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历史

明嘉

<h3>延安</h3> <h3>延安炮兵学校旧址</h3> <p class="ql-block">在 朝鲜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朱光任参谋长郭允升任作教科科长。前排右二是郭允升,中排右四是朱光。</p> <p class="ql-block">1957年3月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炮兵战斗训练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及列席军官合影。地点是中南海。时间大概是57年3月。同时接见合影的对面是海军,所以有萧劲光。陪同参加接见的有贺龙元帅、粟裕大将、萧劲光海军大将、李达上将(副总参谋长)。</p> <h3>照片中第二排左四贺进恒(炮兵司令部军训处处长时年38岁)左七李甦(中国第一地地导弹营营长时年34岁)</h3> <h3>第一任炮兵司令陈锡联</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h3><div>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1951年3月,第四野战军炮兵机关合并到军委炮兵机关。随后各大军区炮兵司令部相继成立,各军、师设立了炮兵主任,自上而下地形成了统一的炮兵领导、指挥体系。军委炮兵是中央军委领导全军炮兵部队的业务部门,同时又是炮兵直属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单位的领导机关,并负责归口管理全军的炮兵业务。</div><div>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div><div>成立时间</div><div>1950年8月1日</div><div>独立兵种</div><div>陆军最大的兵种</div><div>兵种历史</div><div>63年</div><div>首任司令</div><div>陈锡联</div><div>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div><div>人民解放军炮兵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兵种之一,它和步兵一样共同产生于南昌起义。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陈锡联任司令员。从此,炮兵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今天,人民解放军炮兵经过83年的发展,已经超过步兵成为陆军最大的兵种。</div><div>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br></div><div>当初,炮兵只存在于陆军,如今已遍布陆、海、空三军,83年的成长历程,60年的独立兵种史,人民解放军炮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div>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历任领导名录:</p><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1982年9月1日炮兵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炮兵部</p><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24日总参炮兵部并入总参兵种部</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p><p class="ql-block">陈锡联1950.04.25---1959.10.27 </p><p class="ql-block">邱创成1959.10.27---1963.09.13 </p><p class="ql-block">吴克华1963.09.13---1967.09.05 </p><p class="ql-block">张达志1969.11.12---1977.09.21 </p><p class="ql-block">宋承志1977.09.21---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邱创成1957.02.07---1959.10.27 </p><p class="ql-block">陈仁麒1959.11.23---1970.12.21 </p><p class="ql-block">蓝文兆1970.12.21---1975.04.17 </p><p class="ql-block">王 平1975.04.17---1975.08.30 </p><p class="ql-block">张池明1975.08.30---1977.12.23 </p><p class="ql-block">金如柏1977.09.21---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苏 进1950.03.17---1967.10.25 </p><p class="ql-block">万 毅1950.10.19---1952.07.17 </p><p class="ql-block">邱创成1952.08.15---1957.02.07 </p><p class="ql-block">赵章成1957.08.24---1964.05.27 </p><p class="ql-block">匡裕民1957.09.27---1975.08.30 </p><p class="ql-block">陈锐霆1959.11.23---1965.05.26 </p><p class="ql-block">吴信泉1960.08.14---1982.08.31 </p><p class="ql-block">孔从周1964.06.27---1982.08.31</p><p class="ql-block">宋承志1965.08.26---1977.09.21 </p><p class="ql-block">向守志1965.08.26---1975.04.17 </p><p class="ql-block">钟 辉1969.02.19---1975.08.30 </p><p class="ql-block">刘禄长1970.12.21---1975.08.30</p><p class="ql-block">苏 进1975.05.05---1982.08.31 </p><p class="ql-block">高存信1975.08.30---1982.08.31 </p><p class="ql-block">廖鼎祥1977.12.23---1982.08.31 </p><p class="ql-block">王德润1977.12.23---1982.08.31</p><p class="ql-block">文 击1980.12.26---1982,08.14 </p><p class="ql-block">卢伟如1980.12.26---1982.08.31 </p><p class="ql-block">黄登保1980.12.26---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彭嘉庆1951.03.14---1951.09.07 </p><p class="ql-block">邱创成1951.03.14---1957.02.07 </p><p class="ql-block">欧阳毅1957.08.28---1968.04.29 </p><p class="ql-block">刘 何1960.06.14---1968.04.29</p><p class="ql-block">谢 良1960.06.14---1982.08.31 </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69.09.29---1975.08.30 </p><p class="ql-block">郭 超1969.09.29---1975.08.30 </p><p class="ql-block">李 信1972.12.29---1975.08.30 </p><p class="ql-block">欧阳毅1975.05.05---1982.08.31 </p><p class="ql-block">钟 辉1975.08.30---1982.08.31 </p><p class="ql-block">杨银生1977.12.23---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顾问:</p><p class="ql-block">匡裕民1975.08.30---1977.04.09 </p><p class="ql-block">刘禄长1975.08.30---1980.02.21 </p><p class="ql-block">李 信1975.08.30---1982.08.31 </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75.08.30---1982.08.31</p><p class="ql-block">陈锐霆1975.11.00---1982.08.31 </p><p class="ql-block">张仲翰1977.12.23---1980.03.00 </p><p class="ql-block">李元明1980.02.20---1982.08.31 </p><p class="ql-block">杜剑华1980.12.26---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参谋长:</p><p class="ql-block">苏 进1950.03.17---1951.04.01[炮兵副司令员兼] </p><p class="ql-block">贾 陶1951.04.01---1952.04.23 </p><p class="ql-block">陈锐霆1952.04.23---1959.11.23 </p><p class="ql-block">朱 光1959.12.30---1960.11.10</p><p class="ql-block">钟 辉1961.03.16---1962.10.10 </p><p class="ql-block">宋承志1963.04.26---1966.03.08 </p><p class="ql-block">廖鼎祥1966.03.08---1969.09.29 </p><p class="ql-block">李元明1969.09.29---1978.10.16</p><p class="ql-block">文 击1980.12.26---1982.08.14[炮兵副司令员兼]</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高存信1950.12.16---1951.04.01 </p><p class="ql-block">朱 光1956.08.00---1959.12.30 </p><p class="ql-block">廖鼎祥1959.12.30---1964.06.27 </p><p class="ql-block">李元明1959.12.30---1962.07.19</p><p class="ql-block">杨 毅1960.11.10---1978.07.27 </p><p class="ql-block">黄登保1961.12.00---1980.12.26 </p><p class="ql-block">李元明1963.11.00---1969.09.29 </p><p class="ql-block">杜剑华1964.03.21---1980.12.26</p><p class="ql-block">孙成才1964.06.27---1975.08.30 </p><p class="ql-block">尚思光1966.03.08---1975.06.00 </p><p class="ql-block">杜子舜1970.04.14---1980.01.17 </p><p class="ql-block">卢伟如1975.06.10---1980.12.26 </p><p class="ql-block">石 璧1975.09.09---1982.08.31 </p><p class="ql-block">杨庚午1981.02.10---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部主任 :</p><p class="ql-block">彭嘉庆1951.03.14---1951.09.07[炮兵副政治委员兼] </p><p class="ql-block">刘 何1957.08.28---1960.06.14 </p><p class="ql-block">刘 春1960.06.14---1962.06.13 </p><p class="ql-block">刘 何1962.06.13---1965.01.09[炮兵副政治委员兼] </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65.01.09---1969.09.29 </p><p class="ql-block">郭 超1969.09.29---1975.08.30[炮兵副政治委员兼] </p><p class="ql-block">廖鼎祥1975.08.30---1977.12.23 </p><p class="ql-block">杨银生1977.12.23---1982.08.31[炮兵副政治委员兼] </p><p class="ql-block">副主任 </p><p class="ql-block">李铁砧1957.05.10---1967.06.02 </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59.01.09---1965.01.09 </p><p class="ql-block">冀绍凯1961.01.06---1963.03.23 </p><p class="ql-block">于敬山1966.12.01---1968.09.29 </p><p class="ql-block">郭 超1967.06.02---1969.09.29 </p><p class="ql-block">李 冰1969.09.29---1980.05.26 </p><p class="ql-block">吴承温1970.04.14---1977.10.05 </p><p class="ql-block">宋乃耕1975.09.09---1982.08.31</p><p class="ql-block">章 零1978.02.04---1982.08.31</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干部部部长:</p><p class="ql-block">邱创成1951.03.14---1956.02.00[炮兵副政治委员兼]</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56.02.00---1959.01.00</p><p class="ql-block">炮兵干部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丁本淳1951.04.01---1951.10.00</p><p class="ql-block"> 1952.06.00---1956.02.00</p><p class="ql-block">张 芳1955.12.00---1959.07.00</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后勤部部长:</p><p class="ql-block">常树人1951.04---1951.10 </p><p class="ql-block">廖鼎祥1961.02---1964.06 </p><p class="ql-block">孙成才1964.06---1967.06 </p><p class="ql-block">孙成才1975.08---1978.06</p><p class="ql-block">李云峰1980.01---1982.08</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后勤部政治委员: </p><p class="ql-block">罗龙生1951.04---1951.10 </p><p class="ql-block">李 冰1966.01---1969.09</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后勤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郭道同1950.12---1951.10 </p><p class="ql-block">崔梦坡1961.02---1980.09 </p><p class="ql-block">郭道同1961.05---1970.01 </p><p class="ql-block">李云峰1964.06---1980.01 </p><p class="ql-block">赵云龙1965.11---1966.05 </p><p class="ql-block">刘化宇1966.05---1968.09 </p><p class="ql-block">张起信1966.05---1978.01 </p><p class="ql-block">巩建业1970.04---1977.10</p><p class="ql-block">卢伟如1970.12---1975.10 </p><p class="ql-block">张柏林1970.12---1977.10 </p><p class="ql-block">徐之文1977.10---1978.02 </p><p class="ql-block">郭 冷1980.01---1982.08 </p><p class="ql-block">张起信1980.01---1982.08 </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后勤部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刘 平1966.05---1977.05 </p><p class="ql-block">章 零1976.10---1978.02 </p><p class="ql-block">徐之文1978.02---1982.08 </p><p class="ql-block">张 平1980.01---1981.10</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部部长:</p><p class="ql-block">钟 辉1960.03---1961.03 </p><p class="ql-block">杜剑华1961.12---1964.06 </p><p class="ql-block">江 洪1964.06---1966.01</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技术部政治委员: </p><p class="ql-block">李 冰1965.04---1966.01</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技术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黄登保1959.09---1961.12 </p><p class="ql-block">杜剑华1960.05---1961.12 </p><p class="ql-block">江 洪1961.11---1964.06 </p><p class="ql-block">谢仁桀1963.07---1966.05</p><p class="ql-block">刘化宇1964.05---1966.05 </p><p class="ql-block">张起信1965.04---1966.05</p><p class="ql-block">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 </p><p class="ql-block">叶 超1959.03---1960.11 </p><p class="ql-block">炮兵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穆兆源1958.09---1959.11 </p><p class="ql-block">赵再生1959.06---1961.12 </p><p class="ql-block">贺进恒1960.12---1962.10 </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科研部部长:</p><p class="ql-block">尹 珙1965.08---1970.01</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科研部副部长: </p><p class="ql-block">卢伟如1965.08---1966.05</p><p class="ql-block">历任炮兵科研部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王仁德1965.08---1970.01</p> <h3>照片左一匡裕民、左二宋承志、左三黄登保、左八郭允升,右一朱瑞。东总第二次炮兵会议-48年哈尔滨马迭尔宾馆。</h3> <h3>1962年炮兵首届党代会代表与国家领导人合影</h3> <h3>宿迁朱瑞将军纪念馆</h3> <h3>朱瑞(1905-1948),学名朱敦仲,字剑侠,江苏宿迁县人,中共党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h3><div>1905年出生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居委会。历任中央特派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三军政治委员等职。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红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为纪念他,中央军委决定将东北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div><div>2009年9月10日,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div><div>朱瑞<br></div><div>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庄<br></div><div>人物生平</div><div>早年经历</div><div>1905年出生于江苏宿豫县龙河乡朱大兴庄一个三代延续的“书香”家庭。8岁时父亲去世,家中连遭土匪抢劫,房屋被烧,母亲带着子女先后迁居戚圩、埠子等地,他便随之到埠子等地小学读书。中学时代,他在徐州培心中学参加青年进步组织罢课闹学潮被校方开除;在南京钟某中学,他自拟作文题《拟孙文讨贼檄》,大骂军阀</div><div>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广东大学。</div><div>1925年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div><div>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div><div>1930年春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特派员、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div><div>1931年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兵运科负责兵运学习班。</div><div>1932年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等战役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div><div>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夏任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10月参加长征。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西征等战役。</div><div>1936年12月任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div><div>抗日战争</div><div>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朱瑞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后调任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处长,从事对国民党军将领的统战工作,同时指导恢复整顿中共直南、豫北特委,在晋豫边区、太行南区等地创建抗日游击队,为建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同时创办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抗日军政干部。</div><div>1938年11月任北方局组织部部长。</div><div>1939年5月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徐向前赴山东,统一指挥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后兼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div><div>1943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div><div>解放战争</div><div>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兵遣将,大举向东北进攻;同时,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火炮装备,已全部被苏联红军运回国内。面对这一变化,朱瑞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除派遣少部分干部到主力部队训练骨干外,其它师生全部分散到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从长春,北到穆陵的广大地区收集武器。在朱瑞和炮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材,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了物质基础。</div><div>1945年夏,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从事建设炮兵的工作,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div><div>1946年夏季后,东北军区将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军区炮校,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7]。东北军区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炮兵干部。10月,朱瑞同志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12月起,朱瑞对现有炮兵部队进行调整,他先后代表军区起草了“四号”命令,对炮兵的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由分散状态进入了统一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div><div>1948年1月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div><div>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向北宁线奔袭。朱瑞指挥炮兵纵队参加攻克锦州以北国民党军坚固据点义县县城的战斗。10月l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下令,各种口径的火炮开火,不到六个小时,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经营多年的工事,将国民党政府军全歼,活捉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div><div>触雷牺牲</div><div>1948年10月,在攻取义县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美国的榴弹炮。为了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结束,朱端就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时年43岁。[5]</div><div>人物轶事</div><div>器重军马</div><div>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校(由延安炮校转变而来)校长朱瑞在哈尔滨接见郑新潮时说:马与炮不可分割,纵览中外炮兵发展史,军马是炮兵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日军投降后在牡丹江沿线丢弃了大量的重型火炮武器,我军接收后缺乏马匹无法运出来等诸多因素。1947年2月,经朱瑞批准、炮兵党委决定,由原延安炮兵学校教员郑新潮等创建牡丹江军马场,该军马场隶属于东北军区炮校,任命郑新潮为场长,副场长暂时缺位。此后,东北炮校的教员郑新潮、邵清廉等在牡丹江谢家沟日本兵营的废墟上开始建立全军第一个军马场。</div><div>主动参战</div><div>1948年7月,朱瑞参加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留他在后方主持工作。但朱瑞坚持要去前线,便向毛泽东请战:“抗日战争的最后两年我在后方,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解放东北的战役,我应该带着炮兵到前线去。”毛泽东很理解朱瑞的心情,但是想到炮兵必然要配署步兵主力部队作战,这样显然降级使用朱瑞。但朱瑞对此并不计较:“只要能让我上战场,什么级别对我来说都不重要!”</div><div>人物贡献</div><div>1947年1月至4月,朱瑞通过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指挥,总结炮兵战术,在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抗美援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编入《炮兵条例》中。<br></div><div>建立根据地</div><div>从1940年6月至1941年5月,朱瑞在山东建立了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当地建立了临时政府和救国联合会,从而实现了全省民主抗日政权和群众组织的统一领导。</div><div>人物评价</div><div>毛泽东于1946年10月评价朱瑞说:“你就是中国的炮兵元帅”。</div><div>1948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div><div>194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等评价朱瑞说:“朱瑞以他科学的头脑,发扬‘炮兵是战争之神’的思想,已在两年来东北解放战争中,特别是攻坚战中收到显著效果,把人民解放军的兵种,提高一步。这是朱瑞同志对人民解放军最大的贡献,对人民不可磨灭的功绩”。</div><div>江苏宿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洪声于2011年评价朱瑞说:“朱瑞是一位智勇双全、义薄云天的我军高级将领。如果没有他和他的战友们,全国解放的脚步将更加艰难曲折。我军的胜利将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div><div>2014年10月11日,记者韩英伟用一首:“年少罢课求真理,赴苏深造志坚毅。反击围剿浴血雨,征伐陕甘歼顽敌。延安炮校领航向,东北战场创佳绩。天地轰鸣荡腐朽,英雄殉难山河泣。”七律诗评价了朱瑞的一生。</div><div>军旅诗人胡世宗于2011年5月12日对记者说:“朱瑞是我军炮兵之父,这个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div><div>纪念建筑<br></div><div>朱瑞将军纪念馆位于宿城新区古黄河风光带,北临滨河路,东靠环城西路,南依古黄河河道,北眺古黄河风光带主体景区。围绕纪念馆建设的朱瑞纪念园规划用地7.2万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建筑面积约8300平方米。整体风格造型采用抽象的四面“八一”图案,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纪念馆的整个展厅以朱瑞将军生平事迹为主,分为“救国寻路、红军将领、抗日烽火、战地炮魂、民族长城”五大板块,并展出人民军队炮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使用的多型大炮。2013年08月01日,开馆当日,朱瑞女儿朱淮北捐赠了朱瑞使用过的遗物。</div><div> 朱瑞纪念馆</div><div>朱瑞故居总面积1000平方米,通过遗物、图片等展示朱瑞的成长历程、革命生涯、历史功勋以及将军少年时代的生活背景,展示朱瑞的家庭出身以及读书、起居等相关情况。</div><div>朱瑞烈士陵园位于辽宁锦州市义县。1993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被列为辽宁省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义县政府决定将朱瑞烈士陵园与义县烈士陵园合并。1998年5月重新修建朱瑞烈士纪念碑,并在义县解放和朱瑞牺牲50周年时竣工。</div><div>朱瑞将军雕像建于1991年11月2日,坐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西侧60米处,占地面积95平方米。由鲁迅美术学院贺中令教授设计。通体由花岗岩建造,长8.4米、高3.6米、宽2.1米。炮车式的纪念碑正面镶嵌着2.4米高的朱瑞将军高浮雕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伍修权同志题写的“朱瑞将军”四个金字。碑体背面铭刻着朱瑞生平简介。</div><div>文学著作</div><div>2008年10月1日,为了纪念朱瑞逝世60周年,由宿城区政协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朱瑞将军》一书。全书分开篇、文献、文稿、缅怀四部分。</div> <h3>朱瑞将军故居-宿迁龙河镇与将军侄子合影。</h3> <h3>前排左一曹滨滨、左二郭永安,左三谢大勇。</h3> <h3>左2是陈锐霆右2是贺进恒</h3> <h3>毛泽东西柏坡接见陈锐霆,发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炮兵”的号召</h3><div>  1948年8月初,陈锐霆接到通知,要他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向中央军委汇报华野炮兵的情况。8月21日,陈锐霆到达西柏坡。前来一块向中央军委汇报的,还有华北野战军炮兵二旅旅长、华北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高存信(建国后曾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晚饭后,他们边走边谈,都说见到周副主席时,一定请求见见毛主席。</div><div>  8月22日,对于陈锐霆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他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天,陈锐霆和高存信来到周恩来办公处。周恩来目光炯炯有神,一边与他们握手一边亲切地说:“你们从前方来,辛苦了!这次找你们来,原来是中央军委的领导想亲自听听你们的汇报,了解一下两个战略区的炮兵情况。但是,不巧的是,马上就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了,时间安排得很紧。这样,就不能直接听你们汇报了,只好请你们写个书面报告,抓主要情况和问题写,文字要精练,不要超过3000字。写完,还可以在这里休息一天再返回部队。你们看,这样安排行吗?”</div><div>  陈锐霆和高存信立即回答说:“照首长的批示办!”</div><div>  接着,周恩来又亲切地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什么要求?”陈锐霆和高存信异口同声地恳求道:“我们很少有机会来中央驻地,这次能不能让我们见见毛主席?”</div><div>  周恩来沉思片刻后说:“中央要开会,毛主席很忙。这样吧,我先到主席那儿请示下,然后再作答复。”</div><div>  不久,周恩来回来了,高兴地通知陈锐霆和高存信说:“毛主席很想见见前方来的同志,他正在同叶剑英参谋长谈话,你们可以去。”周恩来还嘱咐他们不要多占毛主席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说完,周恩来带着他们一起去见毛泽东。</div><div>  毛泽东住在一个农家小院,环境很幽静。陈锐霆和高存信随周恩来进屋后,叶剑英走了出来。周恩来把他们向毛泽东作了介绍。毛泽东迎上来与他们一一握手。看到毛主席那么慈祥和平易近人,陈锐霆和高存信刚来时的那种紧张、拘束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了。周恩来走后,毛泽东像拉家常一样和他们交谈起来,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在哪里学的炮兵等等。陈锐霆和高存信都一一作了回答。</div><div>  接着,毛泽东又向陈锐霆询问豫东战役的情况,向高存信询问华北军区炮兵作战及装备情况。在倾听汇报时,毛泽东神情专注。突然,毛泽东问陈锐霆:“徐州到济南有多远?我军攻济,徐敌增援需要多长时间?”陈锐霆一一作了回答。他后来回忆说:“可见这时毛主席已在考虑济南战役的具体部署了。”</div><div>  在陈锐霆回答之后,毛泽东很兴奋地给他们讲解了当前解放战争的形势。毛泽东伸出左手攥成拳头,拳心向下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右手比划着拳头说:“解放战争就好比爬山,最吃力的上坡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山顶,我们就要下山了。这就是当前解放战争总的形势。”毛泽东的一席话,把决战前夕的形势一下讲透了。</div><div>  随后,毛泽东又对他们说:“你们在黄埔学校学过炮兵,现在干的又是炮兵,炮兵很重要啊!一定要把炮兵搞好。今后还要大大发展,建设一支强大的炮兵。”</div><div>  毛泽东还建议华野组建专门的炮兵部队,由陈锐霆兼任华野炮兵司令员。</div><div>  毛泽东的指示,给陈锐霆和高存信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他们当即向毛主席表示:“一定要把炮兵工作搞好,让炮兵在今后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div><div>  这时,叶剑英仍在等着谈话。陈锐霆和高存信看了一下表,时间已超过十分钟了。他们觉得不该再多占毛主席的时间,便起身告辞。毛泽东亲切地把他们送出房外,他们再三请毛主席留步,但毛泽东坚持送他们走出院子。一直送到院门口后,毛泽东才与他们亲切握手告别。</div> <h3>陈锐霆字</h3> <h3>黄登保</h3> <h3>郑州炮校第一任校长谢仁杰的胸章</h3> <h3>郑州炮校</h3> <p class="ql-block">新大北照相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1957年3月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炮兵战斗训练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及列席军官合影。地点是中南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