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书院行草班点评 2017年9月1日

陈勇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顾华老师课堂笔记</b></span></h1><h3>跟着法帖走 ,两千年的笔法,肯定比我们自己创造的强。先学,再发展。</h3><h3><br /></h3><h3>草书有它的特殊性,如果把这种特殊性放在楷书里,会增加很多意趣。这种东西比较微妙。比如长期九成宫,就会横平竖直一些,长期写褚字,就会更灵动些。同样长期写行草,会灵动多一些。画圆画弧,就是锻炼控笔的能力,要写得均匀粗细的等线体,要掌握好调锋的方法。顺时针逆时针都要练,对写行草会有帮助。天天练一点。线质之美本身是值得欣赏的,只有无限熟练才能做到。而这种线条之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的,必须有一定的功夫,才能看出来。所谓外行热闹,内行看门道。</h3><h3><br /></h3><h3>我们以圣教,书谱为基础。每天尽量有半小时临写时间,或行,或草。再花一些时间写一些自己喜欢楷书,可以练手的稳定。写行草开始要慢,熟练后要讲究节奏。节奏一般是在起笔,收笔慢一些,起笔调锋之后中锋行笔快一些。这些都是相对而言。</h3><h3><br /></h3><h3>书谱先临书谱前四页,尽量把写法记住。刘健晶,雪征,陆小红可以通临。</h3><h3><br /></h3><h3>我的方法,属于魔鬼式训练,不属于长期学习的方法,因为我们只有三四个月。我们要靠抓住典型的字的写法。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自己总结,不要靠老师。比如,撇,国字框的写法,言字旁的写法,"五"字怎么写,广字头,等等。。。分别都有集中方法,怎么变化。一个字有几种写法。比如"西""而""面"。</h3><h3><br /></h3><h3>写大字容易体会运笔和结构,写不像的字可以放大写,写十厘米以上,然后再写小。大字可以带小字。</h3><h3><br /></h3><h3>另外,除了结字,线条也很重要,线条好坏和粗细无关。线条要入纸,温润。不善用笔虽粗如椽亦扁,善用笔者虽细如发丝亦圆。写完和古人对比,比如米芾,黄庭坚。现代人的字很容易模仿,而古人的线条非常难学。</h3><h3><br /></h3><h3>墨迹和刻本的区别,我们要互相比对着临帖,相互印证。</h3><h3><br /></h3><h3>除了圣教兰亭书谱</h3><h3><br /></h3><h3>尺牍可以从"孔侍中"开始</h3><h3><br /></h3><h3>接近行书的楷书,陆柬之的"文赋"</h3><h3><br /></h3><h3>王羲之的字适合写小,王献之的可以写大。但基本笔法是一样的。</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顾华老师课堂点评</b></span></h1> <h3>太薄,而且形不够准。</h3> <h3>形状挺准,但手没跟上,像钢笔一样写不行。要稍许把笔压下去写。选比较熟的纸。笔尖和纸要有摩擦力,慢写,写准。写完一张,看看那些地方不准,圈下来,下次注意改正。</h3> <h3>写的不错。书谱稍微写大一些。因为一些细节,使转要控制住,就像画圈。有些东西转不过去,可以提起笔调整后在接着写。这种方法一般写了很多年才会用,现阶段,最好还是一笔写完整,直接转一下。有些东西实在写不好,把手抖一抖,调锋,角度一换,就写下去了。</h3><h3>你的字很老练,有基础。行书比草书好一点。只有书写量上去,才会熟练。把单字训练用在通临上。每周至少四五个小时的总量。</h3> <h3>这样写字不行。我们是临帖班,要按字帖一笔一划写,不要笔画中缺笔东西。先把"兰"和"风"两个字写好,写像,养成好习惯。把自己的扔掉,完完全全一笔一笔临帖,画也要画像才行。所有都要按照笔法写,不要自己创造,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笔,要听老祖宗的。你现在写的我看不出美,也不喜欢。临帖要按字帖。不需要完全一样,但要先把基本笔法写对。用传统笔墨,运用有自己的范畴。你先要做到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还是要按规矩练。如果要变化,先把基本笔法练好,再做变化。</h3> <h3>线条很润,有些结字有待改进,但整体感觉很好。可以通临了。个别,"当"两个点过度的位置不对,请参照帖。可以增加提按,粗细。画圆的功夫可以用上。等写熟了可以把意写出来,形不一定要那么准,可以对照帖,字的大小变化自己加一些。小草大草都要讲结构。以后创作可以行草都加一些,甚至楷。草书字认不全不要紧。草法有很多边旁部首,可以参照王羲之"草歌诀"。也有一些辅助书籍。书谱有些特别奇怪的地方,可以写过就过去,不用记住,因为不是很典型的王字。书谱可以临一辈子。临一段以后,可以参考"阁帖 ""大观帖""十七帖"。书谱的布局灵动,可以学。但书谱的气息还是比不了王羲之。</h3><h3><br /></h3><h3>关于圣教,还是要接着临。如果帖好,可以看出笔墨痕迹。对照后世学王大家。圣教的字很堂皇,很普遍,学完不会有很大的习气。把圣教和兰亭结合起来学习。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也会花时间写大王尺度。</h3><h3><br /></h3><h3>楷书写出行书的意识和心态,不是要把楷书写潦草,而是要写出动态。比如颜字,家庙,勤礼,看似板,但实际非常灵动,非常妙。自己的眼光和自己的控笔能力是互相支持的。一切楷书用笔在草书中也一样,只是它的走势不同,但还一样无往不复,无垂不收。比如王羲之苏东坡,必须有高度的控笔能力,运笔技巧,才能写出这样的字。</h3> <h3>你的草书临的更猛更狠一些,也很不错。形态可以再准一些。可以通临了。"同"字右边下面的勾好像不准。参照原帖。对比原帖,圈一下自己不足的地方,下次注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