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老场坊-历史工业遗址与现代时尚创意。

信天游

<h3>  1933老场坊,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坐落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溧阳路。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共有5 层,结构方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h3> <h3>1933老场坊在以前是一个工厂作坊,主要是畜类屠宰与啤酒工业加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元年时期了。整个建筑兼容了中国与欧洲建筑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吸取了西方的建筑艺术,建筑理念保留了中国的易经八卦的风水学的内涵。,是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相互碰撞的搭载体。眼下的1933老场坊不再是废弃的老工厂了。而是时尚、潮流、小资的综合体之一了。在这里你依然可以看到过去这里屠宰场的痕迹,同时也是现代艺术与时尚的融合体。</h3> <h3>这幢建于年1933的大楼空间布局奇特,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h3> <h3>  &quot;无梁楼盖&quot;、&quot;伞形柱&quot;、&quot;廊桥&quot;、&quot;旋梯&quot;&quot;牛道&quot;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h3> <h3>整栋建筑来源于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围体量中,独立支撑起雄伟的建筑。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该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西侧,方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其他部分。</h3> <h3>这是牲畜进入屠宰场的坡道。</h3> <h3>这是工作人员走的楼梯。</h3> <h3>中心圆1-3层,是当初进行屠宰工艺的车间。中心园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目前这里是创意项目活动区。</h3> <h3>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h3> <h3>&quot;空中舞台&quot;位于1933老场坊四楼,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中央600平米面积悬空而设,圆形穹顶的结构增加了视觉冲击,更具空间感。这个舞台已经成功举办过巴黎艺术设计展、《蓝莓之夜》亚洲首映派对、世界工业设计日、&quot;NIKE摩天争霸篮球赛&quot;,等众多顶级品牌的精品活动。</h3> <h3>时尚创意小店。</h3> <h3>老场坊对面的1933会展中心。</h3> <h3>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建筑,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