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俗世奇人》 ——高雅馨

<h3>《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短篇小说集,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而成,语言风格朴实,半文半白,引用了不少天津方言,使故事更接地气,通俗易懂。用白描手法记录了一个普通时代民间的传奇人物。</h3> <h3>本书作者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出生于天津。《俗世奇人》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中《刷子李》是我们我年级下学期在第七组课文中刚学过的,散文珍珠鸟也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课文。</h3> <h3>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也说明了读书时做批注、写收获的重要性。批注是走出文字表面,由抽象转为形象的联系实际,也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心灵升华。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提炼出来,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在读《俗世奇人》的过程中有许多文字使我联系到了自己以前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比如《酒婆》、《死鸟》、《好嘴杨巴》等章节均有感触。每一篇文章中也均有褒贬。例如:杨巴不只有好嘴,更有奴性。贺道台明是会养鸟,实意表达他阿谀奉承、表里不一。批注就是想到的、体会到的写下来,以书法情感。</h3><h3><br></h3> <h3>《俗世奇人》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光在书中批注是不够的。它们的描写富有传奇色彩。其中对于刷子李的描写是我最喜欢的。“和着琴音”、“啪”都是声音的描写,而“雪白的屏障”“天衣无缝”则是效果的刻画,堪称人物描写、动作描写中的精品。所以我特意将它摘录下来,配以艺术字,做成书签的形式,夹在书里,每见每学。</h3> <h3>这次,我通过制作共度卡片的方式深入学习这本书。从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开始,我就发现它和我们平常阅读的小说、散文不太一样。不论是结构还是语言都很特别。里面出现到了一些天津方言,比如:赛(似)、嘛(什么)。这些特别之处很能感兴趣,所以我决定汇总作者在这本书中不同的语言、写作的结构和风格。试图发现一些什么……</h3> <h3>做到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基本将《俗世奇人》阅读得足够深入。平常的写作中,议论文是我最不擅长的。读完之后,作为练习 ,我写了一篇议论文,取名《求快,还是求慢?》。一下便是全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