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魂牵梦绕二十八年,今日重返第二故乡。<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4zfi9n"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战友 你的笑脸依然纯真</a></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9t5lkt?share_from=others&share_user_mpuuid=263dcc8abda2c4e2ec48ece7c381ceb8&v=4.11.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邢柏生 难忘朱公营区</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3ca16xy?share_from=others&share_user_mpuuid=263dcc8abda2c4e2ec48ece7c381ceb8&v=4.11.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邢柏生 防化连战友今昔照片</a><br></h3> <h3>福州梅园宾馆。本次聚会最高长官、86师第一任防化营营长黎明春作部署动员。</h3> <h3>120多人,分乘四辆大巴。期待、兴奋、激动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h3> <h3>这个指示牌映入眼帘时,身边有战友欢呼起来。连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岁月连在一起!</h3> <h3>高速公路出了丹阳,都已忘了过去模样。</h3> <h3>短暂的逗留,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迫不及待下车合影,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生动!</h3> <h3>昔日的小萝卜头,你想起什么了?</h3> <h3>哦 是当年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的回忆吧。</h3> <h3>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往事,让你们乐成这样。</h3> <h3>洗消排的好兄弟,天各一方今相聚。</h3> <h3>下一站:朱公。离家已太久,近乡情更怯……</h3> <h3>朱公啊朱公,我们想你,我们看你来了!</h3> <h3>就想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就想摸摸当年种下的树。</h3> <h3>通往司令部大楼的路依然宽敞干净,我最先想到的竟然是那些说一口山东话的师首长们,还忍不住嘣出一句:我说,X他娘!哈哈</h3> <h3>露天电影院,建于1983年。是一个下沉广场式建筑物。有篮球场,舞台,墙壁式银幕,半圆形阶梯座位全部采用当地条形麻石打磨砌成。</h3> <h3>那时候看电影,司政机关坐前排平地,警卫连、防化连、通信营坐环形阶梯,场外站着的是附近村里的老百姓。热闹而有序。</h3> <h3>电影开始前照例要拉歌。我们防化连人多嗓门大,总是拿第一。不过出公差,苦脏累的活也总是落在我们连。</h3> <h3>记忆中在这里看过的电影有:高山下的花环、野山、海狼、啊 野麦岭 、少林小子、良家妇女……</h3> <h3>最熟悉的地方,师部卫生所。里面有个湖北籍卫生员,还有招待三所的服务员彭钦胜,也是湖北人。小车班的司机也住这,我们常常聊天相处甚欢。</h3> <h3>茶山,不陌生吧?纳闷的是,在这里呆了四年,我就没上去过。</h3> <h3>通往茶山的路不长,真想走上去看看。可我还是停住脚步。留下点未知的念想也很好啊!</h3> <h3>下了这个坡,转过招待三所,就到喷火连驻地了。</h3> <h3>好大的训练场。以前可没这么好条件。记得我们淋浴班搭帐篷,总是要跑到师部电影院边上借场地训练。</h3> <h3>驻地的兵不多,听说只有一个连,所以显得空空荡荡。没我们那时候热闹。</h3> <h3>远处是一条河,对岸有个村庄叫仁板,是我们连的军民共建村。连队组织过几次去村里搞卫生,我们老班长还偷偷带我去喝过酒。村里有个姑娘水灵灵的,笑起来两酒窝,有点像刘佳。</h3> <h3>这个地方以前应该住着两位山东老首长。牛副参谋长个子小脾气大,张副参谋长个子大很和善。</h3> <h3>两个老兵新相识。我们这次部队之行都是黎营长联系安排的,劳苦功高!另一位徐景胜,我的新兵副班长,来自安徽合肥。</h3> <h3>在防化连时,我们一个班,回喷火连后,我们一间房。重逢一路聊……</h3> <h3>招待三所。当新兵时在这站过岗,后来到直工科又在这组织通讯报道。现在成了驻军营房。门脸儿几乎没变。</h3> <h3>帅锅一枚!我新兵班的战友李国防。这么多年体型没啥变化,是不是闽南人爱喝功夫茶的缘故呢?</h3> <h3>防化连、喷火连都找不到了,但记忆还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没能忘怀!</h3> <h3>连队的营房没了,菜地却意外成了欢迎我们的主人。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啊!</h3> <h3>听说都是朱公村老百姓在侍弄着。地里还留着我们当年的汗水。</h3> <h3>当年的防化连就喷火排还剩下一间营房,已是破败不堪。</h3> <h3>可就这么个小地方,让老喷火排的战友们流连忘返,唏嘘不已!</h3> <h3>以前是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如"到此一游"般争相拍照。</h3> <h3>朱公村的模样变化不大,一条大路两边房,绿荫掩映石头墙。</h3> <h3>朱公商店,大家不陌生吧?我当兵第二天,就到这里买过洗漱用品,那时候才知道香烟是可以一根一根卖的。</h3> <h3>朱公桥。一道靓丽的风景。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桥,这座桥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h3> <h3>河水依然清澈,在蓝天下泛出粼粼波光。桥头那家小卖部是很多战友喜欢去的,听说有个漂亮的姑娘。后来听到一首歌《小芳》,就想着是不是每一个小村庄,都会有这样美丽的故事。</h3> <h3>静静的流走的是年华,流不走的是记忆与思念!</h3> <h3>很多战友,尤其是喷火排的战友都认识这个老林。他成了今天的明星,至少有30多个战友抢着与他合影。</h3> <h3>不管你信不信,自从在这里重游后,我就再没有梦见过这条河、这座桥。但每每翻看照片,仍有温馨之感。</h3> <h3>记忆之门一旦打开,每一个脚步都留在了那个纯真的年代。</h3> <h3>曲曲弯弯一条小道,春秋季节很有味道。这头是朱公大桥,那头是防化连车库。车库对面有个石头岗亭,我就经常抱着枪猫在里面睡觉。</h3> <h3>师部招待二所,很精美的建筑物。门口那片桃林春天里一片嫣红,煞是迷人!这里接待高级别贵宾。我就曾远远的见过杨成武夫妇。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在此下榻过。</h3> <h3>直工科,师直属队政治首脑机关。很有幸我被从连队借调到这里工作了两年。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不用站岗训练的机关兵。这人啊,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哈哈……</h3> <h3>每天跟着科长、干事们上班下班,接电话、发通知、看看书、写写稿,吃着机关食堂,住着单人小房。那叫一个爽!</h3> <h3>感恩每一个培养、关心、扶持过我的领导和战友,让我走过了四年精彩丰富的军旅。我记住你们的姓名,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h3> <h3>大操场。映象中很少使用。后来师里成立了一个手球队,经常在这里训练。手球队的教练是高炮营副教导员,一个豪爽的大胖子,没事偶尔会去我们科看报聊天。</h3> <h3>司令部大楼,86师的心脏。久无人气,经年失修,如被废弃的山中古刹,孤零破败。但远远望去,雄风犹在!</h3> <h3>大楼前过去是一片树林,现在是个菜园子。想必也以成了当地百姓的乐园。可是当年他们想要进来扒点松枝柴草也会遭到呵斥驱赶。</h3> <h3>这个小树林以前有10多栋这样的小楼,住着师首长及其家人。战士们称作"将军楼"。</h3> <h3>将军楼前留个纪念。以前不敢,也没条件。</h3> <h3>意外发现,当年司政两部的宿舍楼还保留着。绕过这个水塘是司令部机关食堂。伙食丰盛天天有鱼有肉。我离开直工科时体重增加了二十多斤。</h3> <h3>以前这里可热闹啦!干部们、家属们、孩子们下班放学后都回到这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弥漫着人间烟火。</h3> <h3>三楼右手第一间,我曾住了近两年。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楼层的邻居们,全是领导干部,就我一个大头兵。后来从工兵营来了个叫陈天水的志愿兵和我同屋。亦师亦友,倒也不寂寞。</h3> <h3>陈昊很忙,他是这次聚会的摄影师。背着沉重的装备走了很多地方,留下很多珍贵的画面。辛苦了兄弟!</h3> <h3>每一个到过朱公的人都应该记得这里。军人服务社,邮电所,一个消耗我们的津贴,一个寄托我们的乡愁。</h3> <h3>这些年什么都在变,但我们人民军队的精神、作风、能力、职责没有变。</h3> <h3>喧天的锣鼓敲起来,老兵的荣耀盛开来!</h3> <h3>从朱公返回福州战板,我们的老连队已扩建成防化营,驻扎在这里。</h3> <h3>似曾相识,不曾忘记,老兵回家了!如果说朱公是故乡,这里就是家了。因为这里是当年的防化连、喷火连,这里有我们的后来人!</h3> <h3>这些工作还是新兵蛋子们干吗?班务会副班长就爱拿这个说事。</h3> <h3>从列队欢迎我们的士兵们的脸上,我就知道伙食不错。防化兵的伙食费也比其他兵种高一些。我猜想那个火锅是盛汤的。一顿饭始终有热汤喝,肠胃不容易坏。</h3> <h3>曾经,我们都有叠豆腐块的功夫。有了电脑,士兵们再也不用趴在桌子床上写信写日记了。可问题是,他们也永远体会不到写信拆信盼来信的那种心情了!</h3> <h3>新老营长合作导演一场操练,好戏即将上演。</h3> <h3>连队安排得非常周到,我是产生了荣归故里之感。战友们应该也一样吧。</h3> <h3>当时只顾激动拍照,忘了这位为我们介绍新形势下防化兵的首长是营长还是连长了。哦对了,是营长。</h3> <h3>一场检阅大戏开场。现在的孩子们怎么都那么高那么帅?我沉浸在检阅者的喜悦之中!</h3> <h3>这装备太特么棒了,走起来咔咔响。解放鞋无论如何踢不出这么振奋的声音。</h3> <h3>想起一首歌,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会后悔!</h3> <h3>喊杀声、口号声声声震耳!热血沸腾!热血沸腾!</h3> <h3>相机手机轮番上阵,我一直不停地摁着快门,生怕漏过一个动作。</h3> <h3>这样的场景此生不会再有。一旦错过,便是过错!</h3> <h3>新式火焰喷射器,吸引了众战友。比较一下,跟那时候有啥区别。</h3> <h3>王浩,本次聚会发起者,QQ群,微信群创建者。来自遥远的河北保定。战友们能够欢聚一堂,王浩群主居功至伟!</h3> <h3>第一任喷火连通信员,本次聚会后勤部长。前前后后他最忙碌,因为劳苦功高,所以晚上聚餐时第一个被灌醉。</h3> <h3>不管是假模假式,还是有模有样,基本动作还是很到位滴。</h3> <h3>各种动作都来一遍,想当年为这个可没少挨训流汗呢!</h3> <h3>吴昱,浙江湖州人,本次聚会组委。88年以后的战友一大半是他召集来的。此后我们成了朋友。</h3> <h3>这些年我曾去过很多地方,最念的还是这里第二故乡。尽管有千山万水隔断你我,内心处总有一角把你想望。</h3> <h3>再站一个军姿,再行一个军礼,再说一句:军营,谢谢你!</h3> <h3>没有不散筵席,迎来终将送往。来时激动,去时满足。带着一整天的喜乐,我们踏上归程。</h3> <h3>回到梅园宾馆,准备隆重的晚宴。本次聚会组委会成员登上舞台,接受战友们的掌声!</h3> <h3>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请记住:我们曾经是一个兵!</h3> <h3>第一任喷火连长携夫人参加聚会,让人尊重!</h3> <h3>廖圣达技师也携夫人来了。他说了什么我没听清,他的酒量可是大得惊人,这一晚应该没少喝。</h3> <h3>这些年轻的战友姓甚名谁,来自何方,我一概不知。但并不妨碍我们的亲近。因为我们来自同一个连队。</h3> <h3>有两个老兵混进了浙江队。一个说他父母是浙江人,一个说他与浙江扯不清。其实就是想多上镜。</h3> <h3>85年的战友,只穿过几个月65式三点红军装,就换成大盖帽了。</h3> <h3>赣州的战友来了很多,他们每年都有聚会。几年战友情,一生是兄弟!</h3> <h3>今日的相逢,明天的相送,依依惜别,互道珍重!</h3> <h3>淋浴班的好哥们,搭帐篷不含糊,来聚会也齐心。</h3> <h3>此时此刻,我们更想念那些因故未能参加,以及未联系上的战友。如果有心,如果有缘,我们定会再见!</h3> <h3>起立,高唱《战友之歌》。饭前唱歌,当兵的规矩不能丢。</h3> <h3>不管能不能喝的,都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因为今天咱们喝的不是酒,是累积了多年的激情与思念!</h3> <h3>来来来,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h3> <h3>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青山在,人未老! </h3> <h3>相逢很短暂,回首是一生!重返朱公,莫忘战友情!相聚甚欢,后会应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