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此次出行,由大连出发,主要目的地是宽甸青山沟、浑江大转弯和绿江村,以丹东河口景区收关,预计三天行程。</h3><h3>早晨从大连出发,驾车经G15进入G11鹤大高速,一路向东北,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行至丹东境内,映入眼帘的大孤山路标,唤醒了一段往事的记忆,遂临时决定把大孤山作为此行的第一站。</h3> <h3>记得上次游大孤山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当年我在庄河81551部队工作,大孤山镇驻守着我部的一个营,虽然经常去那里,但大多因任务在身,无暇他顾,真正的游山也就一、二次,印象清晰深刻。还记得当时军营流行一句调侃的话,“庄河土,孤山洋,不土不洋栗子房”。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现如今庄河洋起来了,孤山也变了样。眼前的大孤山镇已经不是当年的小渔村,作为以古庙、湿地、海岛、孤山和甲午海战历史遗迹于一身的旅游区,城镇建设变化巨大,是黄海之滨亮起的又一颗璀璨明珠。</h3> <h3>大孤山地处孤山镇的北侧,西大洋河右岸,孤身峙立于黄海之滨,主峰海拔340米,古人在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石笋凌云插碧霄,巍巍佛寺倚山椒,河随岸由盘雄镇,锋转阗回怒晚潮”。</h3> <h3>据文献记载,大孤山上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朝,集“儒、释、道”三教与一山。建筑物上的砖雕尤为称奇,令人赞叹,既有人物图案,也有山水花卉……</h3> <h3>古建筑群分上庙、下庙两部分。以圣水宫、天后宫、古戏台为中轴线,使整个建筑上下贯通,交相辉映,融为一体。</h3> <h3>上庙有药王殿、玉皇殿、真武庙、圣水宫、龙王殿、佛爷殿、三霄娘娘殿……</h3><h3>下庙有吕祖亭、天后宫、关帝殿、财神殿、文昌宫、地藏殿、观音殿、大王殿和古戏台……</h3><h3>庙中的每个宫殿都不是很大,但供奉的各路神灵都能呼风唤雨,统管着人间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同身份和信仰的人在这里都能寻找到精神慰籍和心灵寄托。</h3> <h3>庙中观音阁由于坐南面北堪称一奇,古联很有意味,上联“问士大夫为何倒坐”,下联“叹世人不肯回头”。佛家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参透其中深义。</h3> <h3>圣母宫的山泉,源源不断,甘甜清澈,充满了禅意,看着它顿感心静如水。水影飘花开示人们,人生本就无常,何需执著于执念。正如苏轼诗中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h3> <h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每年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汇聚于此,有烧香拜佛的,有许愿还愿的,还有唱戏扭秧歌的,商贾云集,盛况空前,一直保留到现在,据说可以上溯到二百五十多年前。</h3> <h3>登上观海亭,放眼望去,海陆风光尽收眼底。海上波光粼粼,船影点点,獐岛、大鹿岛隐约可见;陆上楼宇鳞次栉比,街巷纵横,一派祥和富庶景象。</h3> <h3>山上有两棵千年银杏树,被称为祖孙树。根深叶茂,挺拔粗壮,需几人才能合抱。人们把它奉为神树,在它的周围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和许愿的福牌。千百年它面对世俗百态,守护陪伴着各路神灵,历经风雨寒霜,坚韧倔强地向上生长,演绎了沧桑故事,修成了佛性正果,护佑着人间苍生。</h3> <h3>山上大片的槲树林俗称橡树历经百年生长,树干奇特苍劲,树形优美多姿,枝繁叶茂,遮天蔽荫,为大山增加了沧桑与厚重,使得山路更加清幽深邃。槲树的树叶和果实即可入药也可制作食品,如忆苦思甜吃的橡子面窝窝头,现今农家饭波罗叶饼。</h3> <h3>沿山路而行,领略了沧桑,感受了变迁。石头里的石头,故事里的故事,聆听着他人没有听说的过往,感受着别人没有感受的欣悦。“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世间诸事白云苍狗,是是非非不过如此。正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h3> <h3>文、摄影: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