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前言</h3> <h3>地处粤北山区的中核广东矿冶局广大核工业人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发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国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研制成功提供了合格的原料,为形成我国战略威慑能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岁月匆匆走过,回首峥嵘岁月不禁感概万千。核工业人在韶关的那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勾勒出一条条清晰可辨的轨迹。现在,让我们顺着这轨迹去寻找这些默默奉献的核工业人过去的影子吧……</h3> <h3>二、核工业的由来</h3> <h3>1954年秋,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人员肩负祖国的重托,在广西贺州寻找到铀矿带并开采出我国第一块铀矿石,证明我国的地质里也含有铀。这块铀矿石被送到中南海里呈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研究、决策,党和国家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建设铀矿山的决定,因此被称为核工业的开业之石!</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刚经受洗礼的共和国更了解和平的珍贵,更懂得要粉碎侵略者的核讹诈,要保卫祖国安全就一定要有强大的国防,一定要有自己的核武器。1955年1月15日,中南海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气吞山河的声音响彻了中南海,响彻了整个中国。于是,就有了原子能三人小组。</h3> <h3>毛泽东主席指示:“一定要发展原子能事业!”</h3> <h3>于是,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优秀的工人、干部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中国核工业这面旗帜下。他们的足迹神秘地出现在茫茫草原、戈壁大漠、深山峡谷……</h3> <h3>于是,他们创下了让一个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事业!为了这个伟大事业,他们隐姓埋名、他们置自己的利益不顾,将全身投入到这伟大的事业中。然而,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有机会参与了核工业这次前无古人的事业,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轻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心智和心血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h3> <h3>三、七四一矿的成立</h3> <h3>核工业人到广东韶关落户是1959年。1959年1月,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广东江西交界处建立四四一矿(七四一矿前身),矿区主要在广东翁源县岩庄乡的九连山下的小寨村,这是核工业在广东境内兴建的第一个铀矿。</h3> <h3>这个地方树木茂密、山石嶙峋、悬崖峭壁、溪流潺潺、飞暴穿帘、鸟语花香……如果将这里当为风景区也确实不失风光旖旎。但要在这里兴建矿山,几千号人马要在这里安营扎寨,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摆在面前,而且难以想象。</h3> <h3>住房,没有。建筑材料,没有。路,没有。一切从零开始。修路,他们批披荊斩棘,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大山有树有竹有泥巴,他们砍来木头搭个架,四周用竹片一编,抹上泥巴,架顶上用杉树皮一盖,便成了得天独厚的家。当年,他们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h3> <h3>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在这里破土萌芽了。一线曙光,升起在我国的核科学领域。1960年3月份,741矿的开拓大军在进行住房建设的同时,工业基建也开始动工了。</h3> <h3>一切从零开始,他们愚公一般地每天挖山不止,填沟辟坎,建起了住房,修起了公路,挖掘出了坑道……1964年5月1日,广东第一个铀矿741矿(原441矿)在大山之中建成投产。</h3> <h3>那个时候,当时的苏联派出了专家协助我国开发核工业,后来他们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我们核工业人靠自己的智慧,把核事业干的红红火火。</h3> <h3>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矿领导提出了“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设想,于是就有了用木桶搅拌用土法炼铀的奇迹……简陋的工棚里,我们核工业人在这种简陋设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这得有多大的牺牲精神,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境界!因为他们是核工业人,因为他们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h3> <h3>“轰…轰…轰…”沉闷的爆炸声在矿井中响起,这是矿井掌子面在搞爆破。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一样艰难地让矿井一寸一寸的延伸,从矿井中运出的矿石检测出含有很高的铀成分,他们高兴的像小孩般的跳了起来,终于能为国家的原子弹提供原料了!</h3> <h3>那个时候实行定粮供应,在深山里采矿的核工业人每人每月定粮20多斤,每月1—2两食油,肉食紧张,副食品紧张,小菜价格昂贵………劳动强度之大,矿山上放射出来的一些元素又对人体带来伤害。在那极端艰苦的岁月里,核工业人表现出了顽强的精神。他们每天照常上班,利用休息时间上山找野生植物。好在山里面积宽,野生植物不少,土茯苓、野苦麻菜等全采来填肚子,这个拎子也是很好的野生水果。</h3> <h3>在强度极大的劳动之后,他们蹲在地上进餐,条件艰苦。矿领导在艰难困苦中号召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度过难关。在抓生产的同时又抓生活自救,发动群众养、种。于是,山坡上新垦出了一洼洼菜地,各个食堂都养猪、养鸡、养鸭……他们自力更生、千方百计解决生存下去的食粮。</h3> <h3>他们像铀矿石一样,不见熠熠的光泽,却有光的辐射,能量的浓缩,力量的穿透!矿长、老工程师、女技术员、选矿工、掘进工………千百个无私奉献者,把党和人民的希望化作熊熊烈火与自己的知识、青春,以致生命一起燃烧,他们抗着饥饿拼命地工作着。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祖国早日拥有核武器而工作,为祖国的强大而工作,他们死而无悔,还怕什么饥饿!</h3> <h3>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克服任何困难也要造出原子弹来!741矿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用自己的躯体提炼出了合格的核原料。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个日子已永远铭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当蘑菇云的硝烟未消尽之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将这激动人心的大好消息报道给全国人民得知,国务院二机部立即给741矿发来贺电,祝贺这座我国核工业系统在广东所建的首座铀矿山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粤北核工业人欢呼跳跃,他们是那声东方巨响中直接参与者!1967年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1年9月名为长征一号的首艘核潜艇成功下水,继而又连续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核电站。这正是我国第一代铀矿工人不屈不饶,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h3> <h3>1965年,741矿生产已初具机械化,与1959年刚建立矿山时已有天壤之别了。</h3> <h3>四、基建工程兵00251部队的组建</h3> <h3>1971年9月30日,广州军区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试点,下发(1971)55号命令,将741矿等9个铀矿企业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203师,部队代号广字790部队,741矿授番号为广字797部队。大批官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乘着火车南下广东投入到核工业事业之中。</h3> <h3>穿上军装的工人们,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基建工程兵。1971年8月12日,他们穿着军服合影,留下了难忘的历史时刻,工改兵的转变,使他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他们将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h3> <h3>1972年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72)2211号文件,基本建设工程兵正式列为陆军独立兵种,203师隶属广州军区代管,翁源铀矿团改番号为623团。1975年7月,203师改为建字820部队,隶属二机部兵办领导,翁源铀矿团623团改番号为827团。图为首批入伍的官兵进入部队。</h3> <h3>1978年1月,基本建设工程兵领导机构在北京正式成立,李人林任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兼政委。建字820部队(203师)奉命改称基建工程兵第27支队,官兵2万余人。827团改新番号为267翁源团。5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从27支队剥离矿冶组建成立25支队(核工业广东矿冶局),担负矿山、水冶任务。</h3> <h3>1978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25支队成立,下辖267、268、269、270四个大队。8月,25支队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00259部队,267大队改番号为00251部队,1980年7月,大队改称团,区队改称营,中队改称连。</h3> <h3>1978年10月1日,由基建工程兵洪科作词、李沛泉作曲的《基建工程兵之歌》,在《基建工程兵报》创刊号上头版发表,并在部队流传。</h3> <h3>当年的203师女兵战士,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奉献了青春!</h3> <h3>1978年4月23日,00251部队8连10班新兵战士在广东省翁源县江尾镇江坝新兵训练营合影。</h3> <h3>1978年5月,新征入伍的00251部队新兵集训队六连三排全体战友在新兵训练营完成了三个月的集训后合影。</h3> <h3>既握锄头也握枪,工作之余学文化。基建工程兵始终坚持“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十二字建设方针。</h3> <h3>学习文化知识也不能放松,我的父亲在识字班里学会了认字和拼音。</h3> <h3>为了国防建设和民用建设,00259部队(师部,00251部队是隶属于该部队的一个团)正在开发新的能源——铀。图为战士们开展生产的情景。</h3> <h3>五、荣誉表彰</h3> <h3>1959年11月,741矿202厂厂长、高级工程师王明健参加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与科学技术方面全体代表既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协领导同志合影。</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00251部队首届先进集体、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在俱乐部礼堂胜利召开,图为获得表彰先进集体代表、积极分子和部队领导合影。</h3> <h3>1979年1月,00251部队召开立功表彰会,表彰立功的集体和个人,图为受到表彰的1978年度三等功荣立者。</h3> <h3>1978年度三等功荣立者00251部队6营副营长韦世坚,转业后现居广西河池。</h3> <h3>土法炼铀发明人王明健,用木桶搅出了原子弹,为提炼合格的原料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95年退休后居广东韶关。</h3> <h3>197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25支队授予王明健为1978年度学雷锋积极分子称号。</h3> <h3>六、军事训练</h3> <h3>艰苦的劳动之余,还要进行刻苦的军事训练,既能工也能战!</h3> <h3>手握钢枪,艰苦奋斗,保家卫国!闲时搞基建,战时卫国家。</h3> <h3>毛泽东主席接见基建工程兵军事训练汇报表演分队。</h3> <h3>七、文体活动</h3> <h3>工程兵作为新组建的一个兵种部队,1975年5月11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h3> <h3>这是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参加全军体育运动会。这是工程兵代表团当年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的情景。</h3> <h3>197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基建工程兵代表团合影留念。</h3> <h3>为丰富部队官兵文娱生活,00251部队组建了文艺小分队,为官兵表演文艺节目。</h3> <h3>文艺小分队正在进行器乐演奏,能工能武也能文。</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25支队文艺汇演在00251部队俱乐部隆重举行。</h3> <h3>当年我们看的电影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这熟悉的片头带给我们多少的记忆。</h3> <h3>部队电影队正在露天放电影。</h3> <h3>银幕前,我们坐在木凳上认真的观看。</h3> <h3>电影大部分是战争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h3> <h3>八、00251部队掠影</h3> <h3>00251部队幼儿园</h3> <h3>00251部队子弟学校小学部</h3> <h3>741矿招待所</h3> <h3>00251部队警通排宿舍</h3> <h3>一营卫生院</h3> <h3>741矿职工医院</h3> <h3>741矿职工医院收费处</h3> <h3>741矿职工医院西药房</h3> <h3>职工住房</h3> <h3>职工住房</h3> <h3>矿山选矿场</h3> <h3>矿山采矿场,矿石在这里装车运走冶炼。</h3> <h3>驻地江西全南的00251部队六营营地。</h3> <h3>九、官兵和家属影像</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00251部队6营副营长韦世坚和家人一起,1983年兵改工集体转业后回到故乡广西河池市。</h3> <h3>为了原子弹,粤北的核工业人奉献了自己。当年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现已白发苍苍,领着相当低的退休金在度晚年,有些人还有病在身。但他们仍然相当骄傲和自豪,能为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而贡献力量,是最引以为荣的事。图为现居广西河池的00251部队6营副营长韦世坚一家在部队时合影。</h3> <h3>在部队生长的小姐妹,无忧无虑,作为军人的子弟,也和父母一起见证了历史。</h3> <h3>我们部队的子弟和父母一起,在这大山之中默默的成长,留下了不一般的记忆。图为我的同班同学现居广西河池的韦惠珍同学当年在部队的留影。</h3> <h3>1983年八一建军节,00251部队六营指战员合影。很多同学的父母就在其中。</h3> <h3>军中绿花,又梦回韶关203师。</h3> <h3>十、基建工程兵的撤销和大转业</h3> <h3>1982年8月1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1983年底,撤销了原部队25支队建制,正式改编为核工业部广东矿冶局(地、师级),下属741、743、745三个矿山和县团级的韶关矿冶技工学校。</h3> <h3>从1984年开始,大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纷纷被整体裁编,撤销部队番号,集体就地退伍、转业。基本建设工程兵只存在了16年,是我军保留时间最短的兵种。</h3> <h3>1984年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138号文件的通知,撤销基建工程兵,实施兵改工集体转业,00251部队重新恢复原矿山名称741矿。</h3> <h3>1983年11月,汽车六中队集体转业留影。一个特种作业部队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了光辉的历程。</h3> <h3>十一、核工业人的新使命</h3> <h3>转眼间,核工业人在粤北已走过了58个春秋。五十八年,不是一段很短的岁月。五十八年来,核工业人肩负着为我国核武器威慑力量建设和核能发展提供原料的重要使命。五十八年中,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予的重任。</h3> <h3>五十八年里,粤北核工业人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创业,改革调整。但他们自强不息,不辱使命。如今,核工业部已被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当年的741矿改为中核韶关金宏铀业有限公司,名字虽变了,但他们为中国核工业奉献自己的宗旨永远不会变!</h3> <h3>这座741矿历史性的标志物,见证了核工业人在韶关的历史,见证了741矿人在巍巍九连山下小寨的点点滴滴。今天,国家做出了加快核电的决策,他们将继续发扬核工业精神和优良传统,为保障国防和核电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h3> <h3>我站在高山之巅,看到奔腾不息的翁江缓缓地流着,她源远流长,百折不回,一往无前,像是核工业人的品德和意志的象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壮哉,粤北核工业人!他们感人事迹,莽莽青山可以作证!</h3> <h3>十二、铀矿石小知识</h3> <h3>铀矿石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危险矿物,除了能提炼铀用于核工业外,还可以提炼出镭和稀土元素。</h3> <h3>铀——一种稀有的具有放射性的金属元素。</h3> <h3>铀的元素名称</h3> <h3>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铀</h3> <h3>本文部分珍贵的历史图片由韦惠珍同学提供,特别感谢!同时参考了原00251部队5营机务中队陈大生老兵留存的老照片及原741矿职工子弟拍摄的图片和网络图片,感谢原作者!</h3><h3>公元2017年09月02日完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