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青涩岁月

深谷幽兰

<h3>看到很多朋友在怀念初中同学,不由地我也翻出了尘封的老照片,找寻那些已经淡忘的记忆,再次看到了那些年曾经熟悉的、青涩的面孔。</h3><h3>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因为远在外地,加上以前的通讯落后,几乎大部分的人没有联系,很多已经叫不来名字的同学, 目前现状不得而知,我在这里祝愿他们一切安好!</h3> <h3>看看哪个是我?</h3> <h3>小学一年级</h3><h3> 幼儿园(没有留影)那个阶段,好像是很早就上了,断断续续了几年,每天从自己家带一个小板凳,老师是我们同学的姐姐,和蔼可亲,她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时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积木和彩色的皮球,那是我到现在都记得起的玩具,当时觉得买玩具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乃至影响到我后来,但凡看望亲人或朋友的孩子,我想到的第一个玩具就是积木。</h3><h3>那个时候小学是在村里上的,一年级代课的老师只有一个(正中间),据说这个老师在我姐(比我大五岁)一年级时就代课了,直至后来到我弟一年级还是他在代课,忘了那个时候他教的怎么样了,只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被他用教鞭打过,我跟姐好像没因为这个怎么样,我弟被打过之后(身上有伤痕),我妈忍无可忍了,过去找那个老师去理论了,激动之余,挥手打了那个老师(这也是后来听朋友说的,)不知道在这之后,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没有改进,鞭打学生的行为有没有收敛。</h3> <h3>小学五年级毕业照</h3><h3> 小学是五年制,我在这一群同学中,算是年龄小的(因为没有留过级), 同龄的好像只有二三个,毕业那年应该是12岁左右,上面一排男生里,其中几个年龄已经很大了(有十五六岁的),记忆中校长(中间带眼镜那个)旁边那位老师教的不错,他的一只眼是看不见的,但是讲课非常有特点,不看课本也讲得很生动。</h3><h3>我们学校里当时已经有了一些相应的体育设施,比如打乒乓球,更多的是那个年代才有的游戏,如抓只只(羊的角趾)、跳皮筋、踢键子、跳方格、丢沙包等等,简单而快乐着。</h3><h3>每年在快到六一的时候,开始的各种训练,长跑、接力、跳高、跳远、红樱枪(老爸自制的)表演、乐队、小鼓(我敲那种用二根小棍的,大的扛不动),期待着早一天去我们向往的乡中学汇报表演。</h3><h3>每天的晨读是非常辛苦的,天还很黑的时候就已经起床了,尤其是冬天,轮到值日的时候,早上五点就起床了,从自家带点柴火(柴是秋天的时候学生统一从山上背的),早早就得跑到学校生火炉,为同学们提前有个温暖的环境作准备,有些同学还会带一些干粮,以备在晨读时背不会被留下来不能回家吃早饭(没带的只能是饿着肚子上课了) 。</h3><h3>就是如此,上学那几年,每年一到冬天,手脚的冻疮照旧像生根了一样复发,又痛又痒,好像那些年的冬天真的是特别冷,穿着棉衣棉裤还是被冻的鼻子脸通红。</h3> <h3>那个年代的穿着打扮</h3> <h3>里面的小孩是老师的孩子</h3> <h3>看看哪个是我?</h3> <h3>段家堡乡中学初中一年级全体女生</h3><h3> 终于如愿考进了乡中学,初到时感觉真的是比我们原来的学习环境好很多,二层教学楼宽敞明亮,操场也很大,篮球、足球、包括单双杠都有。后区的学生宿舍也分了很多排,男生女生划开了三八线。一个年级分出三个班级,每个班级里都容纳了各个村里的学生,不同村的同学同住一个宿舍,有时候我们会很羡慕本乡的学生,每天都可以回家,因为真的很不适应,离开家的日子,思念的感觉如影相随。</h3><h3>我们的班主任(据说是当时学校里学历最高的)是一名儒雅的学者,他博学多才、对每位同学都很好,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些书加上他原来的,在他的办公室设了一个图书室,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通过课外书也获得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h3><h3>感觉老师是一位愤青,为理想为报负遗憾不已,那个时候教师的工资少的可怜,就连班主任(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臭老九)的工资也是微乎其微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很清苦。</h3><h3>初中的每科都有了分别不同的代课老师,可能是对新事物新环境的兴趣比较大, 在这一年里,我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绩。</h3> <h3>青涩面孔</h3> <h3>段家堡乡中学初中二年级部分同学</h3><h3>初二的生活更多了一些色彩,经过了一年的磨合,同宿舍姐妹的感情越来越好,像一家人,每周回家来以后,大家都会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分享。</h3><h3> 因为其他班出了些问题(具体是什么想不起来了),把另一个班的同学合并到了我们班,还有一些新转来的同学(生命中第一份唯一的青涩恋),教室里感觉一下子多了好多人,热闹了也有些乱了,那时候的男生经常会欺负女生,上课的时候拽拽头发、手指背后推推,柔弱的女生只能忍气吞声,强势一些的直接就开战了,女生与女生的战斗更激烈,互拽头发,拉也拉不开,不过还是友爱开心的时候多。</h3><h3> 慢慢的学校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差,打架、早恋、与老师叫板的,层出不穷,记得那次物理老师去上课,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好像是因为其他同学捣乱,愤然怒掀教桌,摔门而去。 我们住的宿舍挨着马路,不知什么时候被掏了一个洞,乡里的社会青年经常就会往晨扔一些东西,对学校的警告置若罔闻。</h3> <h3>自学成才的哦😜</h3> <h3>这好像已经是有进步的,眼睛至少不是一样的了</h3> <h3>我发现我自己其实天生具有艺术气息😜(有点自夸)</h3> <h3>武则天威武不🤔</h3> <h3>二十多年前的,这张太模糊</h3> <h3>  铅笔画好像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学校里几位有才的女生的经常用铅笔画一些有感觉的作品,让我也很心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拿起了画笔,凭着一些小灵感,想像着画中美好的样子,创作着生命中第一幅画像,小小的满足感无以言表。</h3><h3> 身体似乎有些不争气,频繁的出现状况,三天两头感冒,我的学习慢慢跟不上了 ,总之,初二的生活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我们的班主任也调离了,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导师而难过。</h3> <h3>初中三年级毕业照</h3><h3> 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结束了,无论欢笑也好、悲伤也罢,至此同学们都要各奔东西了,毕业册上写满了离别赠言,大家都在畅想着最美好的理想,或近或远、或美好或黯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做着最后的努力。</h3><h3> 离别的赠言,那一句"我会在远方默默为你祝福"而注定的远离,那就请把我的祝福收下,因为那些年有你们的陪伴才让我不断的成长!还有那些美好的经历!</h3><h3> 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h3> <h3>这些就是我在老家的全部记忆,当你在因为学习和工作离开N年后,你脑海中总觉得有什么缺憾,那便是未达成的心愿抑或是未了的情。</h3> <h3>当你想做什么事情或想达成什么愿望时,冥冥中自有安排,便有一些适当的人或事情出现。</h3><h3>偶然的机会同村小伙伴建起了同学群,我也按捺不住想要寻找的心情,请她帮忙联络,我知道这个很困难,毕竟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联系。</h3><h3>由起初的一个、二个的进入,四处散布消息寻找联络,在第一次五一节相聚时已经有十来个同学。</h3> <h3>第一次见面总是有些小激动的,不知道变化大不大,还能不能一眼认出,有些同学看半天也认不出,变化太大,老同学见面都是自来熟,多年未见却一点生疏感都没有,我们一起聚餐叙旧,餐后一起去了石鼓寺。</h3> <h3>同游石鼓寺</h3> <h3>我们都觉得一次小聚不足以满足多年的未见之情,于是一起策划一次大聚会。</h3> <h3>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h3> <h3>此时化作千言万语</h3> <h3>同学其中有俩对是夫妻</h3> <h3>老师的照片单独发一张</h3> <h3>用久别重逢来形容相聚的心情,我想是最恰当不过了,历经一年时间联络,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承载了太多思念,虽然我们容颜已改,身材发福,正当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都在为各自生活奔波劳碌,但为了这次相聚,我们推开了所有的琐事和压力,就为了那一眼回眸,来这里重温我们的少男少女时代!</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影像摄于2016年2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