赛上都活跃着阜新小棋手的身影,他们你追我赶,陆续有3升4、4升5的喜讯传来。截止到2017年9月,两年间已经有14名阜新小棋手在省赛成功晋升业余5段,这些孩子在竞争中互相促进、不断成长,为阜新学习围棋的小高潮拉开了序幕!</h3><h3><br /></h3><h3>总结:一、坐井观天只能止步不前。</h3><h3>二、学习的氛围很重要,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竞争是走向成功最快的捷径。</h3> <h1>好事多磨篇</h1><h1><br /></h1><h3>2016年2月辽宁省围棋段位赛,儿子在沈阳第二次冲击4段。11盘棋7胜4负,来时信心满满,最后却铩羽而归。更令人遗憾的是,按比例前49名升段,儿子因小分相同所遇最好名次稍差,屈居于第50名,与4段擦肩而过。随后5月份的辽宁省春季围棋段位赛,儿子在沈阳第三次冲击4段,7轮比赛4胜3负,排名第97再次无缘4段。4段就像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挡在了儿子的面前。</h3><h3><br /></h3><h3>人都说事不过三,三次冲段不过,让儿子倍受打击,我也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儿子自身在心理素质和棋力上的确存在很多不足,但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意无意中总是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他做对比,无形中也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其实这个阶段,一铭和自己相比真的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只是我们因为对他有太高的期待忽视了这一点。由此我清醒的认识到: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少一些责怪和怀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水平,争取从实力上碾压对手;更要多参加各种比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h3><h3><br /></h3> <h3>漯河全国育苗杯,阜新围棋五虎将走出阜新迈向全国</h3> <h3>为了提高水平、增长见识,2016年夏天,我们约了4个小伙伴一路从沈阳到漯河,再到安顺。从青岛出版杯到育苗杯,再到小百灵杯。五个孩子号称五虎将,辗转数千公里,征战三大赛事。孩子们不仅切磋了棋艺,更领略了祖国的大好山河。</h3> <h3>百灵杯上十九路军全国各地小棋友欢聚一堂</h3> <h3>在漯河全国育苗杯的比赛中蔡承霖和儿子分别包揽了儿童C组2、3名,一铭也终于战胜自己顺利晋级4段。在安顺百灵杯这个全国少儿围棋的最高殿堂,孩子们在与全国最优秀的同龄选手交流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十九路棋友会的二十余位全国各地的小棋友欢聚一堂,棋乐融融,让孩子们更多了一份团队荣誉感。这一路,无论是欢笑还是眼泪,都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了这个夏天,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从心理到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h3> <h3>全国育苗杯儿童C组第3名</h3> <h3>很快,在2016年10月大连的辽宁省秋季围棋段位赛上,鲁墨池、张笑瑞均以6胜1负晋升5段,儿子也以6胜1负的成绩第二次晋升4段。经历了2017年2月份丹东省赛的短暂沉寂之后,在5月份沈阳的辽宁省春季围棋段位上,吕昕阳、蔡承霖也顺利晋升5段,加上其他晋升5段和4段的小棋手,阜新共有5人晋升5段,8人晋升4段,创下了一届赛事升段之最。这两次省赛一铭连续冲5失败,至此曾经的"五虎将"只剩下年龄最小的他没有晋升5段,难道3升4的魔咒要再一次出现在儿子的身上吗?</h3> <h3>2017夏沈阳天狐围棋师生一起踢足球</h3> <h3>命运总是在关上一道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让我不得不相信因果轮回,8月2017年辽宁省锦标赛规程发布时,我惊奇地发现2月份丹东省赛期间,我向辽宁省体育总会提出的一个提议居然被采纳了。辽宁省体育总会对延续多年的赛制进行了修改,改变了往届只有16岁组前3名可以授予5段的传统,在12岁男女组和10岁男女组均设置了5段名额,8岁男女组和7岁男女组也由之前最高授予2段和1段修改为最高可授予4段和3段,比赛还允许4段的小棋手跳打16岁组。看到规程我突发奇想,让儿子去参加16岁组的比赛锻炼一下,万一真的升5岂不是对他更有意义?很快,我又冷静了下来转变了心态,因为在16岁组打上5段真的太难了,还是好好锻炼一下,为下一次升段赛做准备吧!抱着这样的想法,最终我选择了让9岁的一铭跳打16岁组。<br></h3><h3><br></h3><h3>直到比赛的前一天,我才得知本次辽宁省锦标赛参赛总人数达到550人,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锦标赛。这几年的锦标赛通常只有百人左右,而这次仅参赛的5段选手就有30余人,4段选手130多人。其中,10岁男子组居然有192人参赛,16岁男女组40名选手中更是有11名5段、24名4段,可见比赛难度之大,竞争之激烈,想获得好名次真的太难了。</h3><h3><br></h3><h3>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3天9轮的比赛,儿子居然在40名4、5段大哥哥大姐姐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个人第6名的成绩,因前5名已经是5段选手,顺延至第6至8名晋升5段。儿子也因此幸运的晋升为业余5段了!</h3><h3><br></h3> <h3>2017辽宁省少儿围棋锦标赛战胜一个又一个比自己大的对手</h3> <h3>这次意外的惊喜让我不禁回想起比赛中的一个小插曲:考虑到儿子的心理素质不好,每次赛前我都不敢对他提出要求,只是说好好下,发挥自己水平就行,毕竟这道坎终究要由他自己来突破。第8轮赛前看过对阵表之后,我明确地告诉一铭:"儿子,赢下这盘棋你就升5段了,你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儿子答应得并不干脆,这也让我的心跟着悬了起来,不知道刚刚的话会不会影响他的发挥。果然,比赛刚开始他就表现得很紧张,前半盘技术变形,导致盘面一度落后。一直站在三楼休息大厅观战的我不由得在心里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儿子并没有因此放弃,进入中盘阶段,他不断给自己鼓劲儿,用手势让自己放缓节奏,通过努力儿子终于在后半盘逆转局面,取得了胜利。当裁判确认比赛结果的那一刻,儿子兴奋地举起两个小拳头,这在儿子以往的比赛中是见不到的!比赛中儿子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被我看在眼里,可以说,我目睹了他向5段冲击时努力的全过程。这个经常被对手逆转的小家伙,在形势落后时没有气馁,而是耐心地寻找机会,连续3盘成功逆转击败了对手。而对于一个爸爸来说,比升5更重要的是,我见证了儿子这样的成长!</h3> <h3>三楼休息大厅居然可以看见儿子升5的全部过程</h3> <h3>各种机缘巧合,促成了这个在大家眼里总是掉链子的小家伙踩着三年级的尾巴晋升业余5段,也实现了对自己的突破,这些成功和失败的经历终将成为他今后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h3><h3><br /></h3><h3>在这四年中,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付出,更离不开儿子的围棋老师们和那些曾经给予儿子指导的成人棋手们、以及诸多叔叔阿姨们帮助和支持。5段对一铭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他在围棋的路上继续努力成长,快乐前行!</h3> <h1>结束语</h1><h1><br></h1><h3>4年升5段,在牛娃倍出的围棋圈里是一个很普通的成绩,一年5段、幼儿园大班5段,甚至十几岁职业段位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少儿5段在围棋的世界里更是一个起点,如果要求严格点甚至于可以说连小学都没毕业。即使这样,儿子的成绩对于大多数学棋的普通孩子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百个孩子学棋,最后能升上1段的恐怕也没有几个,更不要说5段甚至更高。当初和儿子一起零基础学棋的7、8个小朋友里居然出了两个5段,这也算是一个小奇迹了。另一个5段就是大名鼎鼎的鲁墨池,3年5段。</h3><h3>这四年中,儿子身边有太多优秀的小棋友因为学业或者其他原因放弃了围棋,一铭从来都不是最优秀的一个。这次晋升5段恰恰说明了,坚持就是最好的答案!</h3> <h3>这些年保留的参赛证,可惜有些遗失了</h3> <h3>曾经听有位家长说过,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行。作为一个爸爸,一路陪伴儿子学棋,经历了无数波波折折,才体会出这句话的深意。有一种成功叫做水到渠成,棋力、心态、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决定了围棋的综合实力,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最后的人!<br></h3><h3><br></h3> <h3>学 棋 历 程</h3><h3>2008年出生</h3><h3>2013年9月 阜新李静围棋学校</h3><h3>2014年2月 阜新市升段赛晋升 1级</h3><h3>2014年5月 阜新市升段赛晋升 1段 </h3><h3>2014年8月 阜新市升段赛晋升 2段</h3><h3>2015年2月 辽宁省围棋段位赛(丹东)晋升 3段</h3><h3>2015年8月 2015辽宁省少年围棋锦标赛(丹东) 7岁男子组冠军</h3><h3>2016年8月 2016第十九届全国育苗杯少儿围棋赛(漯河)C组个人第3名,晋升4段</h3><h3>2016年8月 2016年第七届百灵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安顺)儿童c组团体第3名,个人第36名</h3><h3>2016年10月 辽宁省秋季围棋段位赛(大连)晋升4段 </h3><h3>2017年1月、7月沈阳天狐围棋假期集训</h3><h3>2017年8月 2017辽宁省少儿围棋锦标赛(葫芦岛)16岁男子组第6名晋升5段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