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是的,此刻我站在肯尼亚赤道线上,这里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吗?不可思议的兴奋着。</b></h3><h3><b> 自从爱上了摄影,路越走越远,世界越来越精彩。我曾躺在加拿大的秋草上欣赏过那醇红的枫叶,曾去过美国西部见识过黄石公园那壮观的地热和羚羊谷的婀娜多姿…… 还有冰岛那原始的冰川、瀑布和极光。我也曾到过欧洲诸国,读过欧洲的历史人文,欣赏过那些辉宏的教堂、宫殿、城堡。今年三月我又去了新西兰那个美丽的国家,最爱那青青的牧场满坡的牛羊。</b></h3><h3><b> 影友翁老师有一次无意中说:“真想拍点刺激的,去非洲吧!”,我的心狂跳起来,是的,我</b><b>想去非州!我要去非洲!</b></h3><h3><b> 非洲,我一直觉得它神秘、原始而遥远,听说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我想看看她鲜活的真容,感受她火一般的脉动。向往那百万动物大迁徏的壮阔,向往着野性的自由和精彩,更想亲眼目睹“天国之渡”生死时速的惨烈之美。2017年7月,我跟着老师来到了肯尼亚。</b></h3> <h3><b> 这是肯尼亚美丽的奈瓦沙湖,肯尼亚唯一的淡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谷底。从图中可以见到岸边山峦层层叠嶂一直向高处远伸。湖面海拔1844米,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b></h3> <h3><b> 巨大的枯树林矗立在眼前,粗旷,线条紊乱,没有任何一丝的柔顺,就象一群从战场归来遍体鳞伤面貌狰狞的武士。刚看见时曾让我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另一种粗悍的美丽!</b></h3><h3><b> </b></h3> <h3><b> 奈瓦沙湖的生物群种丰富,野生动物也很多,光是鸟类就有400多种。湖面上波光粼粼,滿湖的星光神秘地眨眼,仿佛喑示会有惊喜。我们乘小船在湖上游了一小时左右,不时为出现的一个又一个惊喜而欢乎雀跃。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可爱的鸟和合欢树上的那些个简单的风雨飘摇的鸟窝。</b></h3> <b> 湖边的合欢树上可见到鱼鹰在停息。它们眼光锐利,性情机警,叫声响亮是捕鱼的高手。当它们发现水里的鱼儿时,便会煽动双翅,从高处向下俯冲过去。鱼鹰在空中翱翔盘旋的姿势很美,抒情而激越。当然,如果能清晰地抓拍到鱼鹰急速降到水面,伸出两只长脚将鱼儿抓起腾空飞跃的一霎间动态舞姿就OK了。</b><div><b><br></b><div><b><br></b><h3></h3><div><br></div></div></div> <b> 鹈鹕。人们在动物园经常见到。在这里欣赏鹈鹕背景更好,也更加野性。</b><h3></h3> <h3><b> 这种翠鸟名叫“斑鱼狗”。外表也不怎么漂亮,喜欢在距水面几米至十几米的低空飞翔觅食。它捕鱼的方式很特别,发现有鱼时,立即在垂直鱼群的2一3米远的空中振翅停顿片刻,(就如直升飞机空中停顿一样),然后立刻收敛双翅,头朝下垂直扎入水中(加速度很快丿,待它从水中冒出后己叼着战利品急速又升空了。很难拍好这全过程。</b></h3><h3><b> 这张图其实是同一只斑鱼狗,为了节省空间,我将它四个不同的状态PS在一个画面里了。</b></h3> <b> 非洲秃鹳,很大的鸟。它们在湖边草地上自在地行走,不怕人。有时也会在你面前煽动长长的双翅,优雅地在空中飞翔一圈然后停留在合欢树上,夕阳下是一幅好看的剪影图。</b><h3></h3> <h3></h3> <h3> 曾萍老师抓拍到我与大鸟合影的精彩瞬间,太珍贵了!谢谢老师!</h3> <h3><b> 奈瓦沙湖植被茂盛,生机无限。合欢树上挂滿了鸟窝,密密麻麻的每个鸟窝里都有主,有许多鸟还是分不到“房子”在树上着急。鸟儿们:学习人类拼搏啊!叼树枝,建鸟窝呀!</b></h3><h3><b> 用PS制作了这幅“归巢图”,我的文人朋友们很有兴致地帮我命题:</b></h3><h3><b> 1. 归巢图</b></h3><h3><b> 2.玉盘雀呜</b></h3><h3><b> 3.巢间音润</b></h3><h3><b> 4.鸟宿月间树</b></h3><h3><b> 5.枝头巢间闻雀呜</b></h3><h3><b> 6.月韵鸟和</b></h3><h3><b> 7.冰轮鹊归图</b></h3><h3><b> 8.鹊巢月影</b></h3><div><b> 9.栖鸟归巢</b></div><div><b>谢谢了!每个命题我都喜欢!</b></div> <b> 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很幸运,它们受到政府的法令保护,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我们的旅程途中随处可见野生动物。记得我们在一个小小的汽车休息站停留了20分钟,保安还带我们去看了路边一棵树,黑黑的树窝里竞藏着一群蝙蝠。没有人想过要去骚扰它们,不可思议。</b><div><b> 在我们休息的酒店绿地里遇上了这只可爱的小苇领,属羚羊类。它很机警,与我保持着距离。但也很臭美,不断地改变姿态让我尽情地拍照。它睁着大眼一闪一闪地左顾右昐吃浆果的模样可爱至极。<br></b><h3></h3><div><br></div></div> <b> 肯尼亚的树顶酒店似乎很有名,因为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在这儿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成了女王。旅行的人们都争着在该酒店住一晚,希望交上好运气。</b><h3></h3><div><b> 不凑巧,我们在这里遇上了大雾。这里是一片远离人群的山野树林,野生动物很多。朦胧中的这对野牛母子缓缓从沼泽地走来,在我们面前亮相,展示他们魁梧的身躯。然后又向远处的草地走去。</b></div><div><br></div> <h3><b> 捻羚羊。很漂亮。这也是在树顶酒店一楼拍的。这里的小鸟多极了,它们组团为野牛、羚羊清洁皮肤,很专业。</b></h3> <b> 夜里两点才合眼,清晨五点我们己悄悄起来,背着装备,打着手电,登上了马赛马拉山顶的高峰。</b><h3></h3><div><b> 黎明正在升起来,天边出现了一抹红云,我们等待着太阳,也等待着希望。我的脚下就是马赛马拉大草原,在蓝调的天空衬映下很朦胧很神秘。心中有着强烈的期待,马赛马拉大草原啊,今天我一定要清晰地见到你的精彩!</b></div> <b>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面积1800平方公里,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b><div><b> 这里是动物的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家园。在这里生活着近一百种哺乳动物,和400多种鸟类。</b></div> <b> 人们也称马赛马拉是“稀树草原”,广袤的草原上稀稀落落的金合欢树随处可见。看过世界上很多的树,我唯独对马赛马拉的金合欢特别钟情。它不用撑起一片天,象伞一样的树冠却可给野生动物们在炙热干旱的大草原上带来休息的林荫。它显得孤单,却很尊贵,因为它独享蓝天、白云,独享金色的草原。它身后的背景永远大气、美丽。</b><div><b> 如果你的相册里有一张金合欢的草原日落照,恭喜你很幸运!因为马赛马拉草原金合欢日落是世界公认的十大最美日落景点之一。</b></div><div><div><br></div></div> <h3><b> 在动物园我们见过鸵鸟,不漂亮,不吸引眼球。而在马赛马拉草原上奔跑的鸵鸟,却让我眼前一亮。这里是鸵鸟真正的家园,它们自由自在,所有野性的功能都不可能退化。它们跑得快,跳得高,耐高温耐干旱。偶尔亮一嗓子响声如狮吼一般。</b></h3><h3><b> 上图是雄鸵鸟,高大,羽毛鲜艳,主要为黑色。下图是雌鸵鸟,体态轻盈,体毛灰褐色。</b></h3> 在草原上有幸拍到了肯尼亚的国鸟一紫胸佛法僧。这只美丽的小鸟啄到了一只大昆虫,短时间内还难吞下呢。<h3></h3><div> 下图是一只隐藏在草丛中的蛇鹫。蛇鹫是非洲毒蛇的天敌,属猛禽。</div> <b>苍鹭和黄冠鹤。这两种鸟在国内很常见。</b><h3></h3> <h3><b> 汽车在马赛马拉草原上行走,总是见到这一幕幕温馨和睦的场景。好喜欢!好享受!</b></h3><div><b> 角马、斑马、羚羊是马赛马拉草原为数众多的野生哺乳动物。每年的7一8月份大迁徏时数量可达200多万头。是草原真正的主人。</b></div><div><b> 在我的镜头下,这些黑斑羚羊倍受宠爱,它们模样可爱,动作轻巧,屁股上还做着“M”麦当劳的广告。</b></div> <h3><b> 草原上的柔情。这是一对雌性黑斑羚羊,也许是母女,或是姐妹。它们彼此亲吻对方的头颈,挠痒痒吗?还是在说悄悄话?</b></h3><h3><b> 我的镜头跟着它俩轻轻地移动着,上方这只小羚羊很耐心地亲吻着母亲(或姐姐),从对方的头面部一直轻轻摩挲到颈部,又从颈根部温柔地返回到头面部。它是那么认真、专注地亲吻着对方,内心一定充满着爱意。也许她们太懂得珍惜此刻的宁静和温馨,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它们很潮的也知道把当下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或者是最后一秒来过。说不定下一秒钟危险就会发生。</b></h3><h3><b> 小羚羊,我的心从此牵挂着你们!</b></h3> <h3><b> 雄性羚羊头上有角,好斗。只有胜者才可占有母羚羊群。如遇敌害,它们可以在瞬间一哄而散,跳跃一次可达10米远,80公里/秒的速度。重新聚合时可凭气味确认。</b></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b> 七月份马赛马拉草原的茅草黄了,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斑马是金海里最靓最容易辦认的明星。班马身上与众不同的黑白条纹和那圆滚滚的马屁股着实让人喜欢。我还发现斑马比角马调皮多了,特别喜欢显摆,吸引我的眼球。我拍到了它们在草地上打滚、斗嘴,亲抚、扭屁股的瞬间。</b></font></h3> <h3></h3> <h3></h3> <b> 角马是马赛马拉草原上野生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也叫牛羚。它属大型羚羊。长像似牛头、马面,有羊须,可活15一20年。</b><h3></h3><div><b> 角马喜欢群居,在个自的家族群中生活。当草原雨季青草茂盛时,角马结成小群活动。旱季则自觉地结成大群,甚至上万到几十万的团体,不畏艰辛,长途迁徒寻找新鲜草场。</b></div><div><b> 为了生存,角马的团队表现得非常团结,有纪律,和友爱。图中这个未满一岁的小角马也许累了趴在地上,小角马的周围马上就有一堆家人在守侯保护它。</b></div> <h3></h3> <h3><b> 黑背狐狼体态骄小,长相似狗,为食肉野兽。它们足智多谋,行动敏捷,常常智胜竞争对手。一夫一妻制,雌雄狐狼结为伴侶后,彼此忠贞爱情,相守一生。</b></h3> <h3><b> 远远地发现一只身形丑陋的鬣狗,瞪着黑亮的“狗眼”看着我们。它的头短而圆,全身棕黄色的毛中夾有许多黑褐色斑。</b></h3><h3><b> 鬣狗很厉害,是草原上仅次于狮子、猎豹的凶残中型猛兽。它的颌及牙齿坚强锋利,可轻易咬碎猎物的骨头,被称为“碎骨者”。它们跑得快,50一60千米/小时,且耐性好。</b></h3><h3><b> 入夜后,鬣狗群体去捕猎。它们团队作战,集体猎食,配合默契效率极高。可怜的瞪羚、斑马、角马都是它们的目标。</b></h3><h3><b> </b></h3> <h3></h3> <h3> 大象家族是一个平和温暖的群体,无论是远远地看去还是近在眼前,它们行进的步伐总是那么稳稳当当,秩序井然。它们悠闲地吃着树叶、树皮、香蕉、果子,狮子猎豹也不会主动惹它们。</h3><h3> 非洲象群是母系社会,雄象常被逐出群门,或在象群当配角,没有话语权。它们巨大的耳朵利于散热,长长的鼻子很灵活,可以闻、吃、交流、掌捂物体、喷水洗澡和喝水。非洲象的獠牙随着年龄的增加越长越大,可以当成武器攻击敌人。</h3><h3> 贪婪的人为了获取象牙的高价值,近些年在非洲大量猎杀大象,仅去年就猎杀2万3千头,触目惊心!大象是濒危物种,全人类的宝贝,应该受到保护。</h3> <h3><b> 表面上看长颈鹿有点清高,喜欢高高在上,如神话中英俊的王子。其实长颈鹿很善于交际,朋友很多,经常与羚羊、斑马、角马等聚在一起,彼此友好。</b></h3><h3><b> 在宽广的草原上,用长焦追逐它们的身影,你会发现长颈鹿确实有王子的风度。它们身材高大,有潇洒的外貌,群体之间谦和文雅,彬彬有礼,相互之间总是以头颈相交亲亲热热的,相互守候相互保护,也许它们很懂得亲情。</b></h3> <h3></h3> <b> 我们进入马赛马拉大草原收到的第一份见面礼就是见到了这棵合欢树上的非洲花豹。我们的靠近惊动了它,它脒脒眼又睡了。草原上的猛兽对汽车和汽车里的人类一般不会攻击,如果人下车走出来,就会受到攻击。这种现象好象成了动物王国的法律,我们人类要切记遵守这条“法律”。拍照时我们与花犳直线距离仅2一3米,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b><h3></h3><div><b> 花豹凶猛敏锐,善于跳跃、爬树,力气大,奔跑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喜欢独居,是草原大型肉食猛兽。</b></div> <h3></h3> <b> 非洲狮是草原万兽之王,是草原头号最凶狠的大型食肉猛兽。雌雄两态,易于辨认。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三次见到非洲狮。雌狮都为群居,白天她们三三两两地卧地休息,喜欢夜间出去捕猎。</b><h3></h3><div><b> 有了接触花豹的经历,我们见了狮子也就心神气定了。但是当我在长焦镜头下与对面那只卧在草丛中的母狮相对视时,一股寒气袭来。对面那双眼晴死瞪着我们,露着凶光。此刻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小羚羊在这目光下是如何地心惊胆战。</b></div><div><b> 为什么上天要给予狮子一身的夲领,让它得以吃掉其它动物而成为草原的霸主?人类的解释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强食”就是恶,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夲性。我对“人之初,性本善”产生了疑问。</b></div> <b> 这只雄师独自游走,他被狮群新的年青力壮的雄狮打败,被狮群所抛弃。他老了,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他现在只能到处流浪,独自捕猎填饱肚子。当他体弱生病时,很可能就会被一群鬣狗撕扯吃掉。</b><h3></h3><div><b> 眼前他还是</b><b>威风凛凛,傲视草原。有三辆汽车为他停下,人们都在欣赏这位百兽之王。这只雄狮不愧是狮子王,面对我们人类毫不怯场,在草坡上大摇大摆来回度着狮步,让我们拍个够。收场时雄师还是大摇大摆的径直朝我们的汽车走来,一直走到我的跟前(也许只有1米远)然后不慌不忙地拐弯向路边走去。</b></div> <h3></h3> <b> 我们己经到达马拉河的一个点,这里河水汹湧臭气熏天,河滩上是秃鹫的世界。秃鹫总是与动物的尸体、垃圾为伴,是草原的清洁工。</b><h3></h3> <h3></h3> <h3></h3> <b> 汽车沿着马拉河岸边慢慢驶去,远看河里常有一堆堆黑点,近看原来是河马群。河马喜群居生活,一群约有大大小小十几只河马。它们喜欢呆在水里,比较舒服。难得见到它们上岸活动,(我们很幸运看到了)。</b><div><b> 河马外表憨厚,小眼晴、小耳朵、圆屁服,招人喜欢。雌河马对自己的小宝贝十分</b><b>宠爱,细心喂养照顾。但是河马脾气很坏,一旦发现自己的领地受到外族侵入或者小河马的安全受到威协,便会变得暴躁凶狠,张开大嘴巴就向对方扑过去。无论是迁徏过河的角马还是偶尔路过的</b></div><div><b>鳄鱼,全都六亲不认一律咬死。</b></div> <h3></h3> <b> 水中一个长长的影子悄悄的缓缓游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鳄鱼”!大家同时惊叫起来。我们目测这条鳄鱼影长5米以上,水面上只露出眼、耳、鼻很少部分。这一定是马拉河里最凶猛的成年非洲尼罗鳄。天知道</b><b>在全长395公里的马拉河里,潜伏着多少鳄鱼啊!</b><div><b> 死一般寂静的马拉河其实危机四伏,那些幽灵般游动的影子令人恐惧,</b><b>毛骨悚然。</b></div> <b> 鳄鱼是与恐龙几乎同时期的爬行动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鳄鱼有初显的大脑皮层,发达的四房心脏,视觉听觉敏锐,动作灵活,捕杀猎物时凶猛、暴戾还很有耐心。</b><h3></h3> <b> 马拉河发源于肯尼亚水库茅森林西面的茅悬崖,流经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几乎横切马赛马拉大草原,最后流入维多利亚湖。</b><div><b> 这里曾是角马无数次渡河的登陆点,年复一年踩踏形成的深沟就在眼前。我们有些激动有些急切,角马呢?角马在哪儿?</b><div><h3></h3></div><div><b> 肯尼亚司机的对讲机响个不停,他们正在交流着角马的消息。我们用长焦搜索着马拉河每一个角落,将那些</b><b>隐藏的鳄鱼一个个找了出来。心里牵掛着角马,真想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它们。</b></div></div> <b> 河边的弯枝上立着几只秃鹫,对岸的草原上空荡荡的,一只角马也没有。可是一个小时后我们的汽车又返回来,这里己是另一番景象。</b><b>也许有上千只角马己经聚集在河对岸了,更远处角马的队伍源源不断地向这里开过来,金色的草原划出一条条队伍行进的弧线,非常壮观。</b> <b> </b><b>远处的角马群一队队的在草原上狂奔着,它们一会儿向河边跑过来,一会儿又掉转头往来时路上跑回去。纠结的心态反反复复折腾着。</b><div><h3></h3></div><div><b> 听说角马过河前往往会在岸边集结等待一段时间,有的角马群甚至要等待几天。</b></div> <b> 这个小角马掉队了,它拼命跑着追赶着家人,我的镜头跟着它去找妈妈。小角马跑啊,跑啊,一路尘烟飞扬。等我扫完十几个镜头之后,小角马气喘吁吁地终于找到妈妈。小角马妈妈惶惶不安来回走动着,那种等待、着急、关切的神情也让我感知和感动。</b><h3></h3> <h3><b> 看上去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它们三个始终走在一起。</b></h3><h3><b> 几天来我看到了野生动物们内心柔情的表现,母子之情,姐妹之情,夫妻之情……不管它们的智商如何,这些情感</b><b>与人类社会是相似的。</b></h3><h3><b>我更想了解的是面对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的家庭成员的生离死别,它们的反应会如何?这是需要时间和</b><b>机缘去观察的。</b></h3> <h3><b> 角马的队伍己经集结多时,它们还在犹豫什么呢?我们也在耐心等待着……</b></h3><h3><b> 每年的6一7月是草原上的旱季,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水草开始枯萎,满足不了庞大的总数达到200多万头角马、蹬羚、斑马等草食动物对可食青草的供需。而相邻的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的青草还很茂盛,所以角马们结成庞大的队伍向马赛马拉大草原迁徏。等到两三个月后,雨季来临,它们又追赶着青草和水源返回赛伦盖蒂。漫长的迁徏之路有3000多公里,充满艰辛和凶险。饥饿、干渴、体弱生病、被天敌猎食等因素致使70%的动物在迁徏的途中消失掉,只有30%的幸运者可以返回到塞伦盖蒂。但是在迁徏的路上 ,每年又有40万左右的新生命诞生。动物世界就是这样保持着生态平衡。</b></h3><h3><b><br></b></h3> <b> 角马群里有些骚动,角马们来回地走动,表现有些焦燥。那个有小角马跟着的角马长者似乎正在与大家沟通,他们也许在开着会呢!角马群里的头马和长者负有使命,此刻正为</b><b>选择合适的渡河地点邹费苦心、犹豫不决。</b><div><b> 马拉河里凶残的鳄鱼和暴躁的河马是两大杀手,威胁着角马们的生命安全,太揪心了!但是角马们必须过河才能吃到马赛马拉草原的水草而生存下去。过了马拉河,就进入了“伊旬园”,如同到了天堂之国,所以人们将百万角马渡河称为“天国之渡”。每次渡河途中总有部分角马被鳄鱼河马咬住,那些可怜的被咬住的角马用尽洪荒之力也难挣脱杀手的控制,瞬刻之间就被吞食掉。天国之渡是惨烈的,少数角马的牺牲換取了大部分角马快速成功地渡河。</b></div> <b> 部分角马迫不急待地向河边涌来,它们尽情地饮水解渴,长途跋涉又累又渴,可能它们几天没喝水了。</b><h3></h3><div><b> 可以看出来这里是角马经常渡河的地点,对岸集结着大批的角马和几十辆汽车,人们翘首等待着角马渡河。</b></div> <b> 喝完水的角马群仍然犹犹豫豫,一会儿向河边走,一会儿又转身往岸堤上走,很易受惊吓完全没有主见。</b><div><b> 这时候我惊喜的发现,当所有的角马转身向坡岸走动时,只有一只角马向河里走去,我激动地用长焦紧紧锁定它。它是头马吗?它是那么坚定、从容不迫、头也不回地向越来越深的马拉河里游去。我发现整个渡河过程它始终没有回过头,非常的镇定。它一定是头马!头马是整个角马群里的灵魂。肩负着寻找水源、青草,指挥角马群迁徏的使命,它一定经历了多次迁徏的磨炼,有胆识有智慧。唉!如果我的装备再好一点,完全可以观察到这头马的表情。可惜我只能远远地看看它!<br></b><h3></h3><div><b> </b></div></div> <b> “羊群效应”开始了,一只,两只,三只……越来越多的角马回转身来跟着头马往河里走了。顷刻之间庞大的的角马群突然动起来,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b><div><div><b> 静静地河面上突然涌现了一支整齐的角马渡河队伍,在头马的带领下快速向我站立的这边河岸游来。很庆幸没有鳄鱼、河马出现。这只头马真会选择渡河地点。</b></div></div> <b> 令人震撼、激动人心的“天国之渡”开始了!只见聚集在对面岸上的庞大角马群流向河边涌动,角马们争先恐后向狹小的渡河口飞奔,搅得漫天尘土飞扬,许多角马从崖上凌空跃入浓浓的尘雾中,滚滚的角马洪流瞬间涌动了,喷发了!</b><h3></h3> <h3></h3> <b> 数不清眼前这群跃动的角马到底有多少?渡河就如面对生死激发了角马全部的潜能,它们就象拼命三郎疯狂地跑着,跳跃着,碰撞着,踩踏着,激流勇进,大勇若怯。也许千百年来的大迁徒,它们都是这样“操练”过河的,不管河里有没有鳄鱼。</b><h3></h3> <h3></h3> <h3><b> “天国之渡”是一次生死时速的搏斗,角马群一旦开始渡河就再也没有半点犹豫。可以见到无数角马从悬崖上、陡壁前用尽洪荒之力四蹄腾空跃入河中,瞬间浪花飞溅,日月无光。那种气势令人震憾!那种勇敢令我惊叹!</b></h3> <h3><b> 这头小角马咬紧牙关竭尽全力向着河中凌空飞跃,英姿勃勃好帅气!面对生死,内心充滿强大的勇气。</b></h3><h3><b> </b></h3> <b> 弥漫的黄尘中隐现着角马密集的“牛角”阵列,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所向披靡势不可挡,黑压压地扑过来将整个小沟烟没了。</b><h3></h3><div><b> 虽然 角马相貌平平,面部无声无表情,而此刻它们如威武之师铁血勇士,正在上演着震撼山河的“天国之渡”。</b></div> <h3></h3> <h3>生死时速,万夫之勇,群威群胆,临难不避,蹈锋饮血。</h3> 河面约有二十多米宽,不太深。角马的队伍越来越快,它们几乎都是跳跃式前进。许多小角马紧跟着父母也在不停的跳跃着。速度的快慢也许决定生死,鳄鱼张大嘴巴专门针对弱者下手,生死时速是惨烈的。<h3></h3> <h3></h3> <b> 为了生存,几百万草食动物每年来来回回横渡马拉河,每一次都是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势,把马拉河搅得浪花飞溅天昏地暗。马拉河水流淌着角马的鲜血,飘散着尸骨腐臭。</b><b>惨烈的“天国之渡”。</b><div><div><h3></h3></div><div><b> 上苍没有给角马过人的夲领和智商,却给了角马最强的繁殖能力。角马群虽然每时每刻都遭受打击,损失减员巨大,但角马群总是那么庞大,角马的队伍浩浩荡荡。</b></div></div> <h3></h3> <b> </b><b>渡过了马拉河,一匹匹浑身湿漉漉的角马从河中爬上岸来,它们还是那样面无表情地从我们眼前快速跑过。那匹年青的小角马爬坡时很费力,好象累坏了。</b><b>为这群角马成功渡河而鼓掌!</b><div><b> 据说每年的大迁徏中约有60一70%的野生动物因狮子、鳄鱼的猎杀,饥饿、疾病等各种原因而死在迁徏的路上。对这种近在</b><b>咫尺不可抗力的生离死别,野生动物们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我们很难观察到它们悲伤的表现。</b></div> <b> 这里就是水草丰美的马赛马拉大草原,是角马们可以尽情吃饱喝足的伊旬园。</b><h3></h3> <h3><b> 夕阳下这匹角马身型魁梧,健壮,很象是有一把年纪的角马群长者。它悠闲地地转过头来看着我们,须髯飘然,颇有王者英武之气。“仰天长啸,壮怀激烈。”</b></h3><h3><b> 也许你是带领角马群经历了N次大迁徒的长者、头马,我向你致以深深的敬意!</b></h3><h3><b> </b></h3> <h3></h3> <b> 披星戴月,踏遍草原</b><b>,“八千里路云和月”。迁徏之路永远走不完,“天国之渡”年年在复制。</b><div><h3></h3><div><b> 看到非洲草原上野生动物真实的生活,内心颇有酸楚之感。它们这个“天堂”国度里弱肉强食,充满野性充满血腥。我很庆幸自己是人类,过着安定有尊严的生活。</b></div></div> <h3><b> 暮色降临,夕阳如血。我们的汽车在草原上疾驶。马赛马拉大草原,今天,我见到了你的精彩,我的收获滿满。</b></h3><h3><b> 此刻马赛马拉大草原正向我呈现最壮美的晚霞,最浪漫迷人的马赛马拉金合欢日落。我陶醉在美丽的夜色里,内心仍有忧</b><b>伤。因为,暮色下,草原上新的一轮猎杀又开始了……</b></h3><h3><b> 夕阳如血,断肠人在天涯。</b></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