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象——大昭寺和八廓街

王连升

<h3>我们到西藏已有三天啦。由于行程安排,我们飞到拉萨已经很晚了,只休息了一晚上,早上7:30就出发赶往林芝。今天是8月5日,我回到了拉萨,马上就要看到拉萨世界级的著名景点,我们激动不已。</h3> <h3>在一提起拉萨的寺庙建筑,人们一般都认为首屈一指的是布达拉宫,其实,在广大西藏人的心目中,大昭寺的地位毫不亚于布达拉宫。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大昭寺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佛像!</h3> <h3>据传,佛祖释迦牟尼在生时,嘱金匠为其打造了8岁、12岁、25岁的3尊等身佛像,并亲自为佛像开光加持,说他圆寂后众生见到佛像便如见其本人。后来,那尊8岁佛像传至尼迫尔,12岁佛像作为国礼赠予中国,25岁佛像则供奉在古印度。这3尊佛像中,以12岁的等身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h3> <h3>大约1400年前,土番英主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大唐皇朝的文成公主为妻。作为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最贵重的嫁妆,赤尊公主带来了释迦牟尼8岁的等身像,文成公主则带来了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像。</h3> <h3>这两尊佛祖等身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为了供奉如此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听取文成公主的建议,下令修建2座寺庙,这便是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大昭寺和小昭寺,大昭寺用于供奉释迦牟尼8岁的等身像,小昭寺用于供奉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像。</h3><h3>&nbsp;史料记载,公元64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大昭寺开始兴建。关于大昭寺的兴建,西藏民间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大昭寺开始动工时阻难重重,墙体刚砌起来就被水冲倒,倒了再砌,但砌了又倒。无奈之下,主持修建大昭寺的尺尊公主,便向谙熟星象五行的文成公主求助。文成公主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拉萨河谷是一个罗刹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拉萨红山东1公里之处,有一湖,名"吉雪印卧堂",是罗刹女的心脏,池水是其血液,此相极不利于藏王立业。为此,文成公主提出,只有填平卧堂湖,把寺庙建在魔女的心脏部位,才能镇住妖魔,避免灾祸,寺庙也才能建起来。同时,文成公主还推算出,只有用山羊驮土填湖,才能把湖填平。于是,一场由上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便由此展开。3年后,大昭寺这座拉萨历史上的第一座土木结构的佛殿终于落成。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而建的佛堂"。"大昭寺"的名称,则是汉语的称谓。大,是与小昭寺相对应而言;昭,是藏语"觉卧"的音译,意思是佛。</h3> <h3>大昭寺建成后,供奉着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后来由于小昭寺失火,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佛像被搬了出来,藏在了大昭寺的墙壁里。</h3><h3>&nbsp;&nbsp; 8世纪前半期,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与藏王赞普结为夫妻。当时唐朝已是泱泱大国,在各国间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尼迫尔。原藏在大昭寺墙壁里的佛像被发现之后,金城公主重修了小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移驾至小昭寺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则供奉在大昭寺。</h3> <h3>大昭寺建成时,只用来供佛、藏经,规模并不大,而且那时西藏还没有僧人。后经历代扩建,建筑面积逐渐扩大,开始有少数僧侣看管寺庙。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大昭寺举办传昭大法会,时间长达21天。此后每年都有上万僧人聚集大昭寺诵经祈祷,考试格西,作大法会,大昭寺名气越来越大,释迦牟尼佛像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大昭寺成为西藏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quot;甘丹颇章&quot;政权后,&quot;噶厦&quot;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从此,西藏的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的&quot;金瓶掣签&quot;仪式和受戒仪式等,都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11月29日,认定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2010年7月4日,认定第五世德珠活佛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都是在大昭寺隆重举行。</h3> <h3>此外,在西藏,历来就有&quot;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quot;之说。千百年来,随着大昭寺影响的日益扩大,传教僧人和普通信众前来大昭寺朝佛的人越来越多,寺庙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这就有了&quot;八廓街&quot;,且逐渐形成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h3> <h3>松赞干布在红山兴建的布达拉宫也不断扩大,布宫周边的色拉寺、哲蚌寺等佛教建筑,以及这些建筑周边的民房也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逐渐形成。但是,不管城区建设再怎样发展,西藏的政治、宗教活动,广大僧人和信众的朝圣和转经路线,却一直是以大昭寺为中心,大昭寺最初的名称&quot;惹萨&quot;,因藏语音中&quot;惹&quot;与&quot;拉&quot;音近,慢慢发展为&quot;拉萨&quot;,作为整座城市的名称,使拉萨成为藏人心中的&quot;圣地&quot;。</h3> <h3>今天,西藏人还是认为,只有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才一直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所以,严格意义上的&quot;拉萨&quot;就是指大昭寺和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h3> <h3>大昭寺虽然寺庙建筑规模还不及拉萨三大寺,也不在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列,但其影响与声名却超过所谓拉萨三大寺和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中的任何一座。对于西藏人和前往西藏朝拜佛祖释迦牟尼圣象的所有僧人与信众而言,大昭寺就是他们心目中最为神圣的佛国天堂!</h3> <h3>磕长头,是大昭寺广场上的一道最为令人注目的风景!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为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磕拜时五体投地,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做到这三者合一,就是一种"三业"清净的自我修持。</h3> <h3>几乎所有要到大昭寺拜谒佛祖圣象的朝拜者,都要在大昭寺前的青石板广场上磕长头。其中,最为震撼人心的是从拉萨城外远道而来的朝圣信徒。这些人把到大昭寺朝拜佛祖圣象作为一生修行的最崇高的理想,有的甚至不惜耗费全部家财,从遥远的故乡开始,三步一磕,匍匐而行,不怕山水阻隔,千难万苦,不惧千里迢迢,数月经年;他们靠着自己坚定的信念支持,风餐露宿,朝行夕止,不折不扣,矢志不渝;他们看似风尘仆仆,蓬头垢面,无苦无乐,面无表情,心内却充满坚忍虔诚,清净平和,一尘不染。</h3> <h3>听导游讲,磕长头对于信徒们来讲一生要嗑十万个,如果未嗑完就过去了,要将他的牙齿取下,供奉大昭寺里,以表心愿。</h3> <h3>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quot;圣路&quot;。</h3> <h3>假如人生不曾与西藏相遇,我不会看到,在清晨的大昭寺前,一路磕头来朝拜的信徒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