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游怒江大峡谷

一碧千里

<h1><font color="#39b54a">  2017年的夏季出现了罕见高温,当人们接连遭遇40度酷热难耐时,我和丈夫似乎有先知先觉,幸运地在酷热肆虐之前踏上了避暑胜地云南。</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2017年云南的雨季也很邪乎,连天持续的大雨,下得人心烦,下得河漫江涌,下得山间公路险情不断。</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而远在上海的我们对此全然不晓,选择了怒江大峡谷作为第一站。无知者无畏啊!听到插友先一步去怒江因大雨无奈中途折返的消息,不免忐忑。可行程已定,7月3日毅然启程了。</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飞抵长水机场已是深夜,打开手机只有第二天行车车号的消息。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有人来接机并送至七彩酒店。随着失职人员亲自到酒店道歉,一夜平安。</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7月4日上午8点半,带着行李在酒店等候车接的我们,看到两位中年人从一辆别克商务车正副驾驶座上走出车外,帮忙摆放行李箱,指定我们坐第二排,关照了随身挎包可放第三排座椅上后,小车汇入了马路上的车流,不久驶上了杭瑞高速……</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怎么?报团旅游不坐中巴大巴,而是坐商务车?二三位客人也成团?心中疑虑种种:第一次参团到云南,且云南旅行社口碑差屡屡曝光,少不了提心吊胆;离开云南三十九年了,难免产生陌生感;车上两位壮年人之间关系亲密,四人同处一辆车狭小空间的紧迫感……一时沉默不语。午后一点多,小车拐下高速公路,驶进永平收费站,停靠路边小饭店,在征求意见点菜倒茶水的档儿,我们才搞清楚:我们报团的上海仕博旅行社与昆明国旅联手,一方组织游客,一方安排接待。怒江大峡谷本来就不像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热门而属小众游线,这条游线的路况即使在旺季也只能安排小车进出。眼下淡季游客稀少,国旅都把旅客转包给昆明驴行户外。王卫民师傅,昆明人,是走怒江大峡谷最熟门熟路的A照驾驶员。梁云师傅,丽江纳西族兄弟,因单位本月23、24号连接两天有接待怒江大峡谷游客任务,王师傅带23号团,24号团交给梁师傅。这天他就跟王师傅车熟悉游程——两位A照驾驶员带领两位老年游客,就这样,很夸张的一次游程让我们遇上了。</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怒江大峡谷需游七天。第一天由昆明途经楚雄、大理,抵达怒江州六库镇(泸水县)。六库地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怒江州&nbsp;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的两岸,人们把这峡谷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这个峡谷中生息着傈僳、怒、独龙、白、藏等十多种少数民族。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江、独龙江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峡谷群。 </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六库的“向阳桥”,建于1970年。别以为这桥不起眼,在此后一周怒江大峡谷中行走,见识了不同年代各种形态的桥,愈发感受到它的伟大坚固。</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六库</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第二天(7月5日)六库至丙中洛。行程260公里左右,约8小时。<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一路上,汽车始終沿着怒江行驶。<br> 怒江州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最高点为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为怒江河谷,海拔738米。<br> &nbsp;清晨,云雾如中国水墨画似地装扮着雄伟的峡谷。雨季丰沛水量的补充,江水奔腾咆哮,震耳欲聋,气势宏大。在抵达号称“怒江第一啸”景点处,我们真正领教了“发怒”的江水。</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一枝独秀的江中松在怒吼的江水中形单影只,毫不起眼。</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这是傈僳族男女同浴的“澡塘会”(位于怒江西岸,跃进桥旁)眼下被猛涨的江水淹没了。不然游客还可以在这儿泡脚,泡澡,洗條旅途疲劳呢。这天然而成的地下温泉常年流淌,热泉沿江出露,在约200米江岸范围内,有大小泉眼18处,水温50℃,有的高达72℃。傈僳族有温泉春浴的传统。男女不忌,共浴一池,依旧保持着傈僳族人独特的淳朴文化。在怒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展示着怒江峡谷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生命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之魂。</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温泉没泡成,却在石壁上发现了一只完全舒展的蜗牛。难不成它欲卸下背上的居室,也想泡个澡?</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奇峰怪石伏卧江中的“老虎跳峡谷”</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一路上,车每驶一程就能看到悬空飞架怒江之上的各式桥梁。这是一座解放军部队架的桥,已废弃不用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更多的是形态各异充满无限生命力的通道!</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三座不同年代的桥,静静地见证着怒江大峡谷的历史变迁。</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正在施工建造的大桥让我们见识了伟大的筑路工程者餐风露宿的艰险生活,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具有神奇传说的“匹河飞来石”,不偏不倚落在福贡县民族中学房屋群中。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置信。难道石头也开眼?</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贡山县丙中洛乡政府往南4公里处,平缓的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这就是“千里怒江第一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在峡谷中宛如一颗绿宝石。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还没从“怒江第一湾”美景陶醉中醒过来,转眼间,“人神共居丙中洛"已映入眼帘。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让我们应接不暇!</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 眼前的美景似曾相识,但这不是怒江第一湾,是桃花岛!岸边有块宣传牌,上书:桃园村也叫扎拉桶村。岛上有28户怒族过着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此得名。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民俗。</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每年的桃花节声势浩大,从祭祀到通宵达旦的舞蹈,村民们热情淳朴的笑脸,特色的石板粑粑,自酿的清甜醇香的酒,都是让你流连忘返的理由。</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  过丙中洛小镇,来到怒江险峻的“石门雄关”。跳下车,直感觉高耸的整座山迎面堵住了所有的视线。见我神往惊叹的模样,王师傅指着山边蜿蜒的公路告诉我们,修这条路时“石门雄关”不得不被劈一半。唉,为了道路前行,石门的雄奇也只得委屈破损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这一段江面海拔不高,江水低沉涌过。.对面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汩汩,竹楼木房错落有致,炊烟袅袅,狗吠鸡鸣隐约可闻,人间仙境不过如此!原来这就是“雾里村”。好一个原生态的怒族村寨,真正是名副其实的“雾里村”。</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在王师傅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对岸的一条临江小路,名闻遐迩的茶马古道!在云南基本为现代交通所取代的今天,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仍在古道上穿行。在王师傅的鼓动下,我们下车亲自去体验了一下历史久远、古风浓郁的茶马古道。</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秋那桶村是一个以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的小小村落,不多的几户人家散落于山谷中的平地上。院落内主人不在,大门敞开。我好奇地里外上下打量着怒族同胞全木建筑的家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铺满屋顶的片石,而不是草,也不是瓦。倚靠在楼旁的用整棵树杆劈制的木梯,悬挂着的电视信号接收器以及屋外的自来水,洗衣机,摩托车……啊,在碧空如洗满目青翠的天地中,他们同时拥有古朴原始和现代文明,民风淳朴,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人间净土就如此处吧。</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第五天该深入神秘的独龙江乡了。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地处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这里雪山连绵,峡谷陡峻,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沿途设多个观景台可停车欣赏:原始森林、百座山峰、国家一级保护的贡山秃杉,可以眺望碧罗雪山和挡当力卡山,南磨王山等。高山连绵,峡谷陡峻,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那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山坡上放养的野蜂</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尽管是雨季,仍有清澈见底的山间溪流。</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勤劳的捉鱼人。</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清溪旁有漂亮的民宿。</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不时能看到有山间清溪汇入江中,泾渭分明。</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过了这隧道就正式进入独龙江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车行驶得有点高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海拔渐高,气温渐降,谷中云雾弥漫。江两岸陡壁直立,山两边原始森林一望无际。山高谷幽,气象万千。</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峻岭之上基站耸立。信号覆盖人迹罕至的高山观景台,希望游人把此处的美景传播大山之外。</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云雾中贡山秃衫傲然挺立,雄姿时隐时现。美不胜收!</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海拔已达三千多。无限风光在险峰!</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独龙江乡快到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是国家级扶贫乡。仅存四千多独龙族同胞的生活政府全包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游程中有在孔当村“探秘最古民族独龙族纹面女传奇”这一环节。去之前,我做了功课,获悉全乡纹面女仅剩28名,并从怒江州志上拍下了她们的一幅照片。关于纹面女的传说,并无定论:有说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嫁不出去的;有说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的;有说: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逼独龙女的。众说纷纭,无法判断出到底什么是独龙族妇女纹面的真正原因。</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王师傅很尽职,一路开车一路打听,当得知离得最近的一位纹面女住址尚有40多里,他果断地掉头开车驶上了返回福贡的道路。事后证明,我们放弃了探秘纹面女和观赏未经开发滇缅通道上的旁哈瀑布、中缅界碑两个景点是完全正确的。而后在昆明“云南民族村”偶遇纹面女则是上天眷顾的后话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才事隔一个月,8月10日在“云南民族村”,不期迎面撞上怒族纹面女,连忙举起相机,从她未遮蔽住的半边脸上还是能看得出纹面的。</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连续六天感观被轰炸性地接受,不知不觉已进入怒江大峡谷第七天。今天将前往著名的老姆登怒族特色村和一座被废弃的县城——知子罗。</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用傈僳语称赞“知子罗”是“好地方”之意,古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成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是这儿海拔2030米,地处山腰,发展空间有限,加之怒江江边公路开通后,知子罗的命运就此改写。1974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碧江县撤消后,当地政府把房子分给了住在山上的怒族和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如今的知子罗全村只有1100多人,空旷的街道和偶尔过往的村民,也许此情此景用它另外一个名字“废城”更贴切。</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知子罗最“宏伟”的建筑——曾经的图书馆八角楼,现在的“怒族博物馆”。周围的墙上依稀可见残存的那个年代的印记,这儿,被遗忘得太久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村子坐落于碧罗雪山半山腰间缓坡地,海拔1800米,是抵达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碧江县县城知子罗的必经之地。</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在老姆登制高点远眺怒江三十里外大峡谷全貌。</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老姆登村对面是高黎贡山北段有名气的皇冠山。皇冠山因形似王冠而得名,在群山之中独树一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老姆登村是观赏皇冠山的绝佳选择,村中设有观景台,视角开阔。向南向北远眺,视野可极尽数公里。</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我们一行四人以皇冠山作背景,留下合影,也留下了对这壮美大峡谷的无限赞叹和留恋!</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怒苏哩150客栈是老姆登怒族特色村一个名气很响的民宿。</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厨房和客厅的外墙与客栈所有建筑外墙一样,包有一层竹篾。</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主人自已腌制的“琵琶火腿”乃世间美味,鲜香无比。</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客栈在全国各地的户外组织中享有美誉,驴友纷至沓来,生意红火!</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掌柜郁伍林是怒江旅游界的优秀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才多艺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做得一手好饭菜。他与爱人鲁冰花笑脸相迎四方来客!</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行程将结束,出怒江大峡谷经大理该返回昆明了。途经7月5号遭遇泥石流处,子弟兵们还在抢修。在路边等候时,我再一次对怒江举起了相机……</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中午时分,路经这一段江水漫上了公路,积水在加深。梁师傅立即摄下路况向上级报告。王师傅毫不迟疑踩下油门涉水而过。才过几分钟,信息传来,水漫路段封锁了,所有来往车辆禁止通行。</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我们太幸运了!7月5日的泥石流灾害是在我们过去了这路段几小时后发生的。游程七天中,天天预报有雨,可我们下车观景时老天始终是笑着的。最后离开时,我们又赶在了封路前一刻。</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