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天,一位小男孩想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拿出来刚走几步,就把奶瓶拿掉在地上,顿时厨房里一片狼藉!诸位家长,如果你家宝宝把牛奶打翻了,你会怎么做?</h3> <h3><font color="#39b54a">II. 一般家长无非四种情况</font></h3><h3>1:暴怒,责骂孩子:你淘气什么?不能好好待着吗?你给我收拾了,快点!</h3><h3><br /></h3><h3>2:溺爱,马上跑到孩子身边:宝贝,没事吧?伤到哪了吗?</h3><h3><br /></h3><h3>3:制怒,平复情绪:这孩子真不省心,去去去,你回屋里,妈妈把这收拾了。</h3><h3><br /></h3><h3>4:唠叨,"宝宝啊,你这样子是不对的,下次拿东西前,要拿稳了哦,妈妈之前就告诉你,对不对?妈妈会生气的,哎呀,妈妈每天打扫卫生很辛苦的,以后要听话哦……"</h3> <h3> 这4种情况的家长没有搞明白孩子为什么拿牛奶,如果孩子看你累了想给你倒一杯牛奶,你怎么收场?</h3><h3> 家长没有理解孩子,孩子小没有学会如何用小手拿住大奶瓶。<br /></h3><h3> 家长没有与孩子沟通,没有与孩子形成交流的空间。</h3><h3> 家长没有引导,孩子会认为这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家长没给孩子留下任何有用的教育。</h3><h3> 家长没有界限,打翻奶瓶为什么不用孩子自己收拾?或者为什么要在家长的暴怒之下委屈的收拾?</h3><h3> 正确的教育要从:理解、沟通、引导、界限4个维度教育孩子,来看看如何正确教育孩子!</h3> <h3> 家长平静说道:"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牛奶已经洒地上了,在收拾干净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或许也是有意思的小游戏哦。"</h3><h3> 小男孩真的开心玩起了牛奶。几分钟后,母亲又说道:"宝宝啊,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施把,你想用什么?"<br /></h3><h3> 小男孩选择了海绵,母子俩将地上的牛奶擦得干干净净,接着,母亲又说道:"刚才你没拿住牛奶瓶,说明你不知道如何用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把这个牛奶瓶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好的搬运方法,好不好呀?"<br /></h3><h3> 小男孩在妈妈引导下,他很快学会了用双手握住瓶口的下方位置。<br /></h3><h3> 这个小男孩是谁呢?他就是医学领域的大科学家斯蒂芬格伦。他回忆这件事时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我犯错误时,你们并没有批评我,也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溺爱,而是给了我一个愉快成长的空间。"<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