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美国行之旅游篇(四)

思周

<h3><p><b>第五程 黄石-博兹曼-西雅图</b></p><p><b><br></b></p><p>黄石公园绝大部分属于怀俄明州,西出口进了爱达荷州,北部则在蒙大拿州境内。向北走路上车很少,两侧有很多牧场,美景也都麻木了,匀速行驶中只提醒自己别恍惚。临近博兹曼的高速路段限速提高到了80英里/小时,车流量也渐渐多了起来,睡意顿无。按设想的计划,大概一个半小时开到Bozeman机场。关于还车的小插曲在前面租车那段已经说过了。</p><p><br></p><p>不同于芝加哥或波士顿等大机场的杂乱,小机场没多少人,两层木结构的登机楼,办手续登机都很方便利索,美国国内航班照例每件托运行李要收取25美元运费。负责办理登机牌托运行李的小哥竟然忙完楼下的工作又上来帮忙登机服务,一人多岗。<br></p></h3> <h3><i>萌萌哒螺旋桨小飞机和西雅图上空的云景,远处是著名的雷尼尔雪山</i></h3> <h3><p>西雅图也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城市,它大概也是飞回国需要时间最短的城市(飞行时间十一个半小时)。<br>感觉在大城市开车恐怕不是那么方便(事实也是如此,单行道、拥堵、停车难等等大城市开车的弊端这里一样都有,也能见到抢行、鸣笛的),事先就决定西雅图的行程以公共交通为主。一开始想住在市中心,搜索后发现市中心宾馆的价格相比前面那些热门景区的竟然有过之无不及!既然机场有轻轨直达市中心,就干脆选择住机场附近,还免去往返机场倒行李的麻烦。最终闺女预定了连锁的La Quinta Inn Sea Tac,它的最大好处是随时提供免费班车往返机场(不少机场附近宾馆都有这项吸引客人的服务)。</p><p><br></p><p>下飞机取行李,打听后找到位于停车楼的宾馆集中停车点,墙上挂有专用的电话,用它拨打宾馆内线,一会儿功夫宾馆的接站车就来了。安置好房间,在附近找个餐馆宵夜,九点多了餐厅还是有两三桌客人,两个值班的服务生里里外外地忙不过来,不知道里面是否还有专门的厨师,也许连准备食物也是她们。反正到哪里都感觉美国老板用人够狠的。</p><p><br></p><p>22日用过宾馆里极简单的美式早餐后约了车子把我们送到机场轻轨站,买了往返市中心的通票(DAY PASS),票价相当于这段距离单程票的两倍,6美元(公共交通也不便宜啊!后来坐过一次公交车,四站2.5美元),6-18岁半价,直接插国内信用卡就可以买票。理解应该是在所买的起终点之间可以多次坐,但不能超出这个区间。</p><p><br></p><p>与国内不同的是,西雅图的轻轨车站的设置就等同于开放式的公交车站,部分车站则直接利用公交站,没有进出刷卡的闸机,没有人检票,更没有安检。持公交卡的乘客进出自己在刷卡机自觉刷卡。上车不久上来几个穿制服的查票,心想要总这样查票多么费人工啊?但后来几次再没见到,看来只是抽查。传说中的国外公交都这样吧,靠自觉,逃票被抓的后果恐怕很严重。<br>还有两个稀罕的,一个是轻轨与普通公交在地面部分共用道路,包括部分地下隧道,这倒是节省了许多用地和基建成本,同时这开放式车站也是它没法像国内地铁那样设进出站闸机的原因吧。惊讶于公交车司机的技术,可以紧贴着站台快速行驶;另一个是自行车可以直接上轻轨,连公交车都在车头专门设置自行车架。这么做将环保出行发挥到了极至,当然做到这样的前提是国外的公交的拥挤程度远低于国内的水平。<br></p><p><br></p><p>在市中心“西湖”站下车,我们先去了著名的派克市场,见识下洋农贸市场,一样的熙熙攘攘(乱乱哄哄),以海鲜闻名,但卖啥的都有,从鲜花水果意大利面到手工艺品。<br></p></h3> <h3><i>派克市场门前</i></h3> <h3><i>热闹的市场</i></h3> <h3><i>卖力的推销者</i></h3> <h3>特别的这里是街头艺人的表演集中地,还有著名的最恶心景点-口香糖墙,随处可见的涂鸦墙,广告墙。在这里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市井百态,更看到了浪漫和文艺的气息,自由市场成为城市著名景点,这不正是西雅图的特质的最好诠释!纳闷他们的城管都干啥去了?</h3> <h3><i>随处可见的街头艺术1</i></h3> <h3><i>随处可见的街头艺术2</i></h3> <h3><i>口香糖墙</i></h3> <h3><i>广告?涂鸦?</i></h3> <h3><i>全球第一家星巴克也在市场门前</i></h3> <h3>在一家海边餐厅吃了顿海鲜餐,算是这次整个美国之行最好吃的美国餐了,相比那些油腻重口味的大菜,清蒸的贝壳真合口味,螃蟹肉也非常鲜美。</h3> <h3><i>海鲜美食</i></h3> <h3>从原生态的缅因州过来,这里的大海就没有大的吸引力了。我们选择参观了附近的艺术博物馆和水族馆。</h3> <h3>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简称SAM),涵盖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欧美艺术品,还有些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部分亚洲文化的展示。门口没有售票处,进门问了还是需要买票,但票价随意?!我们估摸着说我们愿意出二十美元,没二话OK,给了三张票,后来细看好像有个建议价成人18美元还是多少的,有点小不好意思。</h3> <h3><i>艺术博物馆</i></h3> <h3><i>瓷器展厅</i></h3> <h3><p>那水族馆则没商量,每人30刀,比较下来就够贵的,一小时就转出来了,相比国内并不太出彩。</p><p><br></p><p>又匆匆看了地标建筑太空针塔(上去需要买票排队,免了),已经感觉疲惫不堪。返回轻轨站途中看到一队警察整齐骑车而来,神情轻松,一开始以为是统一到点下班了,其实不然,附近的小公园发生了抗议集会,好像是黑人遭遇不公维权,这些警察是来维持秩序的。其实他们也就是在周边警戒,没过激的行为也不干预。</p></h3> <h3><i>抗议集会</i></h3> <h3><i>奔赴事发现场的警察</i></h3> <h3>23日再次到机场坐轻轨出发,这次先坐到终点参观华盛顿大学,它曾经是闺女申请时比较心仪的学校。果然美丽的校园让人印象很好,景观中轴线正对雷尼尔雪山,图书馆著名的“哈里波特”阅览室更是让人惊艳。</h3> <h3><i>正对雪山的华大校园轴线</i></h3> <h3><i>正面看漂亮的华大校园</i></h3> <h3><i>惊艳的“哈里波特”阅览室</i></h3> <h3>坐轻轨再次回到市区闲逛,在一家粥店吃午饭(越来越不愿意吃西餐了),饭后娘俩就想逛街,我对逛商店没有兴趣,自己沿海边继续步行。先试图凑近看了看一个集装箱码头(没忘专业),再去了奥林匹克雕塑公园,海边空旷暴晒,就少数几个雕塑,也看不出与奥林匹克有太大的关系。</h3> <h3><i>西雅图海景</i></h3> <h3>继续步行,目标凯瑞公园(Kerry Park),事先查到那里是看西雅图全景及日落的最佳地点。通向公园的路非常陡,步行还是很有锻炼价值的,着实费了一番气力才爬了上去。所谓的公园其实极其普通,就是一块小平地,烈日下连阴凉地都找不到,但回身看到的景色的确很好,西雅图中心市区全景,地标的太空针和远处的雷尼尔雪山都尽收眼底。</h3> <h3><i>凯瑞公园视角下的西雅图地标美景</i></h3> <h3><p>一直渴望看日落的,结果一看时间实在尴尬,才下午四点多,离日落差不多还得五个小时,先去别处再辛苦登上来实在辛苦,无奈决定放弃。下一个小坡找个阴凉的绿地稍作休整后撤退了。回过头想想这个决定还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有个大的问题事先没有预料到:手机快要没电,随身又没带充电宝。前面说了那探途离线地图对于步行导航还是管用的,缺了手机大老远的要折腾回去得费多少口舌!</p><p><br></p><p>回到轻轨站附近,昨天那个小公园又热闹了,这回是伊斯兰人民有意见了,同样是聚会举牌喊口号抗议。</p><p><br></p><p>回来听说24日市区还有一年一度的裸体游行,没看到那西洋景!</p></h3> <h3><i>轻轨西湖站,西雅图气息</i></h3> <h3><p>一段狼狈的插曲:</p><p>下了轻轨,手机彻底没电了。没记宾馆电话,甚至也没记全宾馆的名字,更联系不上闺女。心想宾馆离机场步行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凭印象中的方向走吧,哪知道一开始就转错了一个弯,走着走着越发觉得不对,只好进到另一家宾馆,跟门僮问半天,他最终掏他的手机查谷歌导航找出了我们宾馆的位置,重新指引了路线,再一路摸索回来,这年头离开手机真活不了!</p><p><br></p><p>24日是我们回国的日子,航班是傍晚的,这天没有明确的目标,住处附近找了个大超市采购了些东西,中午退房把行李寄存前台。吃饭,就近找个湖边公园呆坐,以最闲适的方式结束了我们为期二十天的美国之旅。</p></h3> <h3><i>告别前的休闲时光</i></h3> <h5>(旅游篇终结,为不过分浪费他人时间,篇幅控制在大约一万五千字,整100张图片。主要是自己留个纪念,也顺便分享给亲友们,如果有人有类似的计划可以作为参考)</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