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火”与“少阳证”

道法自然•明中医

<h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h3><h3> ——引言</h3><h3> 送走了炎热的三伏天,顿时感觉没有那么酷热难当,正当大家享受秋日的凉爽的时候,很多人却上了火,得了病。</h3><h3> 渐渐发现身边牙齿肿痛的人多了起来,咽干咽痒的人多了起来,口腔溃疡的人多了起来,还有人得了舌乳头炎,有些人还有眼睛憋胀的表现。</h3><h3> 虽然这些病没有传染性,倒但这些相类似的病症却在身边形成了小流行!</h3> <h3>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h3><h3>人为万物灵长,生长与天地之间,历经春秋岁月。可以说人和地域气候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每个季节都有常发的疾病,节气更改时容易患病。</h3><h3>夏秋之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上火症状呢?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人的作息规律有违秋季收藏的规律时:比如熬夜,比如饮食辛辣刺激,都会导致阳气不能收藏,浮越在人体的上部,或者集聚在某处如鼻导致鼻出血,咽导致咽痛痒,齿出现牙龈肿痛。</h3><h3>在先圣仲景眼里称之为少阳证,即头面诸窍的热性病证。</h3><h3><br></h3> <h3>上火怎么治疗呢?推荐一位药升麻,《本草经集注》曰升麻味甘、苦,平、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由此可见升麻是治疗风肿热毒的良药,主要作用于头部,尤其有利于口腔。</h3><h3>所以口腔内一切热实证,可用升麻,用量18-30克,咽痛加黄芩,射干桔梗,或玄参生地,牙龈肿痛加石膏知母生地,舌乳头炎加生甘草。</h3><h3>或者可以用醋泡吴茱萸贴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以实现秋收之效,经试验,此方对口腔溃疡效果挺好。</h3><h3><br></h3> <h3>师从国家第二批临床人才、三部六病学派带头人马文辉教授,擅长体质辩证和气质辩证,治疗各类身心疾病如失眠、更年期综合症,使用“协调疗法”及“攻坚疗法”治疗良恶性肿瘤、高血压、肾病等。研究生跟随全国皮肤科专家许爱娥教授学习皮肤科,擅用中医中药治疗痤疮、银屑病、湿疹及小儿异位性皮炎等,并多小儿咳喘颇有心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