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大早在疗养院吃完早点跟随着我们的导游漫步走过绿树成荫的温泉小镇,横跨昆明唯一的出水口——螳螂川。</h3> <h3>来到了河岸另一侧,即温泉大街右岩壁上,有温泉摩崖石刻群,无数文人骚客在此游历后题字留名于山石之上,以晚清和民国时期为多,出名者甚众。</h3> <h3>这个是云南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李焘所题摩崖大书“虚明洞”,时间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7年),时任云南布政使。石刻群中还有他的“九曲云窝”。</h3> <h3>九曲龙窝</h3> <h3>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听泉”二字,此乃明正德十六年(1521)右副度御使巡抚云南的何孟春所题,落款为其字燕泉,据说这是摩崖石刻群刻字最早的一块。桑海变换,这块石头底部已经埋入了土中。</h3> <h3>已经失传的“虫体”</h3> <h3>袁嘉谷题刻“太古有意”,这字真牛!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树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是云南文化名人。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袁嘉谷的字,自创一体,世称“袁家书”。从封建王朝的状元,做到现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唯一人,天下亦唯一人,这便是袁嘉谷。</h3> <h3>这块“梦石”和袁先生中状元还有一段密不可分的传说:相传清代云南状元袁嘉谷少时顽皮好玩。一日,与父亲出游(到安宁),卧于一石上小憩,其父久唤不醒。有船夫言,该石名曰“梦石”。遂将其抱至相邻一石块——“醒石”上,袁嘉谷始出梦境,口称要中状元。之后,他安心读书,最终金榜题名。云南自元设置行省,六百余年间,科第名魁天下者,惟袁嘉谷一人。民间称之“经济特元”,或称之“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而整个清朝仅开考过三次特科,故而袁嘉谷又被举为“国朝第三人”。</h3><h3> 可惜的是由于地形地变化醒石已被埋入土中。</h3> <h3>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杨用修先生曾在此题字——此处不可不饮。</h3> <h3>云贵总督范承勋题字“玲珑玉”。</h3> <h3>安宁温泉的石刻者历来全是男性,民国时期,安宁连然镇的女子李刘红蕖(李刘二字未涂红漆,需仔细辨认方可见)于1926年暮春题书了“亦蓬莱”,把安宁温泉视同蓬莱仙境。题刻为楷体书写,娟秀工整。</h3> <h3>整个石刻群中只有两张画,这是其中一张。1938年秋,全国著名画家张善子(张大千的二哥、有“虎痴”之称的张善子所作)来昆明住在温泉,有感于中国全民抗战风起云涌,挥毫作画,绘出一只发怒的猛虎,扑向日本富士山,象征着中华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必将获得全国的最后胜利!</h3> <h3>1937年,滇军60军出省抗日前夕,籍贯为安宁的该军183师542旅旅长陈钟书,在温泉题书了“飞岩”和“活泼泼地”,次年,陈钟书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他留下的这两处题石,成为了抗日英雄的千古绝唱。</h3> <h3>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任安宁县县长的顺宁人袁思锡所题“三生有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