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发展史

雪飞狐

<h1> <font color="#333333"><b> 大连名称源于大连湾。大连一名首见于1879年李鸿章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 20世纪初,大连湾西岸形成城市规模后,即移植为城市名称。大连远古] 战国末期,今大连地区属燕国辽东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置辽东郡,治所在襄平(今辽阳)。 秦统一全国后,鼓励农桑,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对大连地区产生一定影响。 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为为开发辽东,从山东、河北一带移民至辽东、辽南垦殖并修建城堡。公元前107年置辽东 郡,下设18个县,今大连地区南部属沓氏县,北部分属平郭县和武次县。 东汉末,今大连地区分属沓氏、平郭和西安平(此间武次县废)三县。 西晋、东晋、前燕时期,分属辽东郡平郭和西安平二县。 前秦时期分属辽东郡平郭和武次二县。 后燕时期属辽东郡平郭县(汶县、武次县已撤销)。 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 731年,唐朝廷派鸿胪卿崔忻经都里镇(今旅顺口)北上册封大柞荣 为忽汗州都督,加封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翌年崔忻返归都里镇时,在黄金山脚下凿井两眼志念。 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 991年辽在今金州湾与大连湾之间筑苏州关。1031~1054年间,辽在今大连地区设苏和复州。苏州下辖来苏和怀化二县;复州下辖永宁和德胜二县。今大连东北部地区隶属 穆州(治所在岫岩)。 金代袭辽制,在今大连地区置复州和金州。1129年,金于辽南置曷苏馆路,其辖地与复州、金州 重迭。1143年,苏州降为化成县,隶属复州。复州下辖化成和永康二县。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 金州一名由此始。其时,今庄河属盖州山地岩县。 元代初,由于战争,人口减少,土地荒芜,故废金、复二州,并入盖州路,后又并入辽阳路。1284 年,元置金复州万户府,府治所在金州。1330年,金复州万户府更名为金复州总管府。今庄河地区设 沿海巡防百户管辖。其间,先后发新附军3560户来金复州屯田。 明代,于1372年在辽南置金州和复州,专理民政事务。1375年置金州卫,下领 6个千户所;1381 年置复州卫,下领 4个千户所,实行州卫并行制。1395年废州制专行卫制。今大连地区隶属山东按 察司辽海东宁道金州、复州和盖州三卫。1406年,朝廷在今瓦房店永宁乡设辽东苑马寺永宁监,下 设复州、龙潭、滦河和清河 4个苑。辽东苑马寺初设辽阳,后迁复州,1503年移驻永宁监,1548年 移驻金州,兼管金、复、海、熏四州兵备及海运和边防。金州由是成为辽南军政中心。[近代大连] 清代,初袭明制。今大连地区因连年战争人稀地荒,不具备建且以条件,故先后隶属海城和盖平二 县。康熙年间,实行招民垦殖政策,今大连地区人口渐稠。1653年设复州巡检司。1680年设金州城守 章京,1687年设金州城守尉。1713年设旅顺水师营。1727年置复州通判。辖复州、金州之地。1743 年升复州通判为复州,撤金州巡检司置宁海县,均隶奉天罕。今庄河地区隶岫岩通判。至此,今大连 地区分属复州、宁海县和岫岩通判一部分。 1843年,清政府为加强辽东半岛防务,移熊岳副都统衙门为金州副都统衙门,驻金州城,统管金 州、复州、盖平和岫岩八旗军政事务。同年又升宁海县为金州厅,设海防同知衙门,隶奉天府尹。今庄河隶属岫岩通判。1880年裁撤旅顺水师营,设营务处,隶北洋大臣。189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 实行军事统治。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向清政府勒索巨额赔款后,于翌年退还辽东。1896年, 清军重新接收金州和旅顺。 1898年,沙俄取代日本侵占大连。其侵占区域为普兰店湾至貔子窝一线以南地区。按《旅大租地条 约》规定,金州城由清政府自理。沙俄侵占大连地区后,即在旅顺和大连湾设置警察署,实行军事统治。1899年,在今大连地区设关东省,又称关东州。州衙门下设民政厅、财政厅、外务局等统治机构。 沙俄关东州下设金州、貔子窝、亮甲店、旅顺、岛屿5个行政区和金州、貔子窝、旅顺3个市。同年7 月,沙俄将青泥洼改为达里尼特别市。1900年7月27日,沙俄派兵突袭金州城,逮捕流放金州厅地方 官,金州孤城被鲸吞。1903年8月,沙俄在旅顺置远东大总督府,翌年5月迁奉天。 1904年的现胜利桥 1904年 2月,日俄战争爆发,俄军于1905年1月战败投降。 同年9月,俄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 为日本殖民地。</b></font></h1> <h1>  复州城历史渊源,年代久远,自西汉(公元前107年)至1925年一直是州府县治所在地,“复州”源于辽太祖神册四年(919),契丹灭渤海国,移民辽南,设扶州,后演作复州。1925年前,乡为州、卫、县治所。1945年起先后为复州区、复州镇、复州人民公社、复州乡驻地。1985年镇乡合并,称复州城镇。州城沙盘模型</h1><h3><br></h3> <h3>  有轨电车是大连交通的标志。20世纪初,日本专家在我国东北多个城市都建立了具规模的市内交通系统,其中在哈尔滨、大连、奉天(沈阳)、新京(长春)设有电车系统,于抚顺设有电气化通勤铁路。1909年9月25日,满铁运输部电气作业所在当时已处于日本统治下的大连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试验线路,标志着大连有轨电车和公共交通的开始,使大连成为全中华地区最早拥有有轨电车和公交的城市之一。该线路由电气游园(原动物园,今中心裕景)经大正通(今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栈桥(今港湾桥),单程2.45公里。车辆为30台11型电车,车体由美国布列斯顿制造,底盘由英国蒙天吉布森制造,电气部分由德国制造,为木制复车台,每辆车定员72人,满载145人,当时俗称“美国大木笼子”。此后不断开辟新电车线路,于民主广场和解放广场建成两座轨线所。至1945年,电车共有11条线路,三个营业所,两个维修厂。<br></h3><h3>1945年,苏联红军从日本手中接收大连,1946年4月1日接收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并改造为大连市交通公司。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开始大范围拆除有轨电车。其中沙河口火车驿-周水子段3路有轨电车改为当时的3路汽车(现为BRT),今15路汽车即为当时有轨1路电改汽后延伸的线路。<br></h3><h1>至20世纪末,全市仅剩下3条有轨电车线路:201路、202路、203路。1999年10月15日至2002年12月1日,对202路进行轨线改造,将线路延伸至河口,之后又进一步延伸至小平岛前,原有DL8000型部分报废,部分出售给长春(现于长春54路运营),更换为大连电车工厂生产的大连人牌DL6WA型双铰接式六轴现代有轨电车;2006年6月10日至2007年12月30日,对201、203路进行轨线改造,将两线合并,撤除了沙河口火车驿站,将线路延伸至海之韵公园,更换部分车辆为DL6WA型有轨电车,同时保留16台1935-1938年由日本研制的、经过翻新改造的DL3000型电车。</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