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之山一一冈仁波齐

大地之子

<h3><br></h3><h5> 七月, 我们驱车前往世界最神圣的山峰——冈仁波齐</h5> <h5>  冈仁波齐峰的转山环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圣路线之一。有记载在佛教传播以前就已经成为了宗教圣地,徒步体验奇妙地融合了在藏区任何地方旅行所能触及的精神、文化以及距离方面的意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它会对每一个具有冈仁波齐情怀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的原因</h5> <h5>  沿着古老的朝圣路线进行徒步环行,翻过卓玛拉垭口,穿越多条碎石路,湿地及河流,全程约为52km,那里海拔4500米以上,高反缺氧及晒伤脱水是极易发生的事,这样的路线加上神山特有的魔力应该是对每一个环行冈仁波齐的信众或普通人意志和心灵真正的洗礼</h5> <h5> 上图岗沙村即塔钦</h5> <h5>  冈仁波齐峰的转山路线不算复杂,在网络中旅行者记载的非常清楚,简单地说:从塔钦出发向西穿过一片旷野,接着转向北来到宽阔的河谷,顺河谷直到翻越过海拔5630m的卓玛拉山口,再下降至另一个河谷地带,最后还是穿过最初的旷野回到起点。直截了当、很完美的一个自然循环,上千年来它就是这样成为朝圣者的至爱</h5><div><br></div> <h5>  据说转一圈冈仁波齐能洗净一生的罪孽。藏族认为,3圈是一个更为完满的起始点,13圈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转够了13圈才能被允许进入更高级别的路线修行,比如翻越康珠桑拉姆拉山口的内转捷径,即空行母密道。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转够108圈,可以立即涅磐成佛,所有前生后世的罪恶全都一笔勾销。注重效率的人认为在藏历马年转山的效果比较好,据说一圈顶十三圈。</h5><h5> 2014年马年,我和小峰小何转了藏传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其他三座是西藏冈仁波齐,玉树尕朵觉悟及云南梅里雪山。</h5><h5> 我不是真正的佛教徒,转神山神湖寺庙是期望着体验神圣和了解更深奥更有意义的事物,每回也总能得到安神静心的时刻,每一次为每一位亲人好友祈福祈平安祈健康成为必做的心愿,在每一次的行进中还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圣非凡,并且还能带着美好回忆回家。从路上所撷取的任何一点一滴,对于我来说,都已经足够丰富以养心性。所以,每次决定之始,我想,有这种体验那为什么不去呢?</h5> <h5>  神山冈仁波齐有内转和外转二条线,内转就是从哲普热寺出发一小时左右走东南康珠桑拉姆拉山口(上图黄线)。这条捷径也通往冈仁波齐峰东面,不过听说只有转过13圈的人才有资格能走而外转则是更多人行进的路线,与内转不同的是从哲普热寺出发一小时左右还要往东北方向翻过卓玛拉垭口再向东而下山谷</h5><h5> 远方的两湖则是玛旁雍措和拉昂措(右),与神山亘久相伴</h5> <h5>  朝圣者通常都很友善,平和与亲切,这也是我转山转湖转寺庙的心原动力之一,我乐意人与人,人与自然这样的关系,简单而温暖。</h5> <h5>  藏族朝圣者选择以双脚或更困难的磕长头礼行进,一路吟诵祈祷;</h5><h5> 印度教徒或骑马或双脚或赤脚行进</h5><h5> 苯教徒则以逆时针方向绕神山而行</h5><div><br></div> <h5>  如果信仰藏传佛教,就得计划只用一天时间来完成整个艰苦的行程,这需要黎明前就出发,很晚才能回到塔钦。快一些的信徒大概13小时就能走上一圈。</h5><h5> 印度教徒一般三天转完,首先得在冰冷的玛旁雍错神湖之水中浸泡的仪式开始,两个晚上则分别睡在哲热普寺和尊最普寺旁边的帐篷里。</h5><h5> 那些非常虔诚的藏族以嗑等身长头这种非常困难的方式完成全程,一圈下来需要大约3周。</h5><div> </div><div><br></div><h5><br></h5> <h5>  上图清楚地显示在开阔的峡谷地带可以看见高高的经幡柱及大平台,印度教徒会在此下车开始徒步旅程。经幡柱西边一点是两腿佛塔。对朝圣者而言,从小佛塔的拱门下穿过能得到保佑,而有罪的人则无法通过,我当时不明就里,从下穿过。佛塔东边的那块巨大的岩石平台则是天葬台</h5><div><br></div> <h5>  道路两边典型的冈底斯山脉具有的高度沉积的表面、皱褶与凹陷、以及年代雕凿出的奇特形状围绕着你,甚至能够邂逅丝带一般的水流从上百米高处坠下。</h5><div><br></div> <h5> 从哲热普寺出来会经过第二个天葬台(海拔约5330m),象征死亡之地,满山坡都是衣服及玛尼堆,据说朝圣者在此假定要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进入地府,直至到达卓玛拉山口才将获得重生。</h5><h5> 通常会留一件衣服,一滴血或者一束头发——代表离开了刚才的苦难生活。</h5> <h5>  卓玛拉山口的卓玛石被大量经幡遮挡,很难看见。这块石头上信徒们留下粘满酥油的照片、钱币等物品。</h5><h5>朝圣者会围着它转一圈,弯腰从经幡下穿过,口中念诵经文,“其其索索,拉加罗(万能的神保佑长命百岁,平安)”。</h5><div><br></div> <h5>碧绿如玉的托吉错(海拔5608m,藏语意为慈悲湖)。</h5><div><br></div> <h5>  一路伴行各种神话</h5> <h5>  路线最终又回到了巴嘎草原,纳木那尼峰和拉昂错又开始出现在远方,现在,沿着土路就能很轻松地走回到塔钦。</h5><div><br></div> <h5> 上图粉色标志点则是观看和拍摄冈仁波齐峰最佳地选</h5> <h5>玛旁雍措及那木那尼峰</h5> <h5> 最后说一下上面二图,在内转山中有人也采取此路线(绿色),经过色龙寺和江扎寺以冈仁波齐南侧的揭陀山为中心,一般也是先要转够大转山道13圈后,才能转这个内圈</h5> <h5>  冈仁波齐的“释迦牟尼的脚印”又叫“不动地钉”,环绕冈仁波齐山周边总共有四个</h5> <h5>谢谢小峰从318线一路赶来拉萨相会,下次陪你去冈仁波齐</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