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

马卫华

<h3>图文编辑:马卫华(陕师大美术教育硕士)</h3><h3>——核工业四〇四基地毛泽东塑像诞生记</h3><div>范兴儒</div><div> 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作为核工业四〇四基地的地标性纪念物——毛泽东主席塑像已经屹立在厂区俱乐部门前快半个世纪了,但塑像的设计与建造过程,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div><h3> 1967年,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造毛主席塑像的热潮。同年8月,河西地区玉门市在省内率先建造了毛主席塑像。1968年3月,甘肃省政府(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建造国内最大的毛主席塑像。</h3> <h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萌发了在四〇四厂建造一座毛主席塑像的想法。于是,在1968年4月,我致信军管会主任李志平,建议在俱乐部门前建造毛主席塑像。军管会就很快批准了我的建议,并迅速成立了“四〇四厂敬建毛主席塑像办公室”,抽调我参加筹建工作,办公地点就设在俱乐部一楼原图书馆内,那里也就成了我的临时住所,长达8个月的塑建工程从此正式拉开帷幕。</h3><div> 但是,一旦承担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时,心情也由兴奋转为担忧,甚至有些害怕。我是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从未接触过雕塑,甚至没有一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当时不满27岁的我,竟然提出这个建议并成为塑像工程业务技术负责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是靠政府的助学金才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一切。想到这些,所有的压力随着筹建工作的展开都不断转化成了完成任务的动力,我决心为全厂职工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div><div> 那一段时间,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全厂也没有一个人懂得雕塑艺术,所以,只要听说谁搞过泥塑或有这方面的爱好,就立刻登门拜访。我先后拜访了102建筑公司孙师傅,运输处蒋应生、建修处李书运等多位师傅。经过申请,很快把他们抽调过来共同参加筹备工作(工程)。军管会还从三分厂调来一位姓赵的科长负责行政后勤工作。至此,5名前期筹建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开始了紧张而艰巨的塑建工作。</div><div>塑建工作大体分为:</div><div> 总体设计、外出参观学习、泥塑、制模和水泥浇筑成像等五个阶段。</div><div>一、总体设计。</div><div> 我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做了局部修改。</div><div>1、确定塑像尺寸:</div><div>毛主席像身高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iv><div>基座高5.16米-----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div><div>两者相加为12.26米-----象征着毛主席的生日。</div><div>2、塑像材料:</div><div>塑像像身为仿汉白玉。</div><div>基座为玛瑙红水磨石。</div><div>3、题字:</div><div> 基座正面是毛主席为核工业的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镏金字样。</div><div>基座两侧有“四个伟大”的题词。</div><div> 基座背面有四〇四厂革命群众敬建的标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不可能署上塑造者的名字,为此,后来还引发了不少笑话。</div><div> 设计方案经军管会审查通过后,李志平主任提出要求1968年12月26日必须完工。</div><div>二、外出参观学习</div><div> 从接受任务到完工,只有8个月的时间,任务之重可想而知。由于筹备组的同志都没有见过毛主席塑像,为了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我带领他们去玉门市参观了矗立在人民公园的毛主席塑像。</div><div> 这尊塑像是全国著名雕塑家孙纪元老师的作品,我们向管理人员询问了塑像建造的全过程以及各个工序的细节,并查看相关资料,做了详细的笔记。当我们得知孙纪元老师正在兰州东方红广场塑建国内最大的露天毛主席塑像时异常兴奋,这个消息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大好消息。</div><div> 参观回厂后,第2天我便只身前往兰州。跟孙纪元老师的结缘,还是在敦煌四清时的事。他是我非常熟悉而敬重的老师,私交很好。见到孙老师的时候,东方红广场毛主席塑像已进入泥塑阶段,我跟孙老师现场学习了半个多月,他手把手地教我放大样、做模具、泥塑成像和拓模具等工艺。由于时间紧,水泥浇筑我没有亲眼看到,但孙老师把水泥浇筑工艺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都毫无保留地一一传授。他还根据我厂是军工企业的特点,建议塑建身着军大衣挥手向前的毛主席塑像,并拿出照片给我看,说这尊塑像是海军政治部原创,可以到北京要图纸,并告诉了我联系方式。回厂后我立即向军管会作了汇报,他们接受了孙纪元老师的建议,决定在俱乐部门前塑建身着军大衣挥手向前的毛主席塑像。</div> <h3>三、泥塑</h3><div>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1968年7月中旬,天气异常炎热,距离军管会领导提出的竣工时间只剩5个月了。虽然塑像工程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图纸还未到手,塑像工作无法大面积铺开,于是,军管会派我赴京商讨借用图纸事宜。我拿着军管会的介绍信找到海军政治部,接待我的是海政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他看了介绍信,听了我的要求,非常热情。立即找来相关人员,把所有相关塑像的资料和图纸交给我,并表示大力支持我厂完成毛主席塑像工程。拿到图纸后我如获至宝,第二天就火速乘火车返厂。</div><div> 从海政拿回来的是像高一米的塑像横断面图纸。为了掌握泥塑的基本要领和实际操作方法,结合在兰州学习的工艺步骤,我们先在室内按照图纸要求制作成模板,再用这些模板组合成像体模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难度很大。后经我们认真总结多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反复试验探索,才完成了像体模型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泥塑工艺,一尊身高一米的毛主席泥质塑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尊塑像的成功,不仅使我们整个塑建工程有了一个标准的样板,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完成大型塑像工程的信心。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基本掌握了泥塑工艺的要领和制作方法。为此后的泥塑工作,从工艺技术层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div><div> 泥塑是塑像工程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将决定整个塑建工程的质量。为了加强工程的技术力量,我们从五华山中学临时借调了屠占国老师来参加泥塑工作。屠老师是我大学的同学,他在大学攻读油画专业,造型基础强,专业水平高。虽然他也没有从事雕塑工作的经历,但我们一起合作探讨,可以克服在泥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div><div> 1968年9月20日前后,泥塑工作全面展开。</div><div> 首先完成了横断模板放大样,李书运师傅根据放大样的图纸用胶合制板制作出了40多副模板。泥塑现场选在俱乐部右侧的空地,在那里搭起了高9米、4米见方的一个大工棚。泥塑所需的土要求黏性好、质细、无砂。而戈壁滩到处是砂土,哪里能找到适合塑像的泥土呢?正在焦急的时候,运输处的职工在福中站发现了红胶泥土,于是,我立即赶往现场确认,这种土正是泥塑需要的优质土,就地取材真是大喜过望。</div><div> 黏土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泥塑工作工艺要求高且工作量大,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我们又从各单位抽掉了十多位美术爱好者参加泥塑工作。</div><div> 泥塑工作需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在施工棚用40多块横断模板组合成塑像型体,由于我们有了一米塑像实际操作经验,这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我和屠老师带领抽调来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周的安装,完成了七米高的塑像模板框架的搭建,同时围绕塑像框架还搭起了施工脚手架。</div><div> 在这项工作中还发生了一个插曲:我们塑建的毛主席像设计要求为7.1米,而我们搭建安装的塑像模板框架只有7米,十公分的差距如何解决?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参观玉门毛主席塑像时,从下面仰视塑像给人感觉颈部短、体型不太均匀。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孙纪元老师,他告诉我说,玉门的塑像是严格按比例塑成的,由于像体较大较高,从下面仰视就会产生视觉误差。给人的感觉颈部短了。他说这是一个教训、希望我们塑像时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当即决定将塑像框架颈部加长十公分,这样,不仅使塑像达到7.1米的高度,又能解决视觉误差的问题。然而,将塑像颈部拉长十公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要承担多大的政治风险,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div><div> 二是现场要准备十多吨用于塑像的泥,这种泥是以红胶泥为主加入适量麻纤维,经人工用木榔头多次砸打而成,用这种泥塑像既不会缩水变形又不会干燥开裂。这项工作由蒋应生师傅负责,工作量非常大,仅靠临时抽调人员无法满足施工需要。正在我们为人力不足而犯难的时候,工地上来了一群年轻人,有在校学生、倒班工人、机关干部。他们利用课余、业余和节假日主动来工地义务劳动,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毛主席的热爱。</div><div> 工地上经常挤满了要求参加义务劳动的职工,砸泥声、欢笑声、歌声连成一片,那情景十分感人,至今记忆犹新。由于他们的努力,为泥塑工作源源不断的提供了高质量的泥块,保证了泥塑工作的顺利开展。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塑建工程期间有上千人次参与了义务劳动,这充分体现了四〇四广大职工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崇高情感。</div> <h3>  10月初,泥塑进入现场制作。由于我们在模板框架搭建阶段的工作非常规范,准备充分,基础扎实,塑像雏形非常完整。我和屠老师带领十多个工作人员从下到上以模板横断面外沿为标准填泥,并负责塑像头部和手部等关键部位的塑造,泥塑进展非常顺利。不到1周的时间塑像已基本形成。此后,我和屠老师又用了3天时间,对塑像全范围做了修正整理,当然重点还是头部和手部。当我们认为满意后,又请来领导和有关人员参观并征求意见,作进一步的修改。至此,泥塑工作宣告圆满完成。</h3><div>四、制模</div><div> 10月中旬的戈壁滩己进入深秋,早晚寒气袭人。这时,距离要求的塑像竣工日,只有两个月时间了,而最紧要的工作是尽快拿出塑像和地基的钢结构设计图。</div><div> 这项工作由102建筑公司一位工程师(非常抱歉,由于时间久远,他的名字已经记不准确了)担任设计工作,这位40多岁的工程师,尽管技术全面,经验丰富,曾担任过多项大型非标土木建筑的设计工作,但为塑像设计钢结构也还是第一次。我们之间的合作非常好,一致认为建造毛主席塑像是百年大计,一定要做到坚固、安全并能抵御八级以上地震和其他严重自然灾害。为了防止雷击侵害,还特意要求在塑像头部安装避雷针。</div><div> 这位工程师详细了解了塑像的造型特点,观看泥塑,查看并丈量了塑像不同部位造型的尺寸。经过精密计算,仅用了5天时间就拿出了施工设计图。</div><div> 地基的施工任务由建修处负责完成,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处领导挑选了精兵强将组成两个施工组:钢筋组、水泥浇筑组。</div><div> 10月20日兵分两路,一路由建修处有关领导带领开挖地基,安装钢结构;另一路由我带领在泥塑像上拓模。当时泥像已经干透,具备了拓模条件。模具材料为石膏水泥混合物,为了保证水泥塑像不走样,我们把模具分为7层75块。仅用6天时间,拓模工作就全部完工,这时,地基和像座水泥浇筑也已完成。</div><div>五、水泥浇筑成像</div><div> 初冬时节,戈壁滩寒风刺骨,为了保证冬季施工,在俱乐部门前搭建起高14米、5米见方的施工棚,棚内搭建了脚手架和临时楼梯,并在施工棚旁建了临时锅炉房,为施工棚通上暖气。此时,塑像钢结构也已全部完工,已具备了水泥浇筑的条件。</div><div> 水泥浇筑成像是塑像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他的成功与否将决定整个塑像工程的成败。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地区只找到了两吨半白水泥和两吨白石子。按照要求塑像全部使用白水泥,现有的材料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要。正在这焦急的时刻,建修处的一位老师傅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模具安装好后,距内壁15公分处加隔板,先用灰水泥加鹅卵石浇筑像体中心,待灰水泥基本凝固之后取下隔板,再浇筑白水泥让两者融为一体。这样做既强化了像体的坚固,又节约了白水泥。</div><div> 由于浇筑工作必须连续进行,我吃住几乎都在工棚里,经过五天五夜的连续奋战,整个塑像工程的水泥浇筑工作顺利完成。但是,用模具包裹的塑像到底是什么样子,能不能达到设计标准,说实在的,我们心中还真是没底。</div><div> 12月14日,当模具自上而下一块块拆下,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此后,建修处又抽调5名政治可靠、技术精湛的工人师傅,对整个像身进行了剁斧、水刷。塑像经过这道工序精雕细刻的打磨,一座姿态雄伟、形神兼备、仿汉白玉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塑像终于完工了。我和现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相拥而泣,长达8个月的奋斗历程,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一道道难关,终于为全厂职工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div><div><br></div> <h3>  196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75周年诞辰。那天早晨朝霞染红了天际,当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候,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格外晴朗。毛主席塑像揭幕庆典仪式在俱乐部门前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30参加庆典活动的学生、职工和驻军部队代表,高举着红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毛主席塑像前。10时整,庆典会场响起了雄壮的东方红乐曲,当革委会主任李志平宣布为伟大领袖毛主席塑像揭幕,全场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当复盖在毛主席塑像上的红绸徐徐下落的那一刻,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震天动地。现场的人们满含泪水的欢呼雀跃,他们用口号和歌声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h3><div> 毛主席塑像能在四〇四厂落成,首先要归功于党的领导,革委会和军管会把塑像工程当作重点工程来抓,当成政治任务来抓,可以说是举全地区之力。各单位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全力以赴地支持塑建工程。同时,毛主席塑像的建造成功是各单位大力协同、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体参建人员齐心协力,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102建筑公司、103安装公司、803电厂和驻军部队在施工过程中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毛主席塑像的建造成功,也是四〇四厂职工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参加建造的全体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没有节假日,有时几天几夜连续工作。但他们从不叫苦、从无埋怨。在整个塑建工作中他们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加班费、夜餐补助费和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然而,他们靠大无畏的精神,靠攻坚克难的决心,靠坚韧不拔的毅力,考无私奉献的胸怀,靠自力更生的勇气,出色地完成了建造任务,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div><div> 2018年是毛主席诞辰125周年,是四〇四建厂60周年,也是毛主席塑像落成50周年。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优异成绩,为实现强军梦和中国梦,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div><div><br></div><div><br></div><div> 2017年7月撰写于黄河之滨</div><h3>作者简介:</h3><div> 范兴儒,1941年8月生人,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甘肃省兰州市政协书画院画家,甘肃省图书馆书画研究院顾问。曾任矿区一中美术教师,四〇四厂工会副主席,四〇四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矿区文化局副局长。</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