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爸老妈

静之若素

<h3>钻石婚的两颗红色心脏白色背景中敲撞。 娓娓道来,他们风雨兼程的走过了六十年。</h3> <h3>他们这一路走来,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为生活,为一家老小的忙碌,奔波讨生计。没有甜密感人的承诺,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h3> <h3>父母的婚姻虽然平凡,但是,却象钻石一样坚硬,夺目耀眼,光芒四射,照耀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快乐健康长大,并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婚姻各自走向幸福美满的彼岸。</h3> <h3>父母是五十年代末期结婚的,我听大姐说,爷爷奶奶讲:他们先,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因看不起病在幼年就不幸夭折了。只留下一个女儿一一我的姑妈,在姑妈十几岁才生下爸爸,父母结婚后自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nbsp;</h3><h3> &nbsp; 当是,都在生产队上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日子。妈妈在怀孕期间也没有休息,照常出工。生下大姐后,奶奶因年龄大了就不再上工,在家看大姐操持家务,这时父母的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两年后二姐出生,曰子就相对紧了,因为爷爷也干不了重活,挣不了大工分了,生活的重担压向了爸爸妈妈,妈妈白天和爸爸干一样的重活,晚上,还要在油灯下为全家老小缝缝补补,这时奶奶干不了针线活了。就这样一日一日的熬着苦日子,可心里是踏实的。曰月穿梭两载三姐出生,可想而知,日子更苦了。象蜗牛爬行似的,父母艰难地移动着前进的脚步,风风雨雨地走过了五个春秋,家里又添新成员一一四姐出生了。爷爷也彻底的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坐看日出日落,静听放工铃响,等待父母回家吃饭。父母汗水掉地上摔八瓣,白天拼命干活多挣工分,晚上爸爸给队里看磨子,喂牛,补挣口粮,妈妈晚上除了给自家老小缝缝补补,还给别人家做衣服,好贴补家用,买不起缝纫机,只能手工一针一线的做,平日里还好些,到了逢年过节,妈妈常常是一夜未眠。尽管这样一分钱掰着用,到年底还是倒欠队里钱。父母用汗水演绎着他们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用血泪养育着他们的女儿们,艰难困苦的度过了四个寒暑,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喜悦,光明,那就是哥哥出生了。父母在苦在难,心里象吃了蜜一样甜,生活有了希望和动力,干劲更大了。</h3><h3> 哥哥给爷爷奶奶带来了欣慰,父母在精神上好象释放了压力,这些,我是后来听大姐说的。虽然,苦日子 仍然在继续,父母不但承受全家的生活开消,又增加了卧床不起,爷爷的药费,还有两个姐姐的学费,父母担子更重了。可是,从他们眼里却看到了积极,兴奋的光芒,脸上时时挂着和生活不相称的幸福微笑。父母更加拼命干活了。</h3><div><br></div><h3> 爸爸白天上工不但挑重活干,还要求多分给些活,利用休息时间分担妈妈的活,好让妈妈能按时回家做饭,照顾爷爷,让奶奶歇会。晚上爸爸还要给爷爷陪床,因为爷爷已定到了弥留之际。</h3><h3> 农历六月,火辣辣 的太阳无情的烤着大地。</h3><h3>拖着疲惫的身体放工回家的爸爸,刚走进院子,哥哥就跑来缠着买 糖,妈妈无耐的一旁微笑着,边招呼四姐给爸爸倒水,奶奶有气无力地喊四姐先去买糖。这一片祥和却被大姐一句”爷爷要 吃 粽子,"打破了。爸爸干紧跑去买,那一夜,爸爸没有回来,早上手握粽子,满脸土,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可爷爷在半夜叫着爸爸的名字去世了,终是没有吃上粽子。当爷爷刚过百天,一声婴儿啼哭声,把家人从失去爷爷的悲痛中带了出来。一一我呱呱坠地了。</h3><h3><br></h3><h3> </h3> <h3>爸爸妈妈说我是个有福的孩子,:长大做人要向荷花一样,为我起名荷花。姐姐们哥哥都很疼我,父母也很宠爱。大姐,二姐高中毕业了,她俩因有文化,挣着高工分,爸爸当上了村上电工,不但工分高,还有补贴,三姐在镇上边上学边打工。家里一下子减了不少压力。本以为苦日子快要结束了,刚刚看到幸福曙光,上天又发了考验通知,奶奶病倒了。妈妈要上工,要照顾吃奶的我,还有生病的奶奶,妈妈实在忙不过来,只有大姐受苦了。</h3><h3> 父母都是非常仁孝之人,也特别爱干净,尽管家穷途四壁,妈妈再忙再累,也要把家收拾的干净舒适。奶奶卧床四年有余,身上没有一处褥疮。再没钱,只要奶奶想吃的爸爸都会想法弄回来材料让妈妈做给奶奶吃。这其间外婆也病了,爸妈便穿梭在家与舅舅家。不辞劳苦毫无怨言,在我记忆里妈妈总是轻声细语地对每个人说话。爸爸总是忙碌着不吭声。只有在哥哥做错事,怕受罚赖给四姐或我惹了他的时候,爸爸偶尔会大声吼哥哥:“男孩要担事,吃亏。上要敬姐,下要爱护妹”。爸爸的家法是很严的,由其对哥哥更严:哥哥犯错常常连累姐姐们也会一块受罚一一看管不利之责。我常常看到他们排成队,跪在院里,不准吃饭,谁认错态度诚恳谁先起来,错过饭时不补,谁也不能为受罚者求请。不知为什么,我从没受过罚。在我吵闹不休,怪四姐不陪我玩的时候,奶奶撒手人寰,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享年高龄80岁。第二年外婆也去世了。</h3> <h3>改革的春风吹来党的好政策,爸爸承包了砖瓦窑。妈妈除帮爸爸干活外,还在家养鸡,猪,还有一头牛。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时是不能说话的。吃完晚饭,妈妈灯下衲鞋底做衣、做鞋。爸爸给我们讲过去的事。爸爸渐渐的有了喜好一一闲暇时自斟自饮两杯,或喝些便宜的砖茶。后来也写写毛笔字。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我从未见爸爸喝醉过,他也从没在外面喝过。妈妈依然操持家,无论在忙在累,随时桌上都会有一壶热茶给爸爸备下。每当吃饭时,爸爸一坐到桌边,妈妈就心甘情愿地立马把饭菜、酒端上来,那怕没有菜,酒也不会少,筷子及时的寄到手中。爸妈之间很有默契,言语不多,但彼此很明白对方的意图,家里大小事爸爸做决定,遇到特别的事不用解释,妈妈也懂爸爸。爸爸虽有些大男人主义,可也很尊重妈妈,对妈妈,对舅舅家人都很好,从不做让妈妈生气伤心的事,如果妈妈要决定的事,爸爸也从不反对。他们就这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h3> <h3>我们都长大了,姐姐哥哥都结婚了,妈妈时时为我们做好多好吃的,把我们聚到一起。爸爸常教导我们要正直做人,男人要顶天立地,不愧于心,不愧于人。上孝敬父母长辈,下疼爱晚辈,并树起好的榜样,中间要呵护尊重妻子。团结兄弟姐妹。女儿家要自尊,自爱,自强,出嫁后孝敬公婆,和睦其它家人,尊重,照顾丈夫,夫妻同心同德。不管是谁有辱家门,做了让父母丢脸,伤心的事,毫不原谅,并永不许进家门。妈妈也说要紧记爸爸的话,并强调:“要以理服人,言语温和,有理不在声高,要宽容待人,凡事要向好的方向想,多为他人着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夫妻不离不弃,初心不改。互相理解包容。对孩子要有耐心,细心教导,不许打骂。"这就是我家的家训。</h3><h3>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从未敢忘记,还不断的向父母学习,争取交份最好的答卷,并且传承给下一代。</h3> <h3>在他们人生旅途中,不管遇到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牵着的手不但没有松开,还越握越紧。 </h3><h3> 爸爸妈妈一边种地,一边给哥哥带孩子,他俩精心的照看小孙女,不让她受丝亳委屈并享受着天伦之乐,也许太过操劳。妈妈在半夜给小孙女喂奶粉时,突发脑梗,幸运的是救治及时,有惊无险,出院后,爸爸细心照顾,陪妈妈复健,皇天不负有心人,爸爸的辛苦没有白费,妈妈经过一年多的痛苦,煎熬坚强锻炼,终于扔了拐,从新站起来了。从此,妈妈虽能自理,看似和常人一样,可再也不能干活,生气。那年妈妈56岁。爸爸对妈妈说:“你伺候我3o多年,你的后半生就让我来伺候你,回报你,这很公平。”爸爸事实也是这样做的。从此妈妈没有干过活,因为哥嫂不在家,爸爸一人做饭,洗衣,还把家收拾的干净利索,伺候妈妈细心周到。</h3> <h3>爸爸闲不下来,一个人种不了地,就把自家口粮地种上了桃树,还承包了几亩,把小块零散地改成玫瑰园。用他的话说,既减轻了哥嫂的负担,还能老有所为,和妈妈还能欣赏美景,我们也能吃上 纯天然的桃子。何乐不为。</h3><h3> 在花儿笑春风的季节,你时常会看到一对老人,男人肩上扛着锄,手牵着老伴走在乡间小路上,边走边说:″累了吧!坐路边歇会,喝口水</h3><div> 吧!。”</div><div><br></div><div> </div> <h3>我家桃园的桃!</h3><h3> </h3><h3> 诱人吧!</h3> <h3>不管子女还是外孙子、还是孙女带他们外出游玩,爸爸从不放心別人照顾妈妈,走路他要牵着走,吃饭,吃药自已也要亲自拿给妈妈,看着吃完才放心。</h3> <h3>爸妈己到了古稀之年,管理不了桃园,玫园了,有精神时就在院子养花,种菜。累了,他们就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或者听听秦腔;或者回忆青春;或者,看着门口,盼望着,突然停下辆车,走下来他们的儿孙。</h3> <h3>我家院的葫芦架,搭建的凉棚。</h3> <h3>丝瓜架。</h3> <h3>爸爸养的花。</h3> <h3>爸爸种的菜。</h3> <h3>父母一生不懂什么叫爱情,什么是浪漫,更不知道什么是夫妻三观合不合。可是他们用最真实而简单的生活,为我们兄弟姐妹演绎了一段美丽而浪漫的爱情故事。影响并感动着我们,使我们膜拜着,踏寻着他们的足迹,对待生活与婚姻。不管是子孙绕膝的姐姐们,还是以到中年的哥哥和我都受益匪浅一一拥有美满幸福的家。</h3><h3> 祝福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安康!牵手一直到生命的终点。</h3> <h3>在我认为这就是婚姻幸福最高规格:</h3><div> 无论贫穷富裕,无论疾病健康,</div><div>执子之手,与子偕老。</div><div>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div> <h3>曾以《我的父亲母亲》为名发表于《蘭亭文苑》(yf20170427)公众号”</h3>

爸爸

妈妈

父母

爷爷

奶奶

哥哥

大姐

他们

四姐

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