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崖柏的都该学习 来自易县的都该转发 深论崖柏的审美价值

听松原乡艺术

<h3> 从业两年有余,阅柏总数怎么也有几十万件吧,当然东西看多了,并不代表一定能够总结出真知灼见。</h3><h3> 以我个人见解,崖柏的第一审美价值在于其悬崖特性。</h3> <h3></h3> <h3> 悬崖是一个极特殊的生长环境,在北方,高崖之上的基本情况是白天暴晒、夜晚寒冷,且山风巨大,崖柏扭曲多变的自然形态与山风作用有直接关系。这样的条件造就了崖柏奇特的造型,也造就了崖柏陈化与非陈化的巨大区别。从造型上讲,只要是山崖之上的多年生植物,都表现出扭曲多变的特性,比如一些崖松、火琉璃或者山桃木,造型并不比崖柏差,植物嫩茎生长初期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变形。但总体来说柏树作为一种繁殖力很强的多子植物,它在山崖缝中的总存世量是远高于其他物种的。另一方面崖柏独特的香气也成就了崖柏与其他山崖植物的本质区别。</h3><h3> 崖柏的第二大审美价值,独特的味道体系。不同的玩家会用不同的词汇来形容崖柏香味与沉香檀香的区别,山人以为崖柏醇厚中正,而其他两味则妖娆沉溺,崖柏为君子之香,刚柔并济,正气十足,毫无矫揉造作。说到味道,就必须提到崖柏的陈化。崖柏香味与陈化度直接相关,而陈化度与含水度直接相关。以下的经验之谈是山人两年来阅历的综合,关系到对于崖柏味道体系演变的理解。</h3> <h3></h3> <h3> 首先是崖柏精油的香味变化,需要在身体氧化五分钟后才能出现花香味道,而花香味其实是崖柏陈化的初级阶段的味道。其次是山人用三个月时间把一床甜香味的崖柏褥子睡成了高度陈化阶段才有的醇香味。两者都说明崖柏的味道与陈化(即氧化)直接相关。</h3><h3>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的雕刻件摆件放在比较潮湿的地下室,摆件内部比外部干燥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内部压力变大,造成的结果是从黑线等缝隙中被挤出黑色的崖柏油来,黑色也是氧化后的变色结果,提炼的柏油是金黄色的。</h3> <h3></h3> <h3></h3> <h3> 这就解释了一个非常不容易想通的道理,同样是高崖,为什么南方料质比北方料质差,差在哪儿?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湿度大生长周期快,木质疏松,其次是雾气缭绕的南方根本不可能实现北方才有的高度陈化,这一点和陈化周期就没有关系,南方没有高度干燥的冬季,四季平稳的空气湿度在一定阶段就会与崖柏内的水分含量平衡,这让即便是高崖的崖柏也不可能实现深度的陈化,因为只要含水量高,崖柏就不会继续陈化。这一点也可以从目前已知的各产区料质区别上看出明显的痕迹,玩家可以从太行山脉一路探寻,以空气湿度为主要衡量标准来做一判断。山人专门找到了中国空气湿度分布图,从中可以寻找颜色最红区域与太行山脉的对照关系,最后一张图专门放大了易县涞水区域的细节图,可以为北太行河北易县为什么崖柏品质如此之好、业内评价如此之高找到原因。</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