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县民族学校小学部各楼层厕所在建设中没有采用最初设计的墙体隔离蹲位,而是采用隔板式全封闭蹲位,虽然避免了师生上厕所时候的不自然,但也带来了几方面不足。</h3><h3> 一是厕所门板稍往上用力就会滑脱,门板比较重,低年级学生容易受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h3><h3> 二是厕所蹲位全封闭,后窗也是全封闭,无论小学生如何打扫都有一股浓重的臭味。</h3><h3> 三是由于人口密度太大,厕所使用频繁,隔板、门板在较短时间内就歪斜,维修频繁。</h3><h3> 长痛不如短痛,结合义教均衡发展校舍安全、卫生等相关要求,拆除隔板,修建为砖墙隔离蹲位,可以综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h3><h3> </h3><h3> </h3> <h3>看似豪华高大上,其实只适合成人办公区,不适用人口密集的学生使用。每天开关几十次,两个月就螺丝脱出 ,整体变形。</h3> <h3> 改为砖墙隔离 ,方便冲洗,容易清扫卫生。空气流通,臭味大大减少。牢固美观,消除安全隐患。</h3><h3> </h3> <h3> 维修改造后的厕所,看上去踏实许多。 </h3><div> 门口加砌一座看似多余的砖墙 ,其实妙处很多。既是屏风的化用,又是师生上厕所的放心屏障。当初的设计师为什么不采用呢?</div> <h3>多次脱落的螺丝。</h3> <h3>歪歪斜斜的门板。</h3> <h3>整体隐忧。</h3> <h3>认真粘贴瓷砖。</h3> <h3>坚固的隔墙。</h3> <h3>巧妙的屏风。</h3> <h3>若配上一面工艺镜子,应该会是一道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