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6年10月退休后,终于有时间和精力拿起喜欢的相机,或驾车在杭州的周边省市地区作短途出行拍摄,或在西湖景区及杭州一些活动场景拍摄,但心里一直盘算着啥时候能和夫人一起自驾去西藏,这个想法是退休前就一直有的,但总是受安全,高反等因素不敢细想。夫人考虑到我喜欢拍摄和对西藏的向往,想起了冯大姐(映山红)的哥哥(冯老大)有多次进藏的经历,试探着了解了一下今年还会有第八次进藏后,马上让冯大姐先给预约报上名,夫人考虑的是冯老大多次进藏,组织方式,线路行程安排都会比较成熟,第一次出去那么长时间,又是自驾,好的领队和团队是首选,事实证明夫人英明[偷笑],在此谢谢冯大姐(映山红)的鼎力引荐和冯老大的接纳[抱拳][抱拳][抱拳],让我就这样一不小心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有了这一次这么神奇而美好的进藏体验,在饱览祖国美丽山川的同时,更有许多今生不曾想象的场景邂逅,还有幸结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朋友,珍惜、珍贵、珍爱。特别是在行前准备会上,非常有缘分的和郭俊、王黎、小陈双相组合在一起,成为5号车友,进藏行程中的28天,在高原上,大家体力消耗很大的情况,王黎女士对我们照顾有加,非常的细致周到,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拍摄,真的是感谢、感动、感激。 </h3><h3> 要说此次进藏有遗憾的话,就是没有能和夫人同行,因为她从灵魂里都向往着山川河流,西藏这么神圣的地方,应该有她的足迹,但是行程时间有点儿长,她又怕高反影响到我,所以很决然的放弃了,她笑说,田头地角和天涯海角都是她的爱,不在天高不在地远,不在视图不在亲历,能心向往之便是王道,还特意去看了冯老大推荐的电影《冈仁波齐》,这样的心态,很是佩服,我也就非常轻松自在的开始我的西藏行首秀。</h3> <h3>2017年7月20日早上天空晴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杭州南高速入口处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出发仪式,今日头条新闻网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探密唐蕃古道—我们出发了……</h3> <h3>一号车有第八次进藏的领队冯老大、一本大姐夫妇、陈建伟和卢理智,感谢伟大的朋友圈,结识了这两位美女还是我高中同学的技校同学,也是有一点儿他乡遇故知的小惊喜。</h3> <h3>这是我们五号车郭俊、王黎夫妇,小陈和我。</h3> <h3>大理古城遗址</h3> <h3>大理崇圣三塔</h3> <h3>来到束河古镇,热气腾腾的火锅驱散一路的疲惫和点点寒意。</h3> <h3>美女总是最抓眼球的</h3> <h3>商业化气氛浓郁的古镇,店家林立,游客不多,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古朴,但也清净。</h3> <h3>金沙江大拐弯</h3> <h3>飞来寺位于距离德钦县城约10公里处的滇藏公路边,正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距今已有380余年。事实上飞来寺本身是个很小的寺庙,平时只有一个喇嘛和一只猫还有一只大公鸡为伴。寺里有"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难"纪念碑和一座佛塔,纪念碑是为纪念1991年1月4日梅里雪山登山队的17名遇难登山队员而立,佛塔则是为了纪念十世班禅视察德钦所建,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往看看、烧香祈福。</h3> <h3>梅里雪山</h3> <h3>卡瓦格博主峰</h3> <h3>雨崩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行走其间让人有置身旷世桃源之感。位于梅里雪山东麓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有西当方向和尼农方向两条驿道,以西当驿道更为方便。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h3> <h3>神山角下的雨崩村</h3> <h3>随风拂动的经幡,仿佛可以听到藏民同胞为大众平安祈福的颂经声。</h3> <h3>雨崩神瀑</h3> <h3>雨崩冰湖</h3> <h3>中日联合登山队大本营遗址,当年17名登山勇士已长眠于卡瓦格愽峰下。可以想像这是曾经的……,敬畏之心由然而生。</h3> <h3>此山口是本次进藏行程中最高海拔地区。</h3> <h3>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h3> <h3>昌都强巴林寺又称"昌都寺",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城关镇(又称"昌都镇")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康区第一大寺,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 1444年创建的。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h3> <h3>辩经的僧人</h3> <h3>如此繁华的昌都古城夜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也完全颠覆了我心里对西藏的认识,由衷的感叹祖国繁荣稳定发展的伟大。</h3> <h3>朱古寺位于距昌都30多公里的朱角拉山腰上,是格鲁派的一座小寺,寺后千年古柏环抱,门前一片高原草甸,每年七、八月份,草地长满野花,藏民们邀亲约友,在这搭起帐篷,野餐喝酒,唱歌跳舞"耍坝子"。朱古寺还因一历史事件名垂千史,1950年10月昌都战役中,昌都总督阿沛·阿旺晋美率部在此归顺起义。 </h3> <h3>尕尔寺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传说公元7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修行。镇寺之宝是一对奇特的转经轮,为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时带的嫁妆。在这漫长时光,安置于尕尔寺上寺的这对转经轮,昼夜不停地由喇嘛两人一班地值班转动。常转不息的经轮,伴随着高原深处的藏民们度过千秋风雨。</h3> <h3>查杰玛大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镇。查杰玛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过去,当地百姓中流传着"先去朝拜拉萨的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的说法。今日可谓是有缘见到不对外开放的查杰玛大殿珍藏的文物精品,果然名不虚传。讲解员介绍文革十年动乱中,查杰玛大殿曾毁于一旦。寺庙至今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时乐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其中不乏西藏唐卡的精品),不同时期的金、银、铜各类佛像上百尊,雕刻精美的经板等众多的文物。</h3> <h3>路上遇到的美景</h3> <h3>路遇朝拜者</h3> <h3>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h3><h3>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h3><h3> 最大室内铜制镀金佛像</h3><h3> "贡萨寺宗喀巴大佛"</h3><h3> 总长35.32米</h3><h3>佛高31.22米 !佛腰围14.98米 莲花座高4.1米</h3><h3> "贡萨寺宗喀巴大佛"由秋吉十九世强巴图登格来嘉措活佛投资。采用99.99%黄金及天珠、琥珀、珊瑚等制作而成。并藏有佛祖、莲花生大师的舍利: 玛尔巴、萨迦班智达、宗喀巴三位大师生前用过的袈裟、法器、经书等珍品。</h3><h3> 2000年8月28日落成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贡萨寺 。</h3> <h3>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昂赛地质公园,是一份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大自然馈赠。蓝天白云,雪山峡谷,葱郁的崖柏,如染的高山草场,形态迥异的丹霞地貌,蜿蜒清澈的查隆涌日夜流淌注入不远的澜沧江源头扎曲……这就是初到昂赛的印像。</h3> <h3>在阿夏局长带领下,游览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宗喀巴大师佛像,藏区创世九尊圣山之一尕朵觉沃神山,赛康寺活佛加持,邦夏寺释迦牟尼佛舍利子瞻仰,卓木其古壁画、古村落,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 <h3>在啊夏局长的盛情陪同下我们参加了35届隆宝吉松的赛马和歌舞表演。</h3> <h3>友好的藏民同胞</h3> <h3>马术比赛精彩扣人心弦。</h3> <h3>康巴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了丰富丰富多彩的节目。谢谢</h3> <h3>文成公主庙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巴塘乡贝纳沟内,距结古镇20公里,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结古镇的嘉那经石城」是由大量玛尼石刻堆积的地方,据估算,约有24亿块刻有六字真言、各种经文和佛像的玛尼石堆砌在那里,被人们称之为经石城。这座经石城,现仍在藏族信众的不断自发献石中继续扩大,玉树州及省都正在积极寻求将这处世之罕见的经石文化胜迹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