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成都没有直飞伊斯坦布尔的航班,我们是在多哈的哈马德国际机场转机 ,成都飞多哈约7个小时,在哈马德机场机场停留了4个小时后,再飞4个小时就到了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h3><h3> 机场免税店东西都差不多,匆匆掠过。</h3><h3><br /></h3><h3> </h3> <h3> 说起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估计会难被人记住,出现的时机也基本都是恐袭和暴乱。而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不仅作为各式电影的取景地,也作为旅游胜地,被人们所熟知。人口有1600万,面积比成都大。</h3> <h3>第一站:</h3><h3> 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欧大陆,从最早的拜占庭帝国开始,经历了罗马人的占领,又经历了奥斯曼帝国辉煌与衰落,其整个城市极具历史感,随处可见的楼梯都让人可以脑补出无数的电影场景和桥段。</h3><h3><br /></h3><h3> 地中海的一条海峡把城市分成二部分,一部分在欧洲,一部分在亚洲,所以你站在海峡的大桥中央往东望去,就有了"左眼看欧洲右眼看亚洲"一说。</h3><h3><br /></h3><h3> 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土耳其既有欧洲人的文明和直率又具备亚洲人的细腻和优雅,在这个城市酒巴和清真寺同时充满在大街,既可看到包着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女人,也可看到穿着暴露的妙龄少女,让人目不暇接。</h3><h3><br /></h3><h3> 曾有一句话这样描写伊斯坦布尔:"很多城市是千城一面,而伊斯坦布尔是一城千面。"上升到一个国家,很多国家是千国一面,而土耳其是一国千面。</h3><h3><br /></h3><h3> 如果说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那么波澜壮阔的土耳其历史又何尝不是荡气回肠的悲伤。</h3><h3><br /></h3><h3> </h3> <h3> 1、背后是闻名世界的蓝色清真寺。</h3> <h3> 蓝色清真寺属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尖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所以称为蓝色清真寺,是因为殿堂全部用大理石建造,内壁镶有蓝色磁砖,使整个内殿蓝光熠熠。</h3> <h3> 进入清真寺需要脱鞋,穿过古老的门扇,进入庞大的穹顶之下。穹顶蓝色的瓷砖和五彩缤纷的装饰图案略显沉暗,悬挂下来的圈灯照亮着内部空间,靛蓝幻彩玻璃,让人冥思伊斯兰素洁的真主世界。</h3><h3><br /></h3><h3> </h3> <h3> 整个大殿,平面呈希腊十字,每边各由三瓣小穹顶托起一个大穹顶,再由四根巨柱支撑的拱券,托起中央大穹顶,呈现出丰富层次,仿佛不断盛开的花瓣。但是整体空间秩序统一,置身其中宁静安穆。中央的礼拜区域,有一两个在祈祷,真主还在保佑这片大地。</h3> <h3>必须捂得严严实实才能进去参观。</h3> <h3> 2、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 这座举世无双的教堂内部延绵不尽的堆拱,恢宏的整体空间没有一根柱子的间隔,荣耀的神光中感受着超拔天国圣秩。</h3> <h3> 昏暗的光线中依旧能感受到教堂空间的高深,精美的马赛克镶嵌圣像,代表了拜占庭艺术的最高成就。红色和绿色大理石拼绘的各种随性图案不再俏丽,而是体现出古旧的厚重。由繁密的卷叶纹装饰的圆形或倒梯形的柱头,收敛了技巧的外炫,留白了结构空间感。</h3> <h3> 由于门廊紧闭,教堂绝大部分角落是阴湿昏暗的,但高阔的空间,有种自在的清凉。沿大门左侧的坡道可以上到二层空间,窗户都打开明亮许多,教堂四角穹窿的二层是镂空的,透过弧形栏杆可以俯瞰整个大殿,避开满眼的脚手架,仍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到拱券上六翼天使。</h3> <h3>远眺圣菲亚教堂</h3> <h3> 3、老皇宫---托普卡帕宫</h3><h3> </h3><h3> 教堂背后就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老皇宫-。然而从跑马场开始,蓝色清真寺、广场、老皇宫,一直延伸到海边的整个区域,就是东罗马大皇宫原址,可惜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被洗劫破坏,到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则彻底淹没地下。<br /></h3> <h3> 托普卡帕宫虽然只占了原拜占庭大皇宫的一角,但本身却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加上塞拉基里尔海岬绝美的风景,使之堪当为名符其实的空中花园。</h3> <h3> 皇宫有着四进庭院,由大到小,从疏朗到精致。大门之前是一个醒目的郁金香净洗亭,漂亮的奥斯曼风格。大门即皇室之门,又称高门,由此进入第一庭园,禁卫军之亭。庭院内左前侧是拜占庭时期的圣和平教堂,保存非常完好,似乎没有遭到过清真寺的改造。</h3> <h3> 通往第二庭院的中门,两边右侧一边是厨房,左侧是帝国议事厅和后宫入口,中央是通往第三庭院的吉兆之门。里面最感兴趣的是厨房,一排红砖砌的拜占庭式穹窿顶,下面陈列着硕大的锅釜。厨房的后面是皇室收藏的元青花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世界上最多的元青花,国内很多人到伊斯坦布尔就是为了看元青花,坐飞机来看上一个星期再回去。</h3> <h3> 皇家大理石露台,巴格达亭、开斋凉棚、割礼殿、烈万亭依次分布,由曲折的敞廊连接,围着中央的大水池。墙壁、天花和拱券以伊兹尼克瓷砖镶嵌成阿拉伯风格,并绘以描金线条,优雅华丽;喷泉从中央水池中缓缓流出,眺望远近山景,心旷神怡。</h3> <h3> 4、地下水宫</h3><h3><br /></h3><h3> 位于圣索菲亚教堂斜对面的地下水宫(Yerebatan Sarnici),建于公元532年,是拜占庭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地下蓄水池。这座140米长、70米宽的地下水池可储十万吨水,至今还有鱼在此游弋。除了作为古老的蓄水池,这里还曾作为军事弹药库使用。</h3><h3><br /></h3> <h3> 如今,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伊斯坦布尔最浪漫、最神秘的景点之一。336根巨大石柱构建的巨大宫殿,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宫殿里面有两个倒置的美杜莎头颅石雕,是1984年改建时,人们从底部厚达2米的淤泥中发掘了出来。此外那悠长旷远的滴水声加之那些诡异的传说,仿佛带你步入了另一个莫测的世界。</h3><h3> </h3><h3> 水宫里面清凉无比,如果把光线整亮堂些,太适合麻将了。</h3> <h3> 5、大巴扎</h3><h3> </h3><h3> 大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类似批发市场,里面的防货居多,价格也高,走马观花一番。</h3> <h3> 6、伊斯坦布尔老街街景</h3><h3><br /></h3><h3> 逛完精华景点后,我们开始慢慢走起老城区溜达,感受不一样的慢节奏。</h3> <h3> 彩虹区,街边有很多文艺的小咖啡厅。</h3> <h3>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老街,暂且不论规划是否整齐,就生活的便利性与历史的厚重感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h3> <h3> 双车头的有轨电车,我们也坐上去体验了一把。</h3> <h3> 慵懒的下午茶时光。</h3> <h3> 土耳其红茶</h3> <h3> 煮玉米,烤玉米</h3> <h3> 烤板栗,按克卖,看到个头大,味道没有我们的糖炒板栗好吃。</h3> <h3> 土耳其甜甜圈,看到当地人吃的香,一尝嚼起来太费牙齿了,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牙口好。</h3> <h3> 百年烤肉老店--苏丹哈迈特肉丸店,肯定不能错过。</h3> <h3> 据说 1920 年,有个 Mehmet 爷爷在蓝色清真寺这一区的某间烤肉店做出了现金有名的烤肉。当时他标榜这肉丸不添加任何香料,肉都是经过严格选择,配上简单的面包、洋葱和少许盐巴就能征服大家的胃。这多汁美味的肉丸也就在伊斯坦布尔传开了。</h3> <h3> 看似简单的牛肉加青椒,蘸一点辣辣的烤肉酱,咬第一口就幸福感满满,多汁而有弹性,肉香在唇齿间荡漾。</h3> <h3> 烤肉大叔,注意背后的烤牛肉的原形。</h3> <h3> 大街小巷的土耳其烤肉是这样的,可惜没有肚子品尝了。</h3> <h3> 乱逛中,貌似走到了"染房街",多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人海人海,可惜都没有我的菜。</h3> <h3> 走着走着,就来到金角湾看海,看人,吹风………</h3> <h3> 为了巴掌大的鱼,一站就是一下午,无非是打发多余的时光,一边等到鱼儿上钩,一边整理各种思绪—晚饭吃什么…</h3><h3><br /></h3><h3>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自由自在的闲逛了一天,治安非常好,完全不用担心,明天将离开这个曾经波澜壮阔的城市,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