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__参加母校吉林一中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侧记

野渡横舟

<h3>  2017年8月20日是我们的母校‘’吉林市第一中学‘’建校百十周年。我们58.1班部分同学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新校舍。</h3><h3> 感恩、崇敬和虔诚的心情像一股暖流立刻涌上心头。母校,你可好吗?您的学子回来了,在您的怀抱里我们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岁月,您用甘甜的乳汁把我们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h3> <h3>  这是吉林一中在南马路的校舍,我们在这里读书三年,“理科教我长智商,文科培育我情商,学体育强身健体,雨露滋润我成长。” </h3> <h3>  记得高淑贤老师给我们讲“春蚕”,鲁迅的呐喊自序。要求我们大段的背诵,胸中要有成诵的文章,学校要求我们进行“科班式”训练。</h3> <h3>  高老师讲解的‘’祝福‘’使我们对旧中国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有了更形象的了解。</h3> <h3>  刘行端老师讲的“孔雀东南飞”绘声绘色。</h3> <h3>  谷老师讲解的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 ‘’对毛主席伟大的革命胸怀的描述和表达让我们刻骨铭心。</h3> <h3>  这是我现在的记忆,毫无差错,是高二俄语杨老师在讲解及物动词与非及物动词的区别时,举了一个例句:‘’我看看,但是没看见‘’。前面的‘’看‘’不强调结果,是非及物动词,后面的“看”强调结果是及物动词。60年前的课堂,记忆犹新。</h3><div> 讲政治课的张占春老师在讲解‘’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时候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恍然如昨。</div> <h3>  樊永峰老师讲解的乘法公式;林老师讲解的牛顿三定律,没齿难忘。这些是什么?这就是珍贵的母校的乳汁啊!浇灌我们成长,伴随我们终生!</h3> <h3>  吉林一中于1907年在魁星楼建校,初名‘’吉林中学‘’,以后几经沧桑到1959年定名‘’吉林市第一中学‘’。一直沿用至今。</h3> <h3>历年使用过的校徽。</h3> <h3>  多年来的校长、教师大多都是省内知名的贤达,名流。艰辛铸造辉煌,多年来母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精英人才。</h3> <h3>  校长郭洪年,是我们年级郭洪儒的姐姐。</h3> <h3>樊老师当年</h3> <h3>革命烈士王以哲</h3> <h3>革命先驱王希天</h3> <h3>首任校长,开拓者王文珊</h3> <h3>周恩来与王朴山,王希天在一起</h3> <h3>吉林省副省长于克也是吉林一中毕业。</h3> <h3>  我们是1958年9月入学。那时候学校已经在春季招收六个班级的勤工俭学班,所以我们是从58.7班排到58.12班。</h3> <h3>  九月中旬到桦甸县常山乡开采露天铁矿,十月回来调整班级。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往二中和九中分别调拨了三个班,留下的同学重新编为六个班级。</h3> <h3>  高二上学期试行文理分科,重新编班,时间不长又取消了,再一次重新编班。 把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同学编为58.6班。后来考虑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取消老六班,又一次重新编班。这样几经反复,我们年级的同学差不多互相都认识了。</h3><h3> 高二高二期末之前还有一次分流,朱秀清去吉林省艺术艺术专科学校。这幅照片是张兆萍(外号恨天高)和朱秀清。</h3> <h3>李树人去了吉林电视台</h3> <h3>  李荣郁,孙长河,李伟去解放军炮兵学校。黄玉海去吉林财贸学院。高三毕业我们班有46名同学,先后考上大学26人,高考升学率56.5%。</h3> <h3>1960年的春天全校师生到舒兰县水田插秧,使用手动插秧机,我们班的飞虎队取得优异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h3> <h3>班级的女同学,你们好吗?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h3> <h3>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h3><h3>照片是李树仁和赵仕坤(考入吉林医专)。</h3> <h3>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h3><h3>照片是金丽敏。</h3> <h3>李树仁和马瑞春</h3> <h3>李树仁和刘长茹。</h3> <h3>李树仁和金丽敏</h3> <h3>王丽珠</h3> <h3>查春荣</h3> <h3>赵慧文和李树仁</h3> <h3>毕业三年感情如旧</h3> <h3>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已经先行而去,你们在那边还好吗?我们不会忘你们。张斌的弟弟在他的追悼会上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h3> <h3>  1985年同学第一次聚会,在吉林市四川路,同班同学亲如兄弟姐妹</h3> <h3> 不忘初心,牢记教诲</h3><h3> 1970年前后几经磨难的我们,陆续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在科研,教学,部队,企业,文艺,财贸,石油,机关各条战线为事业拼搏,为家庭奔忙,把党和国家事业当作最高利益,不忘初心,牢记教诲。</h3> <h3>别时君未婚,儿女忽成行</h3> <h3>1986年重又聚会,感慨良多</h3> <h3>那时候张宾的身体多好啊。日子过的也好。</h3> <h3>李树仁,高锦岳和陈玉起</h3> <h3>这几幅照片想不起来了</h3> <h3>1995年程启明安排同学们在吉林市松花湖月亮湾聚会。大家开心至极。</h3> <h3>小船满载歌声</h3> <h3>三个美女李恩荣,朱秀清和韩九龄。</h3> <h3>莽雪英,金炎灿</h3> <h3>现在我们已经年过古稀 恰逢国家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生活富裕。</h3> <h3>当年的校花朱秀清,虽然年过古稀美丽依旧,这是她在加拿大旅游</h3> <h3>老翁老媪意气风发</h3> <h3>可曾记得她们的背影。</h3> <h3>段玉琪心胸开阔</h3> <h3>  郭维城坚持太极拳,金炎灿的民族舞代表吉林省老干部跳到了北京比赛。李荣郁坚持跑步。瞧瞧,这老哥仨。</h3> <h3>忘年同学相谈甚欢。</h3> <h3>小同学十分乐意为我们导游</h3> <h3>恋恋不舍难忘的情怀</h3> <h3>亲如姐妹</h3> <h3>难分难舍,一步一回头</h3> <h3>  再见了母校,祝愿您百年高寿,树大根深叶茂。</h3> <h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h3> <h3>百年老店,美酒珍馐,伴我畅谈友情</h3> <h3>品尝佳肴</h3> <h3>说来话长</h3> <h3>58.2的老同学</h3> <h3>白如玉,薄如纸的老白肉。</h3> <h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h3> <h3>谈笑风生</h3> <h3>更亏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h3> <h3>不管你身居何处,地北天南,吉林一中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不陨落的星辰,是我们心中的集结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