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b>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年华也随岁月匆匆而去,感叹之余,又送走人生中的一季冬寒,春暖,夏热,迎来了清秋的萧瑟,时间的沙漏在一点一点静静地流淌,岁月的痕迹在一笔一画细细地描绘,而美好的童年回忆常常带给我许多温馨和感动。</b></h1><h1><b> 我的童年是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文化娱乐并不丰富的六十年代,那时候,一根橡皮筋,一颗玻璃球,一块两三分的水果糖都能成为孩子们激动不已的东西,自得其乐,津津有味,使欢快的声音弥漫在乡村的田埂边,打谷场上乃至城镇的街头,胡同,学校乃至大院。游戏作为一种文化,更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闲言少叙,跟随我的脚步,去寻找这些令人激动的宝物吧。</b></h1><h1><b> 滚铁环:一根细钢筋弯成一圆圈,再用铁丝做成一个铁钩,在上下学的路上、操场和院子里,推着铁环哗啦哗啦地响着,真的是声势浩大,感觉也非常开心快乐……</b></h1><h1></h1> <h1><b> 翻花绳:用细绳或毛线绑个圈套在手腕上,再用手指进行不停的勾、拉、套,进而翻出长面、大桥、菱形、降落伞等造型,另一个人解绳,如果解不开或者解散便为输家。虽然只有几种周而复始的造型,但是感觉其乐无穷!</b></h1> <h1><b> 踢毽子: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鸡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在身体各个部位的积极参与和上下翻飞的毽子中享受着运动的快乐!</b></h1> <h1><b> 打陀螺:锯上一截粗一点的木棍,将一端削成圆锥体,在顶端钉上一颗钢珠,用鞭子抽打。无论在学校的操场,还是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一只只陀螺美丽地旋转着,如痴如醉!谁的陀螺转得久或者两个陀螺相撞而继续旋转的,就算获胜。</b></h1> <h1><b> 火柴枪:是用铁丝、橡皮条和前端封闭的旧自行车链条组成的,另一种是利用喷雾器铁管和抢打过子弹壳组成的,也是利用火柴头上的那一点氯酸钾被外力撞击产生爆炸的原理制作的,精工细作,小伙伴们的最爱,人手一支,只能听到鞭炮一样的响声,也有一定威力。</b></h1> <h1><b> 线轴车:用线轴制作而成,所以叫线轴车。没有线轴的话可以用一节截断的木棍掏空中心,再刮掉木棍外面中间部分,使两端凸起成车轮。看着自己生平的第一辆车在地上缓缓爬动时,那个心情的确是无法言喻的!</b></h1> <h1><b> 弹弓:一般用一个“丫”字形树枝桠或者用铁丝折一个“丫”字形支架,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上缝一块包裹弹丸的布块或皮块。玩时夹上小石块,和小伙伴们比赛射程的远近和打靶子的准度,既激烈又激动!</b></h1> <h1><b> 小人书(连环画):图文并茂、题材广泛、通俗易懂,让人爱不释手。 许多人知道的三国,水浒典故都是从这些连环画里得来的,一本书在一群孩子里传阅,这部看完了着急看下部还得排队呢。</b><br></h1> <h1><b> 跳房子: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然后找一块平整点的石头作为工具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单脚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我记得一般一口气跳完的大多数好像是女孩子们,那时候真不知道有多羡慕她们呢。</b><br></h1> <h1><b> 老鹰捉小鸡:一个装成老鹰,另外一个装成老母鸡,其他的小孩都装成小鸡。“老鹰”穷凶极恶,不断地向“小鸡”发出猛烈的进攻,“母鸡”则张开双臂,左遮右挡。一长串小鸡就躲在他就跟在母鸡身后,如影随形,双方闪转腾挪,你来我往,斗得异常激烈。小伙伴们清楚的认识到竞争是重点,合作是关键,只有团结合作,勇敢顽强,才能与强者做斗争,取得胜利。</b></h1> <h1><b> 家乡河网密集,河边有许多高大的杨树柳树,许多鸟儿,雀儿寒来暑往,所以就会在树上挂起好些鸟窝。夏天,树叶浓密茂盛的时候看不见,一到冬天树叶落完后,各种造型的鸟窝便暴露无疑。年少的我每次经过那里,就想上去一探究竟,终于有次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就一个跃起跳到大树上,双手抱紧树身,双腿慢慢地往上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努力攀爬,很快就惊喜的看到鸟窝里两只毛绒绒的小鸟,坐在树上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直到夜幕降临。</b></h1> <h1><b> 在物资缺乏的六十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都是很紧俏的商品,也成为衡量家庭是否富裕的代表性物件,很幸运我家也有这么一辆自行车,学车时虽然个子低,常常连车座都够不到,但也丝毫不影响我骑车的热情,具体骑法是:双手握定车把,低头监控两脚,以左脚踏定左脚蹬,然后右脚提起,小腿穿过横梁下空裆并踏定右脚蹬,一边克服扭转筋骨的别扭劲儿,一边以右腿推力为主往前骑出第一步,以后便可抬头直视前方,尽情地享受驾驶之乐了。</b></h1> <h1><b> 童年生活的往事,虽已过去多年,但那段生活经历却让我懂得了珍惜一切。而在内心深处,我更感激那段平凡的农村生活,它给予了我淳厚、质朴,给我自尊和勇毅,给我对一草一木,半丝半缕的深层感激和无比珍重,给我对生活无限的倾心和爱意。</b></h1> <h1><b>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那片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土地,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这里,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商场里陈列各色名牌服装,街头路边飞驰各种车辆,酒店盛宴一桌连着一桌,大街小巷霓虹闪烁,欢歌劲舞,所有这些让我更怀念珍惜那片质朴的土地,那段天真无邪的童年。</b></h1> <h1><b> 童年那些往事,并不遥远,仍旧依昔可见,也许会一直伴我到天涯海角,到儿孙绕膝,到慢慢老去…………</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