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掠影·狮城

烦恼即菩提

<h3>  第二天。早上九点。仙人团出发前往文渊狮城。文渊狮城距离住所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秋阳熠熠,水光潋滟,山色浓翠。</h3><h3> 据本地导游介绍说,狮城原本是淹没在千岛湖下面的一个古城。相传三国时代,东吴孙权因招安不成,派大将贺齐征服了这里的少数民族部落,建了两座城,一座叫贺城,另一座就是这狮城。就是从那时开始,淳安这地界有了城市规模的村落。狮城建城以来,逐渐成为商业繁华地带,今安微徽州一带的货商将货物装船后,沿着新安江一路运抵这里歇脚后,又沿富春江抵达杭州,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将货物运往北方销售。所以,狮城的风俗,尤其是建筑风格承徽派为一体。</h3><h3> 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但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新安江一处宽约200来米的地方建起了新安江大坝,蓄水发电,新安江电站成为当时华东电网的主力,这里也就成了所谓的“千岛之湖”,据测量调查,面积2500平米以上的岛屿有一千零几个,故称。淳安全境水域面积500余平方公里,约相当于武义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建坝时没有建筑水闸,不好通船,从此,徽州通往杭州的水上交通隔绝。加上陆路交通闭塞,这里曾一度非常落后。改革开放之后,实行“旅游兴县”战略,淳安才渐渐步入发展轨道,全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旅游产业。</h3><h3> </h3> <h3>  眼下的这座商业集镇是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和2015年考古发现资料进行模仿的建筑,不可能完全是当年的光景。所谓“文渊狮城”,就是“文化源自当年狮城”之意,也就是求“神似”,而非“形似”。据导游介绍,全城主街道长约700米。身临其境,独具风格的徽派建筑,文化传统浓郁的高大牌坊,鳞次栉比的商铺,名目繁多的商业招牌,的确让人感觉到当年景象的繁华和人文积淀的深厚。</h3> <h3>  狮城曾经的繁华蕴含着狮城人的勤劳和智慧;如今文渊狮城的重现当年气象昭示着狮城人为国家的水利建设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无量功德。在景区出口观赏水下考古片时,我自以为是地发声感慨:现在文渊狮城建得这么好,当年移民出去的狮城人回来走走应该会感觉到很亲切。武义导游小俞接过话茬,说出一番令人心酸的话语。她说,不是这样的。她曾经专门带过一个狮城移民团,他们离开故土四、五十载,一旦踏上这片原来属于他们的热土,观看当年狮城被渐渐淹没时的纪录片,年长的无不老泪纵横……我无语,心即刻下沉。是的,那片水域下,有他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的记忆,有他们情感生活的美好故事,有他们祖先的陵寝,有他们一辈子也难以消解的沉甸甸的乡愁!</h3><h3> 突然觉得他们不容易,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他们这个群体为了国家的一个浩大水利工程,而只能将自己的乡愁深深埋藏在心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