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年款初探

陸逢南

<h3>北宋汝窑,上承五代后周柴窑,有所创新,满釉支丁烧为其特征。从赵匡胤建隆至赵佶宣和年,一百六十多年延绵不断。</h3> <p class="ql-block">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在位),使用三个年号,建隆,乾德,开宝。三个年号都有纪年汝瓷存世。对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什么没有做皇帝的思想准备,更没心思做这些泥巴活。宋朝汝窑从建隆元年开始烧造,而且颜色相当丰富,紫釉,青釉,黑釉,烧成了“幽幽之宝蓝”釉,还烧出了鲜艳的大红釉。建隆已设置了“清凉寺”这个掌管制瓷的机构,我们以物证史,深感震撼。北宋的汝瓷已经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 <p class="ql-block">自宋太祖后的太宗时期还未见有年款汝瓷,到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恒(997-1022)的大中祥符(1008-1016),才又见到了“大中祥符”款的汝瓷。</p> <p class="ql-block">北宋第四位皇帝仁宗赵祯的天圣八年(1030)又有年款汝瓷,这时是章太后垂帘听政,所发现‘’大宋天圣八年”款的多为红汝,也许是女性的章太后喜欢这种红色吧。仁宗执政的后三十余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年款瓷器。</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赵顼使用两个年号,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赵顼起用王安石熙宁变法,受到当时的利益集团强力反对,最终不了了之。元丰时期再次出现“清凉寺”御制宫庭用瓷。</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赵煦(1086-1100在位),使用三个年号:元祐,绍圣,元符。九岁登基,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恢复旧法。元丰设的官窑,元祐又没有了,既得利益集团张家窑复辟成功。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赵煦亲政,实施元丰新法,绍圣三年恢复“清凉寺”官窑。今天我们看到这些精美的汝瓷,看到这些年款。遥想当年宫庭里的斗争是何等之激烈啊。</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赵佶(1101-1125在位),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各个年号都发现汝窑年款,这是汝官窑最旺盛的时期,宋徽宗对于艺术的成就,也是得到后世公认的。</p> <h3>作者简介:陆逢南,1945出生,铁道工程高级工程师,前某设计所所长。曾任广西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古玩分会会长。于2003年捐赠6件文物给柳州市博物馆收藏。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经纪人》资格证。(微信号:llz789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