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哪里之澳洲游

吴峥渊

<h3>去澳洲旅游,动物一定是重要的看点。据统计,澳洲拥有超过378种哺乳动物、828种鸟类、4000种鱼类、300种蜥蜴、140种蛇类、两种鳄鱼,以及约50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超过80%的植物、哺乳类、爬虫类和蛙类为其他地方没有的特有品种。</h3><h3><br></h3><h3>2017年8月4日,我陪着家人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来感受那别样的动物世界。</h3> <h3>来澳洲之前,就知道澳洲特色动物是袋鼠和考拉,在北京动物园澳洲馆也见过这两种动物。原本想,这次澳洲之行,能够和野生的袋鼠和考拉亲密接触一下就心满意足了。没有想到,澳洲野生袋鼠多得像中国的老鼠,一点儿都没想象的那么难以接近。</h3><h3></h3> <h3>动物出没的路牌经常会闪现在乡间公路上。袋鼠应该是澳洲最平凡的动物,所以也使得它们成为穿越并不宽大的公路时,与往来车辆相撞的重要受害者。</h3> <h3>与袋鼠的第一次相逢,是在菲利普岛的一个叫Maru野生动物园。那个小小动物园主要以袋鼠和考拉作为园区主角。</h3> <h3>当看到满地的袋鼠就在身边来回蹦跳,小朋友们都是一阵欢呼,纷纷接近袋鼠又搂又摸。而袋鼠们也对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又充满热情的人类见怪不怪了。随意的摆出各种pose,配合着与我们的各种合影。</h3> <h3></h3> <h3>发现带着小袋鼠的袋鼠妈妈</h3> <h3>与袋鼠的第二次亲密接触,是在新西兰的天堂谷。那里是距离罗托鲁瓦大约10分钟车程的一个野生动物园,里面风景极美,其间流淌的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h3> <h3>这里的袋鼠属于沙袋鼠,就是一种长不大的品种,大概最高能长到膝盖位置。由于它是一种非常胆小的动物,所以我们只能隔着围栏来喂饲和抚摸它们。</h3><h3>感觉它们的嘴唇,粉粉的软软的,身上的毛也很柔软。</h3> <h3>很幸运,又发现了一只带着小宝宝的沙袋鼠妈妈。</h3><h3>袋鼠宝宝可不是出生在育儿袋里的,刚生下来的小袋鼠只有一颗花生米那么大,没眼睛,耳朵和腿也都没有长出来。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个小玩艺却能自己爬进母亲育儿袋里。</h3><h3>据说母袋鼠产下幼仔之后,会弯下脖子用舌头舔肚子,而小袋鼠就是顺着母袋鼠舔过的痕迹,扭动着身子像蠕虫一样从地上爬进袋里。真是太神奇了。</h3> <h3>看过袋鼠,下一个重点要看的自然是萌萌的考拉。也许是不给面子或许是运气太差,所有的考拉都趴在树上睡呼呼。我们也就只能放弃抱着它合影的打算了。</h3> <h3>考拉只吃特定的几种桉树叶子,由于桉树叶的热量很低,所以它们就只能吃完就睡,以维持生命。考拉每天要睡20个小时,另外4个小时中,2个小时吃树叶,2个小时发呆。</h3><h3>考拉并没有天敌,据说多数考拉都是摔死的,因为它们老了就会因为抓不住树而在睡梦中掉下来。</h3><h3></h3> <h3>至于为何考拉会没有天敌,听导游讲,由于它吃的桉树叶子都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比起只吃草的其他动物来说,考拉肉绝对是臭的,自然也就没有啥食肉动物对它感兴趣了。<br></h3><h3>把自己变臭来不被动物吃,把自己变萌来不被人类杀,考拉神奇的生存技巧也是独树一帜。</h3><h3><br></h3><h3>菲利普岛神仙小企鹅:</h3> <h3>来澳洲之前,我同事就特意和我推荐了澳大利亚菲利普岛企鹅归巢。菲利普岛企鹅又称神仙小企鹅 (35公分),体重1公斤左右,寿命约10年,是唯一生长在澳洲的企鹅,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h3> <h3>这种超萌的小企鹅归巢一般是从晚上18:00左右,开始陆陆续续从海里捕食归来,然后上岸各回各家。</h3><h3>我们沿着木栈道来到海边的看台处,发现看台已经快坐满了人。在海岸沙滩旁有几盏高高挂着的照明灯,让大家可以能看到100米范围内的海水和沙滩。</h3> <h3>突然观众出现一些骚动,顺着大家的目光和手指的方向。在左侧近岸浅浅的海水中,模模糊糊出现一些小黑团,应该就是要归巢的小企鹅了。它们在浅水处犹豫着,似乎在等后续队伍跟上来。这样又过了几分钟,终于有胆大一点点的小企鹅带头,开始往沙滩上移动。慢慢能够勉强分辨出它们的黑背、白肚和圆呼呼的脑袋了。大约是20多只小企鹅,蹒跚而急促地前行着,很快就跑过灯光照亮的沙滩,往旁边山坡上的灌木丛里钻。<br></h3><h3>看台上的观众随着这群小企鹅的上岸也开始分成两路人马,一路继续留下等待新的小企鹅从海里上岸,而另一群则离开看台,到栈道旁去近距离观看回巢路上的小企鹅们。</h3> <h3>景区为了保护小企鹅的眼睛和避免惊吓它们,任何现场的拍照和摄影都是被禁止的。所以这里只能从网上下载几张小萌企鹅的照片来展现一下我们当时的所见所闻。</h3><h3>据我同事1997年来此处看企鹅的描述,当时还没有看台和栈道,大家可以随意在岛上和沙滩上行走。当时成千上万只小企鹅密密麻麻从脚边走过的场景令她震撼。而这些年,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和设施区域的限制,这样的场景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h3><h3>导游说岛上的3万多只企鹅,全部安装上了可以定位的电子芯片。所以如果谁想偷走一只,就会很快被发现,而受到的处罚将也是相当严厉的。</h3><h3><br></h3><h3>黄金海岸蓝光萤火虫:</h3> <h3>黄金海岸自然桥国家公园的蓝光萤火虫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h3><h3>这种萤火虫不同于咱们国内发绿光会飞,长得像小甲虫般的萤火虫。它们的成虫更像是蚊子,只是没有蚊子长长的针状口器。而发光的是它们的幼虫,在阴暗潮湿氧气充足的地方,吐出像门帘一样的黏丝,然后通过持续亮着蓝绿色的光来诱捕其他昆虫。一旦有昆虫撞上去就被粘住成为大餐。</h3> <h3>到了入口处,导游给每个人发一个手电筒用于走路照明。如果在野外发现萤火虫不要直射,因为萤火虫经过强光照射后也会死亡的。我们沿着乌漆麻黑的雨林道往萤火虫洞走去,努力的寻找着萤火虫的踪迹。也许是季节不对,或者运气不好,我们只是在导游的指点下,勉强看到一两处星星点点的蓝光。</h3> <h3>来到萤火虫山洞,这是一个人为创造的环境,聚集了大量的蓝光萤火虫在其中。导游让大家关掉手电筒顺序走进洞中,在眼睛适应了黑暗后,抬头看到的景色的确让人难忘。星星点点的蓝绿色光芒比夜空中的繁星更有浪漫的调调,非常适合年轻恋人到此一游。</h3> <h3>萤火虫洞中是不允许拍照和摄影的,所以也只能从网上下载几张图片来表现一下。</h3><h3>蓝光萤火虫除了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新西兰蒂阿瑙洞窟,其他地方已经越来越少见到了,这种萤火虫生活的地方一般都远离人类聚居区,对环境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和环境的日趋变化,这个物种早晚会绝迹于世。所以我们还能有幸一睹,实为人生幸事一件啊。</h3> <h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自称自己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并各自罗列数据来佐证。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两个国家都是畜牧领域的强国,地位也是相当。</h3><h3><br></h3><h3>爱歌顿皇家牧场小动物:</h3> <h3>在这次澳洲行程中,新西兰爱歌顿皇家牧场无疑是我们深入感受牧场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农场占地160公顷,而带领我们参观农场的就是这样的拖拉机!</h3> <h3>刚进农场遇到的是奶牛和它们的野鸭朋友们,这些野鸭据说是真的野生的,每天早上随着游客的到来也飞到农场,等到晚上游客散去,它们也都回家休息。过着一种朝九晚五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h3> <h3>罗姆尼绵羊是这里绵羊的主要品种,祖先是来自于英格兰的罗姆尼湿地羊,它所产的羊毛号称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毯工业用羊毛。</h3> <h3>看见观光车驶近,绵羊们急奔过来。它们知道又有人送美味来了,而工作人员也及时把饲料分发给大家。</h3><h3>如此贴身的喂绵羊,还是第一次。喂食结束,就把手张开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这些聪明的绵羊便会不再纠缠,而去追寻下一个目标。</h3> <h3>这里的绵羊几乎都没有尾巴,据说主要是因为粪便会沾到羊尾巴上,从而易招蝇类昆虫在其尾部下卵,使羊生病或者死亡,从而影响羊毛的品质或产量。</h3><h3>反正就是会最后影响人类收成,自然就要被“咔嚓”了。</h3> <h3>羊驼,又称驼羊,被国人戏称为“神兽”,是一种长的像羊的骆驼。原产南美高原,后被英国人引进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h3> <h3>羊驼性情温驯,表情呆萌,很快就俘获了小朋友们的心。</h3> <h3>羊驼极少会主动攻击人类,当然如果你总是戏弄和欺负人家,它们也会恼羞成怒奋起反抗。反抗的手段只有一种,就是吐你一脸口水。想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头羊驼追着你吐口水,是不是也很有喜感。</h3><h3>喂食结束,如果不想被羊驼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举起手表明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羊驼自然也就会默默离去。</h3> <h3>角很怪异的高山牛</h3> <h3>昂首阔步的大公鸡</h3> <h3>红鹿,原产自德国</h3> <h3>梅花鹿,来自亚洲</h3> <h3>矮脚马</h3> <h3>可爱的小猪</h3><h3><br></h3><h3>黄金海岸翠儿河捉虾蟹:</h3> <h3>坐落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近郊的翠儿河(Tweed River),是感受大自然的消闲好去处。这次翠儿河捉虾蟹之旅也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行程,让我们彻底与澳洲的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h3><h3>这艘船就是我们这次行程的交通工具。</h3> <h3></h3> <h3></h3> <h3>河里随处可见的鹈鹕和海鸥一路伴随着我们的船,我们欣赏着美景,它们期盼着美食。各取所需,互不打扰。</h3> <h3></h3> <h3>到了捉虾的目的地了,赶紧手持装备进行实战体验。</h3> <h3>拿着类似气筒一样的东西,先寻找湿地中的小洞洞,那些小洞洞都是一些小虾小蟹的窝,然后对准猛抽一管淤泥,再连带淤泥和小动物们一起倒在漂浮的筛盘中。淤泥随着水渗走,而可怜的小动物们就被留下了。</h3> <h3></h3> <h3>抓到了一只袖珍小蟹</h3> <h3>捉虾蟹行动告一段落后,回到船上,工作人员开始教我们如何用捉到的小虾当鱼饵进行钓鱼。</h3> <h3>希望在钓鱼上有所斩获</h3> <h3></h3><h3>没想到钓鱼更是技术活,看着河里到处游动的鱼儿,几次鱼饵被鱼吃光了,甚至一次鱼钩都被咬断了,而我们依然一无所获。</h3><h3>当然在这时,结果如何并不关键,过程的愉悦才是重要的。</h3> <h3>钓鱼失败就转换新战场,去捞泥蟹。所谓捞泥蟹,其实就是把船家之前下的捕捞笼子从河里给收上来。虽然没啥挑战性,不过也算是让自己空白的成绩单上勉强写上一笔吧。</h3> <h3>这泥蟹个头可不小</h3> <h3>船上工作人员轻车熟路的把捕获的泥蟹五花大绑</h3> <h3>拿上战利品合个影</h3> <h3>挂在脖子上炫耀一下</h3> <h3>然后自然就是美味的泥蟹大餐,只是等我想起拍照留念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些许残渣了</h3><h3><br></h3><h3>鸟岛黑沙滩皇家信天翁:</h3> <h3>奥克兰西海岸的鸟岛黑沙滩,是世界三大黑沙滩之一(另外两处分别在夏威夷和冰岛)。黑沙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铁质造成,黑沙滩柔软细腻。</h3> <h3>这里距离奥克兰45公里,毛利语称Muriwai Beach(直译为穆里怀海滩,有称毛利人海滩,中国人称鸟岛),海水非常温暖,冬季也在20度以上,素有无冬海湾的美誉,是新西兰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曾被《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世界30大美景之一。</h3> <h3>而鸟岛也并非是岛屿,而是由几块礁石组成。其中一块独自屹立在海水中,周身绝壁悬崖。这里是观赏皇家信天翁的最佳场所。</h3> <h3>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信天翁飞来此处,停留在这些平顶和海边的礁石上繁衍生息。</h3> <h3>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士看着也许会眼晕吧</h3> <h3>皇家信天翁平均翼展可达3米,展翅飞翔的美已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了。</h3> <h3>无数只信天翁挨个排队栖息,“咿咿啊啊”的叫声与海浪拍打悬崖的声音交相辉映,这真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造化。</h3> <h3>和我们这些游客不同,当地人来此处更多是借助这里的风力、海浪,利用滑翔伞玩冲浪。这里有碧蓝的海水、明媚的阳光和细黑的沙粒海滩,既是海鸟的天堂,也是人间的仙境。</h3><h3><br></h3><h3>大堡礁的神奇动物:</h3> <h3></h3> <h3>本次澳洲游的重头戏自然是著名的大堡礁。大堡礁被称为世界第八大自然奇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海洋公园。包括了近1500种鱼类、4000种海洋软体生物和350种珊瑚。从空中俯瞰大堡礁更能体会到其间的壮丽。</h3> <h3>绿岛是大堡礁中游客们主要去的一个雨林小岛</h3> <h3>这里以其细腻的白沙滩闻名</h3> <h3>随处可见的浮潜爱好者</h3> <h3>我们行程中包含一个玻璃底船游览,所谓玻璃底船顾名思义就是船底是玻璃的,大家横坐在船的两侧,透过脚底的玻璃就可以看到海底的鱼和珊瑚。</h3> <h3>随着船的前行,最开始会看到许多珊瑚,然后是越来越多的鱼群。还经常看到巨大的海参散落在海底,作为国人自然又少不了一阵感慨。海龟总是明星动物,每次出现都会让大家欢欣惊呼。估计工作人员都会定期撒些鱼食,所以总是有成群结队的鱼儿跟着我们,也让我们这些游客们可以心满意足。</h3> <h3>不过据我们随团领队介绍,目前大堡礁的珊瑚规模已经大不如他10年前来看到的了。而且很多珊瑚也都丧失了色彩而不断白化,就像森森的白骨散落在海底。</h3><h3>大规模白化的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暖化,迫使珊瑚改变颜色,驱逐藻类,以求生存。然而,藻类生命力十分顽强,反而又杀死了大量珊瑚。大堡礁壮丽的珊瑚美景,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啊。</h3> <h3>到大堡礁仅仅通过玻璃看鱼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和大堡礁来次亲密接触,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潜水。只是我不会游泳,对于潜水还是有些担心。幸好,这里有一种叫做“海底漫步”的项目,让不会游泳和潜水的人,也能轻松步入海底,在珊瑚丛中与热带鱼群亲密接触。</h3> <h3>换装出发,还有些小紧张呢</h3> <h3>搭乘一艘小快艇,来到海中用一艘固定船改装的一个平台,在腰间绑上特制的铅块腰带,戴上通有氧气管的头盔,然后沿着阶梯慢慢的下到海水里。</h3><h3>下到水下4-5米左右就到底了,有个教练会用一个金属把杆拉着我们慢慢前行、转弯。我们每个人戴一个大大的头盔,脚步飘飘悠悠,感觉就像宇航员在月球行走。教练每隔一段时间就撒一些鱼食,招引的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群从身边游过。伸手一抓,无数条鱼儿从你手上划过,那种感觉还是挺爽的。</h3><h3>由于我们没有水下相机,所以只能选用了人家专业摄像师在水下给我们照的一张标准照作为仅有的留念。</h3> <h3>在绿岛还有一个鳄鱼馆,里面饲养着一条世界上最大的鳄鱼,体长5.5米的澳大利亚咸水鳄,目前已经100多岁。</h3> <h3>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在参观完鳄鱼馆后居然在门口偶遇了抓捕这条鳄鱼的老猎人,现年已经80多岁的克雷格。于是赶紧合影一张。</h3> <h3></h3> <h3></h3> <h3>这些是相关的新闻图片</h3> <h3></h3> <h3>岛上随处可见的不知名小鸟和各种蜥蜴</h3> <h3>沙滩上发现一个造型奇异的珊瑚石,虽然很喜欢,但是这里的一沙一石澳大利亚政府都不允许游客带走,所以就只能照相留念一下。</h3> <h3></h3> <h3>随处可见的海星</h3><h3><br></h3><h3>澳洲其他的动物:</h3> <h3>鸸鹋,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h3> <h3></h3> <h3>袋熊,外表似小型的熊类,而习性更接近啮齿类。食草,善于挖掘,在地下挖复杂的深洞居住,也有育儿袋。澳大利亚特有动物。</h3> <h3>袋貂,是澳大利亚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夜行有袋类动物。</h3> <h3>在城市里,人们为防止袋貂啮咬树林,打洞藏身,就用铁皮把树身包围起来,不让它们爬上去。<h3><br></h3></h3> <h3><h3>在澳大利亚旅游途中,我们也经常在城市看到这种小动物,并特意买了面包啥的去喂食它们。而它们也不怕人类,甚至还引颈张望,等候观望着我们前来。</h3><h3><br></h3></h3> <h3>奇异鸟,翅膀退化无法飞行,胆子很小,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h3><h3>奇异鸟的蛋很大,相当于雌鸟自身体重的1/3。由于雌鸟产蛋消耗很大,所以后期孵化过程完全由雄鸟负责。</h3><h3>新西兰的特有物种,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h3> <h3>啄羊鹦鹉,一种食肉凶猛的鹦鹉,主要食昆虫、螃蟹、腐肉。但也经常攻击羊群,甚至跳到绵羊背上,它那强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身上的脂肪并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所以当地的新西兰牧民称其为啄羊鹦鹉。<h3>新西兰特有物种。</h3></h3> <h3>黑白色的澳洲喜鹊,是非常有攻击性的一种动物。</h3> <h3>这里的蚂蚁屁股是罕见的绿色</h3> <h3>溪水中畅游的鳟鱼</h3> <h3>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内悠闲的水鸟和黑天鹅</h3><h3><br></h3><h3>在澳洲,凡是有湖水之处,就有野鸭、天鹅和各种不知名的水鸟。它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觅食、娱乐、休闲。每天看着日落日出和蓝天白云,似乎从不担心哪天会成为人类的盘中餐口中食。这也许就是一种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吧。</h3> <h3>悉尼歌剧院旁的海鸥<h3><br></h3><h3>悉尼歌剧院似乎也是海鸥感知高雅艺术的地方。海鸥们要么停留于石椅的靠背上,与游客们一同放松、歇息;要么在波澜不兴的海面上飘逸、舒展;要么徜徉于歌剧院的顶端,领悟着绕梁余音。</h3><h3><br></h3></h3> <h3>悉尼邦迪海滩旁一棵站满鹦鹉的树</h3><h3><br></h3><h3>澳洲有众多的飞禽走兽,但它们之间似乎不存在互为天敌的关系。而在澳洲更是很少有凶猛的肉食动物,这也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和友好相处。难怪我们新西兰的导游这样感慨,澳洲的动物太会投胎了,生活在澳洲的动物甚至比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类都幸福。</h3><h3>在澳洲,大部分动物们可以安心悠然走完自己的一生,不用担心夭折。这似乎和澳洲人的特点类似。整个澳洲距离任何大陆、大国、强国都是至少数千公里。上天为澳洲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保护圈,庇佑澳洲这片世外桃源。这是澳洲人的福分,没有战乱,没有纷争,没有外敌的觊觎,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所以澳洲文化中绝对不会产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也很难理解中国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的先苦后甜意识。澳洲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安心简单的过日子的模式。</h3> <h3>新西兰罗托鲁瓦湖畔的海鸥<h3><br></h3><h3>十多天的澳洲的动物探秘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感受到了澳洲动物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澳洲政府为了防止生物入侵所做的努力。</h3><h3>最后我想提一个问题供我们大家来思考,我们为何要去保护那些濒危动物呢?我们为何要去保护那些脆弱的环境呢?</h3></h3> <h3>我们需要担心濒危动物吗?也许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可爱的考拉、没有了神秘蓝光萤火虫、没有了大堡礁的珊瑚,那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类需要依赖这些动物。</h3><h3>此外,比起花数十亿甚至更多金钱去保护动物,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是否更加重要。那么,野生动物的保护到底意义何在呢?</h3><h3>据头两年的一份研究估计,如果要保护所有受到威胁的陆地动物,每年将需要耗费760亿美元;而要拯救所有濒危的海洋物种,所需的资金将更为惊人。当许多人还在为饥饿或贫穷挣扎时,把这么多钱花在野生动物身上是否必要?<br></h3><h3>同时对于某些人而言,保护一些凶猛动物显得不可思议,因为会觉得这些动物无论对人还是对牲畜都是威胁。</h3><h3>无论如何,物种的灭绝一直在进行着。不仅是单个物种在不断灭绝,地球历史上还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群体灭绝事件,将无数的动物从生物圈中抹去。例如6500万年前恐龙家族的消失。</h3><h3>如果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我们为什么要中止这一过程呢?</h3><h3>也许有一个答案可以勉强回答,那就是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而人类似乎正是主要责任者。</h3><h3>不过,拯救濒危物种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的答案:我们想要去拯救美好。</h3><h3>自然是美丽的,这种美学价值本身就是保护自然的原因之一。但其中最大问题在于,对于那些人们不大喜欢的动植物,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注定要灭绝。这些动植物或丑陋,或味道难闻难吃,或就是纯粹的不显眼。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它们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是否就会被无情地忽略掉。而这样的保护是否就如同保护土著文明一样,更多只是一种强势文明的虚伪,只是一种高高在上优越感的恩赐,或只是一种猎奇心态作祟呢?</h3><h3><br></h3><h3>最后还是让我们祝福和祈祷这个世界和星球变得越来越美好和和谐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