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長岛赶海去/制作-黄文海

文海一粟

<h3>  记得散文大作家杨朔曾概括地描述美丽景象——满眼都是美景。</h3><h3> 長岛的一只鸟、一块石、一叶舟、一片蓝天、一丝白云何尝不是我满眼的美景,</h3><h3> 我们酷爱租国的大好山河,更爱長岛的一草一木和山山水水!</h3><h3> 一岛有一岛之奇,一山有一山之丽。</h3> <h3>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镶嵌着一群宝石般苍翠如黛的岛屿,这就是被世人誉为“海上仙山”的美丽群岛——庙岛群岛,亦称长岛,长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与古城登州(蓬莱)隔海相望.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蓬莱丹崖山畔,望海中仙山,乞求长生。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曾眺望长山诸岛不由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一个虚幻缥渺,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h3> <h3>当我们来到长岛面对诸多的岛屿,就象面对一幅绮丽的立体画卷,一岛有一岛之奇,一景有一景之丽, 这里因海蚀地貌形成的各种奇礁异石,或古朴清幽,或玲珑 剔透,神韵各具。有的突兀群聚,堪称海上石林,有的孑然孤立似少女凝神伫立,似少妇期盼归人,似老僧打坐观海,似宝剑入云....将我们带如一个亦真亦幻、五彩缤纷的世界。</h3><div><br></div> <h3>  令我们神往的是那虚无缥渺,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h3><h3> 据说长岛是中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特别在七八月间的雨后。太多无法描绘的景观使庙岛群岛无愧"海上仙山"的美誉。</h3><h3> 因天气关系,可惜我们没有看到海市蜃楼的奇观。人生没有完善完美的,世间因缺憾才形成千姿百态。</h3> <h3>在海边的人们一般都知道,根据海潮涨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叫赶海。</h3> <h3>这次到長岛赶海使孩子们感到很新奇,因他们是第一次赶海。</h3> <h3>赶海要选择时机。当地的漁民告诉我们: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因为大潮汛海水退得又远又快,尤其是贝类海鲜行动迟缓,当海水退去时,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在沙滩上或礁石上。大潮汛在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最佳。</h3> <h3>晚餐后,孩子们玩了一天意犹未尽,又到海滩上挖砂子垒城堡、垒長城兴致不减,直至很晚还留恋忘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