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百年藏寨,在甘南藏区卓尼县境内,从卓尼县城沿洮河逆流而上,大约走60公里,叫尼巴村。“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这是一座依山而筑、临水而居,藏族文化极其浓郁的村寨。鳞次栉比的藏族民居独具民族特色,风格迥异,保存完整,其规模和气势颇为壮观。</h3> <h3>车巴河静静地流淌,这是一个两百年的藏寨,其保存之完善在甘南乃至整个藏区都难以再见。放眼望去,这里都是古老的木房子,两千多户人家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宁静而又祥和的画面在此定格......</h3> <h3>磕长头的虔诚的老妇……</h3> <h3>转经筒轻轻转动,唱着古老的歌谣。</h3> <h3>没有扶手的梯子,是不是像云梯。</h3> <h3>这些建筑镶嵌在山坡上,风格多样。</h3> <h3>建筑风格“外不见木,内不见土”。</h3> <h3>尼巴藏寨最远的历史据说可追溯至两三百年前,当地牧民由当时的戍边将士定居演变而来。凝聚了百年风尘的藏寨依阳山而筑,对面阴山上松树四季葱茏,清澈的车巴河穿村而过,田园风光甚是美丽。是甘南藏区至今仍保留着原生态生活及生产方式的最大纯牧业村,也是甘南州唯一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h3> <h3>这里没有游客,只有我自己。寂静无声,好似藏屋空无一人。</h3> <h3>仔细一听,屋内有声音,该是有人居住。</h3> <h3>屋内走出来的藏族老人。将一沓零鈔递到手中。</h3> <h3>老人佝偻着身子,远去的背影。</h3> <h3>据说这个村子还生活着2000多人。</h3> <h3>屋顶打得很结实,建造时都有晾晒木架,组合成麦场了。</h3> <h3>各种墙体,展示着多样的建筑风格。但是斑驳的墙体,有些成为残垣,有些坍塌,有的用木棍支撑,风雨中飘摇……有些担心,这些古老的文明会有一天消失吗?!</h3> <h3>回望百年藏寨,希望不是告别。愿古老的文明源远流长。</h3> <h3>如此美的原生态古村落,教人如何抵挡它的诱惑。</h3> <h3>远望尼巴村,这座经历了岁月洗礼的寨子,从低到高,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山坡浑然一体;还有晚风中猎猎飘扬的嘛呢旗,更给山寨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