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一女儿的足迹巡礼之丹东中朝边境一日游

平安•程远兵

<p class="ql-block"> 英雄城市---丹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凤凰山下,美丽丹东,我的家一一这是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丹东的素描。而当代年青人却不一定知道,这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来这里这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看鸭绿江边断桥,重温那载入史册的过去。 </b></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丹东城北的一座小山上,沿着宽大的台阶走近那座高大的纪念碑,望着碑下志愿军战士群雕塑像,腑瞰着眼前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让我怀念起那炮火连天的艰难岁月。“难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正是这座处于战争最前沿的城市,见证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顽强毅志和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精神。 </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25日,刚刚摆脱日本奴役不久的朝鲜半岛上烽烟突起,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成为这个半岛的统治者,于是,一场内战爆发了。仅仅时隔两天,美国便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把军队开进了朝鲜。有着海上霸主之称的第七舰队还悍然开进了我国的台湾海峡,美国根本没把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看在眼里,大有横扫天下的气势。 </p><p class="ql-block"> 仅两三个月时间,美国的海陆空三军果然如催枯拉朽一样,横扫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中朝边境上空,也成了美军飞机任意飞翔的“游乐场”,不断轰炸我边境城市。中国的丹东,立刻成了这场战争中中国最前沿的城市。 </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国刚建国不到一年,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坐视不管任由美国横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还是奋起抗争?中国的领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 </p><p class="ql-block"> 这年的10月8日,中国政府迅速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为司令员,开赴东北前线。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战斗。生龙活虎的中国军队果然了得,10月25日,就和朝鲜人民军一道打响了第一战役,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消灭敌军15000余人,第一仗就让世界刮目相看! </p><p class="ql-block"> 气急败坏的美国人为了阻挡中国军队入朝,于11月8日出动大批飞机,炸毁了丹东通向朝鲜大陆的铁桥,使这座1911年建成的大桥变成了断桥留到了今天。 </p><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正式打响,11月8日就把敌人赶到了清川江以南; 第二次战役于11月25日打响,消灭敌军36000人,把敌人赶到了三八线以南; 第三次战役于12月31日打响,消灭敌人19000人,突破了三八线并占领了汉城; 第四次战役,即上甘岭战役,抗击敌人反扑,此役歼敌78000人; 第五次战役打响,将战线确定在三八线上,消灭敌人82000人。 </p><p class="ql-block"> 从此,美国军队再也无力向北进行大规模进攻了,他们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以后,谈谈打打两年多,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美国都没有占到便宜。 </p><p class="ql-block"> 1953年的2月7日,正是朝鲜战场上谈谈打打的拉锯时刻,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庄严宣告:“只要美帝国主义不放弃它那种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人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道,一直战斗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p><p class="ql-block">这掷地有声的话,能从中国人嘴里喊出来,真的让全世界震惊。从鸦片战争的1840年算起,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让外国人欺负,可是今天,中国人竟敢与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叫板! </p><p class="ql-block">战后统计,整个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总共击毙、击伤、俘虏敌人109万余人,其中美军就有39万余。 </p><p class="ql-block"> 战争中,中国人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总计伤亡39万人。在牺牲的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人,师职干部10余人 ,团职干部200多人。这其中包括青史留名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还包括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p><p class="ql-block"> 据一位尚在的志愿军老兵讲,当战争激烈时,从朝鲜战场上抬下来的伤兵,匆匆运回丹东,一些人运回来后就咽了气,只得就近埋葬。所以,丹东附近有许多抗美援朝烈士墓。在五龙背村一处埋了500多名志愿军的烈士墓地,墓碑上标识着的战士籍贯,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另外,还有二三百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更有一大批烈士的遗骨,则永远留在了</p><p class="ql-block">朝鲜。</p><p class="ql-block"> 绿江边断桥,是1909年由日本开工兴建的,1911年通车。它原本是铁路桥,桥长940多米,共有12孔。中方的第四孔可以旋转,以方便超高船舶通行,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水平旋转的大型桥梁。1943年,日本又在此桥的上方百米处建了一座铁路桥,此桥就改成了公路桥。 </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的大部分作战物资,都是从这座桥上运到朝鲜的。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中国人民支援前线的伟大功绩。从1951年6月1日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捐献武器开始,到1952年5月,中国人民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共捐款人民币55650亿,可买3710架飞机。这其中,艺术家常香玉自己就捐献了一架飞机。 </p><p class="ql-block">我望着江中尚存的四座桥孔的断桥,看那钢架瘦骨磷磷地傲首立在那里,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再看那滔滔不尽的江水,一浪推一浪地向着黄海流淌,更让我感受到了心胸起伏不断的波澜。就在这江水流到海里的地方,正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硝烟升起的地方。积贫积弱的大清王朝,就是在那次海战中,使中国的海军全军覆灭,从此再没有能力制止强盗从海上踏上中国领土!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领袖们,不管他们在以后的中国建设中犯了什么错误,但他们在统一中国大业和抗击外部侵略上,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永远会让人铭记在心。因为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任人宰割。正是抗美援朝,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人的民族魂。从这一点看,鸭绿江上的断桥,成了一座历史的座标——统一的中国再也不怕任何强敌了。 </p><p class="ql-block">我听说,在鸭绿江丹东段的上游70多公里处的河口,还有一处断桥叫河口断桥。听一位至今尚在的叫张福禄的志愿军老兵讲,他们的部队就是在那座桥上,首先过江去扫清路线,然后,彭元帅和几个参谋乘坐北京吉普从那座公路桥上过江的。过江不久,美国飞机就炸断了这座桥梁,切断了彭总的归路。那情景,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慨。 </p><p class="ql-block">为了看彭德怀过江的那座断桥,第二天,我特地坐车赶到那里,只见桥头塑着彭德怀骑在马背上的塑像,威风凛凛,不仅生出许多景仰之情。 </p><p class="ql-block">在彭德怀塑像前我徘徊良久,渐渐地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鲜活的英雄人物。他们像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划过太空一样,使中国的近现代史为之生色。百余年的动荡社会里,正是这些英雄在披风斩浪,最终使中国走向统一,走向强盛。于是,我们不能不承认,伟人的意志,往往能左右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孙中山,清王朝不会那么快地灭亡;如果没有蒋介石,中国的军阀们还是一盘散沙无法抗击日本侵略;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的统一还要拖上一些时间;如果没有张学良,西安事变就不会发生……是一些伟大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 </p><p class="ql-block">曾记得早年学习哲学,说到历史唯物主义,还曾批判过英雄史观,并且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奉为千古不变的真理。其实,这是把英雄和人民对立起来的一种思惟方式。如果硬要划分的话,应该是“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因为英雄也是人民当中的一员。西方哲学家尼采说过,一个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大概是尼采的这些话,才让人把英雄与人民对立起来了。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美丽的城市,美丽的鸭绿江,江中挺身而立的断桥,隐隐有一种顽强的中国魂在萦绕着,它昭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只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这其中,所谓“万众一心”中的“一心”,多少体现的是伟大人物的意志。 </b></p> <h3>丹东火车站广场毛主席雕像</h3><h3> 丹东火车站的毛主席塑像建立于1970年。</h3><div>丹东人不会忘记,年轻的共和国刚一建立,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炮弹落到丹东四道沟,炸死老人和孩子,年轻姑娘被炸死后辫子挂在树上....是毛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强音,带头把儿子送战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场立国之战的伟大胜利,赢得鸭绿江畔跨世纪的和平。在丹东人心目中,毛主席就是人民幸福安宁的守护之神。</div><div> 丹东人不会忘记,1956年,毛主席发出指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了响应号召,丹东农机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相结合,大胆革新,在1958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轮式农用拖拉机,取名'鸭绿江1号'.毛主席闻讯后,在这年5月18日挥毫为丹东农机厂题词: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从此,丹东人就改称这个工厂为“518厂”。在丹东人心目中,毛主席最相信人民,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强盛之宝。</div><div> 人民热爱自己的领袖,领袖根植于人民之中。在美丽的江城丹东,造化钟神秀的长白山九道沟余脉,不舍昼夜奔流不息的清清鸭绿江水,经岁经年巍然屹立的站前毛泽东塑像,构成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这尊塑像并非是一种图腾,而是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象征。</div> <h3> 鸭绿江(满语:Yalu ula;汉语拼音:Yālùjiāng;朝鲜语:Amnok Gang,amnok为“鸭绿”二字古音ap-lok发生音变所致)古称马訾水,是一条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江。鸭绿江年均径流量302亿立方米,在中国江河中排名第11,为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它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南麓海拔2300米处的长白山天池,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辽宁两省,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h3> <h3>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br></h3> <h3>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志愿军统帅彭德怀,中国共产党军队唯一一位指挥大兵团与外敌抗击,最终取得完全胜我的常胜将军l</h3> <h3>  鸭绿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界河,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我国吉林省、辽宁省和朝鲜两江道、磁江道、平安北道,于丹东东港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沿江岸峰雄奇、绿水秀美。像一部书,记载着丹东鸭绿江的文明史,让游人从中忆起"古城"沧桑、“六甸”兴衰,忆长城的雄姿、江帆的秀影,忆起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耻辱和灾难......中朝友谊桥和断桥犹如饱经劫难的兄弟,并肩而立、雄伟之中含有几分悲壮,用望远镜望去,断桥墩上的枪眼炮痕还依然存在,使人禁不住想起战火弥漫的年代。</h3><div><br></div><div>  乘客轮,游大江,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对岸是朝鲜平安北道府新义州市,咫尺相望,别有一番韵味。</div><div><br></div><div>  鸭绿江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人前来参观游览。国家领导人胡耀邦、胡锦涛、陈慕华都来过鸭绿江公园,曾赞杨公园的规划别致,风格独特,并提出公园是祖国的窗口,要求各级领导重视窗口建设。</div> <h3>  虎山长城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睿智的中国先人,身受卫国之命,责任、义务和自家性命,都不容他们不选择虎山为屏障。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h3> <h3>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丹东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丹东市市中心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是一座塔楼式建筑群。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当时隶属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1984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扩建。1990年扩建工程奠基,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h3> <h3>  鸭绿江断桥</h3><h3> 该桥是1909年由日本开工兴建的,1911年通车。它原本是铁路桥,桥长940多米,共有12孔。中方的第四孔可以旋转,以方便超高船舶通行,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水平旋转的大型桥梁。1943年,日本又在此桥的上方百米处建了一座铁路桥,此桥就改成了公路桥。 <br></h3><div>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的大部分作战物资,都是从这座桥上运到朝鲜的。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中国人民支援前线的伟大功绩。从1951年6月1日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捐献武器开始,到1952年5月,中国人民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共捐款人民币55650亿,可买3710架飞机。这其中,艺术家常香玉自己就捐献了一架飞机。 </div><div> 江中尚存的四座桥孔的断桥,看那钢架瘦骨磷磷地傲首立在那里,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再看那滔滔不尽的江水,一浪推一浪地向着黄海流淌,更让我感受到了心胸起伏不断的波澜。就在这江水流到海里的地方,正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硝烟升起的地方。积贫积弱的大清王朝,就是在那次海战中,使中国的海军全军覆灭,从此再没有能力制止强盗从海上踏上中国领土! </div><div> 新中国的领袖们,不管他们在以后的中国建设中犯了什么错误,但他们在统一中国大业和抗击外部侵略上,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永远会让人铭记在心。因为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任人宰割。正是抗美援朝,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人的民族魂。从这一点看,鸭绿江上的断桥,成了一座历史的座标——统一的中国再也不怕任何强敌了。 </div> <h3>追寻历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