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阔别二十三年,2017年8月5日湛江艺术学校91级美术班同学于母校相聚。</h3> <h3> 速 写 缘</h3><h3><br></h3><h3> 爱画速写,已记不清是何年何夕之事了……</h3><h3> 只记得在艺校读书的日子,手中那杆笔头,已是不停的写写画画,涂涂抹抹。学校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甚至于音乐班女孩流畅的曲线,粤剧班花旦灵动的姿态,在眼里看着的,脑里想着的,心里惦着的,都是该怎样的画出来,在纸上怎样的表现出来。那时心无旁骛,在艺术的道路上,我就有如西藏的朝圣者,三步一跪,向着艺术圣殿的大门顶礼膜拜。</h3><h3> 三年级第一学期里,学校组织美术毕业班学生下乡写生,体验生活。目的地是美丽富饶的阳春,为期一个月。有这样的一句诗:“漠阳江水过春州,夹岸峰奇洞壑幽。”正是对阳春的一个写照。凌霄岩、玉溪三洞天、小石林、鱼王石、漠阳河等美景名胜,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们日出而作,日暮而归,忘情的画着,收集着生活最原始的素材。</h3><h3> 在一个夕阳流金的傍晚,画了一天画的我和几个同学肩背画夹而归,走在漠阳河畔的马路上。马路沿河一侧摆着藤制的餐桌、椅子,双双对对的情侣在埋首用餐,夕阳洒在河面上,点点金光,幻出缕缕诗情画意。</h3><h3> 忽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冲着我们嚷嚷,指指我们的画夹,又指指自己,意思很明显:要我们帮他画像!我们面面相觑,天色已晚,画也不成,走也不成。同学推搡着要我应上,这时要是跑开,也忒教外国佬瞧不起了。咬咬牙,我打开速写本,屏气凝神,细细的观察一番,骤然下笔。不下十多分钟,一幅形神俱全的速写画像跃现于纸上,围观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时发出咋咋的赞许声。到最后,我添上藤制的餐桌、坐椅,桌上的瓶装珠啤和酒杯,还有漠阳河上只只渔船作为远景。我把画给了外国人,他一边看着,一边咿咿啊啊的叫着,脸露喜色。我笑笑,返身和同学走在回归的路上。这时的夕阳更美了,给大地罩上了一层金色,我们仿似踏着金子的道路开心的往回赶。</h3><h3> 这事儿挂在心上有好一阵日子,没有与人道起,留在心底的,却是永远的忆记。那时便想:速写么,我要把她画好!</h3><div> 下乡返校的时候,我已画了一大批速写作品,得到艺校副校长吴景輝先生的赞赏,并亲笔为之写了序言,在艺校大饭堂搞了速写、水彩联展画展。当时在艺校一时传为美谈,乃至前来报考的千千百百考生看后,亦为之倾倒拜服。现录吴景辉校长所作之序言如下:“严海涛、邱培聪作品联展前言</div><div>一一沉寂的优势:观察、思考和激情;执着、孤寂和持久;创造、积累和实绩;不动声色勤奋探索,精力投入度日清淡,冷藏自己默默无闻,这是每个学者型艺术家的共同特点。</div><div> 韶光匆匆,寸寸光阴,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是绝对公平的。三年的艺校学习,严海涛和邱培聪两位同学,用实绩说话,看学习成果,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古老伦常观念的诠释。</div><div> 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能人之所不能,为人之所不为的创造者,追求庄严宏伟与朴素单纯、达到艺术使自然更完美的境界,发挥平凡的优势,露出沉寂的灿烂。</div><div> 艺校师生人才济济,美术、舞蹈、音乐、戏曲、文学、书法、摄影……不甘落后的学生,敢不敢准备个人或联合成果展出或演出?!学校领导友持他(她)们,大力开展艺术实践,把几年来逐步出现的基础教学滑坡现象刹车,引向高处,逆坡前进。时年一九九四年四月廿二日深夜。” 感恩老校长吴景辉先生,感恩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们,感恩我的母校湛江艺术学校,感恩与我共同经历风雨一起成长的91级美术班的同学们! </div><div> 下乡的日子是美妙的,艺校的生活是无忧的,但却已是一去不再。至今犹怀念着的是那同桌的老友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以及、以及傍晚校园里飘散着的那一抹淡淡的茉莉花香,花香里走过的打着蝴蝶结的音乐班的姑娘……</div><div> 待到毕业,领到一纸通知书时,才知被分配到了偏僻遥远的一所乡村小学。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正是榕子成熟的时节。村边的老榕树下拴着老牛,熟了的榕子掉下来,遍地都是金黄,和着泥土腐烂的气息,牛蝇飞散着。黄泥铺就的小路直通往村边小学,那是一所平房式的乡村小学,陈旧、简陋。校舍的檐廊柱也似曾拴过牛,地下依然有老牛排出的一滩滩青黑青黑的东西,赫然在目,新鲜“可爱",我苦笑着,心头失意,味同嚼蜡。</div><div> 在乡下盖瓦的平房子里呆了几年。那时的我不甘于现状,夜里挑灯苦读恶补高中文化,参加高考一心只想考取美院,却与美院失之交臂。每每夜里挥汗如雨,一灯如豆,漆黑孤寂,唯有蚊儿是我的恋人与我不离不弃在我身边徘徊作伴,蟋蟀与虫蛉在夜星下为我伴奏着悦耳的田园夜曲给予我些许慰藉……在乡下边教学边自学高考的这几年时间里,是我心路的一个历练。在这数年里,令我闻到了田野的气息,闻到了菜花的芬芳,闻到了泥坯垒起的泥房子的味道;令我看到了秋天早晨田野里的凝霜,看到了庄稼的成熟,看到了农民为一年丰收所绽现的笑容。那时,心里还是热烈的,充满着向往与憧憬,激情与希望;远没有现时的那一份浮躁与不安,彷徨与沉重。对着乡间的一切,总有一股诉不尽的激情,画了不少的乡间风景。</div><div> 后来试教跑出了城里,为了生活、工作而奔忙,觉得实在太苦、太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也在生活的漩涡中消磨了棱棱角角,没有一丁点儿的锐气,加之高考后的失意,无助、苦闷、迷惘、彷徨、消沉,画笔一度尘封了数年。幸好认识了小教里一些对艺术洋溢着热火的朋友,发一条信息,一个问候,邀约着外出写生画画,这才使我重拾尘封了的画笔。由读书毕业直到工作,一直以来都只爱画着速写,皆因速写方便、快捷,一纸一笔的手绘,是第一线写生收集生活素材的最重要手段,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乐极之至,随到随画,手到拈来,而又不失其高贵典雅与艺术性。</div><div> 浮生尘世,形形色色,有着诸多的兴趣与爱好。烟酒麻将我都不沉迷,倒不是有多么的清高与脱俗,而是艺校学了那二三年的美术,头重脚轻根底浅,留也不成,丢也丢不了,毕竟做着这烦闷无望的美术教学工作。每每到心情烦躁苦闷之时,压抑的心便总想着出去走走,画下画,置身于大自然中,那是一种“天地之间”的大美一一自然之美。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那是一种荡涤心灵使之清凉澄澈而宁静的活水。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烟村野塘,在街头巷尾。总想到丽江古城、周庄及湘西凤凰画她一两个月,但终结一年的薄薪,亦难于让自己潇洒的走一回,生活上也有诸多的羁绊不能成行。既无法到名山大川去领略,只好在现实的生活中尽显我的风采,画尽吴川皆本色一一平中见奇,淡里显味,那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博铺坡的蕉风晨露,残荷孤苇;鞋乡里蒙上岁月古色的吊脚楼;芝霭蛤岭的垂柳夏荷;鉴江河畔的渔船夕照;还有那容易被人忽略了的烟村野塘,溪头田垄,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之美,都是我所喜爱的小景。在风雨中,在烈日下,撑起心底一顶凉亭,以手中之笔,拾来一幅幅诗意美景,那可算是画速写的最大乐趣吧!</div><div> ‘‘艺术来源于生活”,健忘的我已记不起是谁说的话儿,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仍深深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使我能重拾搁下的画笔,时不时的画这么一幅两幅。现在,一切的一切皆归于平淡平凡,没有年轻时考美院的那种劲头,低调而平实的做着所谓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十多年来,努力而充实的生活着,坚持着锻炼,捱着生活的担子;积极的而又不舍不弃的画着自己喜爱的速写儿。我想:人只要能坚持的走自己的路,总会做出点什么东西来的;人只有自己不断的强大,才能学识不断的发展,拥有一技之长,这个世界才能稍稍的容纳你。</div><div> 速写缘未了,缘自于对心底的那份执着;缘自于对生活无拘无束流落乡间村野的那份闲适;缘自于对生命的那份感悟!</div><div><br></div><div> 严海涛 2015年8月暑假写于 </div><div> 吴川坡尾村居,聚会后稍改</div> <h3> 1993年10月下乡阳春体验生活写生之作品,如宝贝般珍藏至今。 (18cm X 26cm)</h3> <h3> 02年的写生(26cm X 37cm)</h3> <h3> 个人简介:严海涛,男,吴川市梅录街道瓦窑村人,小学、初中分别就读于瓦窑小学、吴川二中。湛江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毕业,现吴川市新华小学美术教师,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二十多年来坚持外出写生,画画只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精神支柱与信念,一种生活的方式!</h3> <h3> </h3><h3><br></h3><h3><br></h3><h3> 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究。</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