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感受在清华校园生活的一天,第一次吃校园里的食堂,不但吃的好,还不贵!住在校园!漫步校园!第二天一早宝贝就迫不及待的骑车小黄车,驰骋在校园里每个角落……………真是愉快又特别的一天!</h3> <h3>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起名为"近春园";东边仍叫"熙春园"。咸丰登基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所谓"二校门"最早就是清华园牌坊。</h3><h3><br /></h3> <h3>位于大草坪东南方,那栋青砖红瓦的二层楼房,它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主体建筑。"清华学堂"题字同出于那桐之手。</h3><h3><br /></h3> <h3>草坪南端,呈钟形的石建筑。上部是日晷的造型,底座上镌刻有"行胜于言"的铭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它是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移来献给清华大学。</h3> <h3>位于大草坪北,这是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h3><h3><br /></h3> <h3>二校门是一座牌坊,牌坊上写有清华园三字,由清朝军机大臣、清末满族三才子之一的那桐于1911年题写。实际上,清朝时,这里是康熙年间所建熙春园的一部分。</h3><h3><br /></h3> <h3>可惜,1966年8月24日傍晚,二校门被毁。直到1991年,才在原址恢复原貌。由于没有准确的原建筑图,现在的"二校门"是根据照片复原而成。</h3><h3><br /></h3> <h3>开学前清华附中的同学们已提前进入军训生活。</h3> <h3>这里的所有树是国外20位各校校长栽的树,因此得名~世纪林.没有下车拍摄,不然树林比现在拍的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