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春,难忘的友情😊

兰子

<h1>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br></h1><h1> 2017年8月17日,大同四中老三届插队生一百三十多人云集凯歌酒楼。</h1><h1> 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这一天,我们等的太久太久,正所谓“少年相识,老年相聚"。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现在两鬓斑白,无情的岁月可以带走我们青春岁月与激情,却留给我们思念与回忆。生活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与秉性,却改变不了我们的纯真与友谊。</h1> <h1>  我们生长在同一年代,同读书在大同四中校园,同劳动在广阔天地,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的经历给了我们共同的感受。那个年代的泪水、骄傲与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写照。</h1><h1> 1968年10月9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我永远都记着这一天。</h1><h1> 早晨,我们大同四中的同学们背着行襄,直奔火车站,有的打彩旗,有的喊口号,有敲锣打鼓的欢送人群,还有同学家长相送的队伍。场面挺宏大浩荡,有点感人的气氛。</h1><h1> 那时的我们都是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口号喊得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脸上还挂着得意。😜</h1><h1> 送行的家长队伍在站台上哭泣着,十六七八岁的孩子们谁离开过父母呢?我看见妈妈站在那里抹眼泪的情景,心里顿时酸楚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呀!😭</h1><h1> 列车急驶着,车轮的节奏就像一个交响乐团,震撼出一场宏大的乐章,催促我们前行。</h1> <h1>  天镇县城到了,下了火车又坐马车,同学们兴奋的拥挤在一起,高唱革命歌曲,一心想早点冲向胜利的战场。</h1><h1> 在马车上,望着那田地里即将收割分布不均的庄稼,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构思着小说中所描述的一幕一幕……</h1><h1> 兴奋随着马蹄的步伐伸展。</h1><h1> </h1> <h1>  我们分别被分配到东沙河公社、南河堡公社、孙家店公社等各个自然村。村里招待我们的第一顿饭是当时他们一年也吃不上一次的“炸油糕”。所谓炸油糕也只是将包好的糕在油锅里打个滚,颜色还没变黄就早已捞出了,这也是当时的贵宾接待哟!至今记忆忧新!</h1> <h1> 之后,我们入乡随俗,在那里“农业学大寨”、“深挖洞,广积粮”,“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经历了艰辛的农活磨炼,艰苦的生活历练。铸就了我们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意志。</h1><h1> </h1> <h1> 逝去青春,留下的是浓浓的同学情谊。</h1><h1> 同窗情谊在校时融结,同学情感在农村战天斗地中熔铸,同吃同住同苦同累同一锅饭给我们沉淀了太多的思念。</h1><h1><br></h1> <h1>  今天,我们相聚了!汇聚一堂,畅怀叙旧,半个世纪的同学之情,同窗之谊。</h1> <h1><br></h1><h1><br></h1><h1> 摄影师孟根群为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值得珍藏😊</h1> <h1>柴渝雨担任这次聚会联欢的主持。其风格风趣幽默,自然洒脱,时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h1> <h1>筹备组代表介绍筹备情况😊</h1> <h1>  默默无闻的乐队有:陈华勤、安世枢、李如真、马玺、孟根群。</h1> <h1>忙碌的音响师赵世俊</h1> <h1>  刘鸿达、杜日宽、赵祖民等忙碌地为大家服务着。</h1> <h1>  李靖文的诗朗诵豪情万丈,激情四溢</h1><h1>王煜的诗朗诵娓娓动听,声情并茂😊</h1> <h1>摄影师孟根群独唱《我们走在大路上》</h1> <h1>参加独唱的同学还有:孙香兰、韩素珍、王淑云、吴桂琴、王玉珍、李生瑞、马玉娥、关翠莲等。</h1><h1>男女声对唱有:师培林、周风英。</h1> <h1>左清远京味十足,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博得了阵阵喝彩!</h1> <h1>女声小合唱</h1> <h1>艺术团同学带来的合唱和葫芦丝合奏,精彩!👍</h1> <h1>大家都很尽兴,有说有唱有跳,很精彩。</h1> <h1>重逢之日,互相辩认。在岁月刻下的年轮里,我们还保留着少年时代的点点纯稚,依稀可辨。</h1> <h1>六六届部分插队同学合影</h1> <h1>六七届部分插队同学合影</h1> <h1>六八届部分插队同学合影</h1> <h1>南河堡大队插队同学合影</h1> <h1>东沙河插队部分同学</h1> <h1>薛辛夭插队同学</h1> <h1>六十六班部分同学</h1> <h1>六十七班部分同学</h1> <h1>七十二班部分同学</h1> <h1>季风夭插队部分同学</h1> <h1>艾庄插队部分同学</h1> <h1>七十八班部分同学</h1> <h1>候家夭插队同学</h1> <h1>黄家湾插队同学</h1> <h1>六十九班同学</h1> <h1>七十五班部分同学</h1> <h1>八十班部分同学</h1> <h1>同学十同事</h1> <h1>  下面的视频是由吉继煥同学领唱吳建华指挥的《我们这一辈》,这首高吭、悲壮、雄浑、粗犷的歌曲,使聚会气氛达到了高潮。</h1> <h1> 《我们这一辈》</h1><h1> 词曲:王佑贵</h1><h1><br></h1><h1>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h1><h1>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h1><h1>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h1><h1>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h1><h1>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h1><h1>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h1><h1>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h1><h1>熬尽了苦辛交足了学费,</h1><h1>我们这一辈,真正的尝到了做人的滋味。</h1><h1>人生无悔!</h1> <h1><br></h1><h1><br></h1><h1> 五十载后大重逢,</h1><h1> 握手拥抱格外亲。</h1><h1> 细细端祥昔人非,</h1><h1> 眉宇之间英姿回。</h1><h1> 欢声笑语气氛浓,</h1><h1> 心语滚滚如潮涌。</h1><h1> 举杯欢盏送心愿,</h1><h1> 夕阳美好重晚情。</h1><h1> 御河潺潺水清清,</h1><h1> 不及知青情谊纯。</h1><h1> 依依惜别犹未尽,</h1><h1> 相约明年聚平城。</h1> <h1><br></h1><h1><br></h1><h1> 难忘的青春,难忘的友情,</h1><h1> 难忘的聚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