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在人们眼里这只是一根普通的擀面杖,而在我的眼里在我心中,在我们家庭的饮食文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厨房里的神器。</div> <h3>传承?是的,这得从我的奶奶婆婆说起,奶奶15岁结婚,生育八个儿女,四个男孩四个女孩。</h3><div>那时候奶奶就是用这根擀面杖给家人做葱油饼,烙千层饼,做小麦面花卷。做面条,还有烙单饼(就是春饼)</div><div>高粮面,乔麦面,小麦面都可以,奶奶说烙一大盖帘春饼,(盖帘秸秆钉的圆形的)一会儿都吃光。原因是北方人自己做豆酱,炸个鸡蛋酱卷大葱别提多好吃了。</div> <h3>斗转星移,日日年年,奶奶用这把神器养育了八个儿女,之后儿女们相继结婚成家。另起炉灶。<br></h3><div>到了八十年代初,奶奶年事已高,就和我公婆一居生活,(公公在家排行老大哥)。那时我们已经结婚了,奶奶和我的关系非常好,有时间就和我聊天。有一天奶奶说我给你一样东西,我惊讶地问:“啥东西啊?你自己留着吧”!奶奶笑着说,我老了,用不上了,你会用得上的。结果奶奶拿出一根擀面杖给我。</div> <h3>材质不错!最低也是十年以上的树龄,而且是榆木制作的,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都有暗红色显现了,那我收下啦!谢谢奶奶!<br></h3><div>从此我就用这根擀面杖,给家里人做面食吃,开始做的春饼饼很厚,不像奶奶擀的那么薄像一张紙那样。我做的春饼吃着很硬。后来请教奶奶,她说你和面必须用开水烫面,烫个四分之三,之后打个鸡蛋再用冷水和。最好醒个20分钟。</div><div>啊……啊…知道了。时至今日我仍然用这个神器,做花卷,做油饼,擀手工面条,当然了春饼最受欢迎啦。</div><div>可惜的是,奶奶在80年代末去世了。享年82岁。</div><div><br></div> <h3>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用这根擀面杖做面食的时候,就想起了可亲可敬的奶奶。心里在说奶奶你给的这传家宝我一定会传承下去的,用这把神器养育好您的子子孙孙!<br></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