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游欧洲--挪威3,卑尔根

美友16769287

<h3>一年365天,卑尔根有273天都在下雨。</h3><h3>无论在冰岛还是挪威,有一件遮风挡雨的衣服很重要。因此,我和小男人完全没被阴雨天影响到,带着春游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暴走。</h3> <h3>挪威人热爱雕塑,还没来得及欣赏奥斯陆的生命之柱,感受艺术家恳切希望人们共鸣的作品。卑尔根的雕塑似乎绝多以纪念伟人为主,没有强烈的宗教含义。</h3><h3>眼前的这位便是挪威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Ole Bull。</h3> <h3>走出卑尔根火车站,便可见这美丽的公园,山顶上的各色小屋伴着初升的阳光,整个城市好像还未完全苏醒。</h3> <h3>绕着湖漫无经心的走着,头顶的那片乌云悄声无息的竟被微风吹散。</h3> <h3>卑尔根城市的街道狭窄,但却在市中心保持如此美丽的花园实属让人愉悦。不得不吐槽一下刚号称退出中国房地产的巨头,要全力改造悉尼the rocks的&quot;宏伟蓝图&quot;。</h3> <h3>穿了件红衣,硬要比一比是否真的&quot;人比花红&quot;。</h3> <h3>总算,晃到了明信片中常出现的小屋前。乍看是否有点五渔村的感觉?的确,这里就是城区中最热闹的港口了。</h3> <h3>前两篇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茂盛的挪威森林,这也解释了维京文化中最重要的造船历史部分。</h3><h3>图中黄色的木头部分是后期重建的,黑色部分是历史遗迹,此船是维京人用于货物交换的船只。</h3> <h3>曾今的挪威,被丹麦人当作礼物送给了瑞典人。自挪威再次独立后,千余名德国人来到卑尔根,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货物和挪威人做生意。在没有货币的年代,你猜挪威人拿什么做为替代货币的流通品?</h3><h3>就是图片里的鳕鱼干!!!</h3> <h3>卑尔根的建筑很有特色,从公元9世纪开始就全部用木头造屋子。没有电的年代,房屋很容易失火,而且一烧就是一整片。团结的人民就在烧毁的旧址上重建,因此当今考古发现,遗迹的层高是随着历史变迁逐渐变高的。</h3> <h3>在没有地图的时期,维京人要是约会,会说,我们在麋鹿下见面吧。那么可爱的动物,我却在市场里看到人们把它做成了腌制香肠和热狗,题外话了。</h3> <h3>虽说这儿的雨水偏多,倒也不影响红红绿绿的各类树莓的生长。味道嘛,还是我大澳的味道更胜一筹。</h3> <h3>海鲜的种类也算丰富,贩卖的挪威小哥中还有好几个会说中文的。</h3> <h3>满满的红黄椒和洋葱熬制的香油,烹煮出来的虾不知是什么滋味。</h3> <h3>这眼神无辜吗?有谁认识它?</h3> <h3>灯笼鱼啊,以前只在海洋动物的书中看到过。样子的确不美,呆呆的爬在那儿,好像全是围着它拍照的游客,没人说,切一块儿,烤了。</h3> <h3>有别于澳洲,这里的鱼市,几乎找不到fish and chips,的确,新鲜的海鲜就应该品尝原味。</h3> <h3>我的午餐,特别请老板放了一半鲑鱼和一半龙虾肉,搭配清爽的黄瓜片和厚重的美乃滋。yum....</h3> <h3>此时,我们已经晃悠了5小时,按理说也应该开始审美疲劳了。但我还是一路拍不停,一面发出赞美的感叹。</h3> <h3>突然,我被眼前的鸽群惊呆了。</h3> <h3>他们这是在灌木上日光浴吗,他们这是目中无人吗?</h3> <h3>你蹑手蹑脚的经过又或是像我家男孩儿横冲直撞,他们就那么眯着眼,甚至都懒得移动一下型如小鸡的身躯。</h3> <h3>动物与人的和谐尽在不言中。</h3> <h3>天色总算渐渐变成了浅金色,我们实在等不到太阳完全下山,记录下岸边灯火辉煌的景致。冬季的傍晚,可以乘坐山间的缆车,去山顶看一看灯火就在那阑珊处。</h3> <h3>暴走7小时的一天,晚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