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一一景点游记掠影

轩辕晓霞

<p class="ql-block">8月5日,与单位4位同事来到了距南阳800多里外的陕西西安。西安是中国及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景点多且闻名:有秦代的兵马俑墓坑;唐朝的大雁塔、华清池;三国时期的武侯祠;秦始皇陵墓博物馆;梦回大秦(穿越2千年,感受秦朝文化);白鹿原影视城;棣花古镇、更有那”归来不看岳”的雄伟、穿云而过的华山;还有革命战争时期的西安事变旧址、延安革命旧址等等景观雄奇俊秀、丰富多彩。另西安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名店名吃层出不穷,名菜名点数不胜数。我们5人全是清一色娘子,马不停蹄地利用3天时间,自驾体验骄阳似火的西安,一睹古城自然风貌、地理特色及古都文化底蕴,下面就3天内(按顺序)观看到的景点作游记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棣花古镇  </p><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位于陕西西安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4A级景区,以盛产棠棣花得名,以棣花古驿站而闻名,当代著作家贾平凹故乡,素有“人文棣花、院藏秦岭”的美誉。商於古道从棣花古镇穿街而过,棣花驿站是古道政治、文化和商贸重镇,”北通秦晋,南连吴楚”,来往官员、文人墨客、往来商贾,,必在此停留歇宿,整顿行囊。 </p><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是秦、楚、宋、金历史文化的呈现,既有先秦文化的温柔婉转,又有大宋汉民的含蓄内敛,更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畅游棣花古镇可充分体味历史与文化、生态与自然、民风与民俗、秦风与楚韵交乳相融,相映生辉的古镇风情。 </p><p class="ql-block">小吃比比皆是诱:有酸汤、香辣、麻辣面,有杂粮、桂花、玉米饼,有桂花、绿豆、红枣糕等美食;</p><p class="ql-block"> 古镇美景赏:春看鲜花烂漫,夏赏荷塘千亩,秋游红叶满山,冬躲雾霾消肺;民俗文化趣:有棣花社火、传统文化体验、舞狮舞龙等活动精彩粉呈;</p><p class="ql-block">文化艺术雅:有文化艺术馆、签字售书、古镇笔会、艺术创作等;</p><p class="ql-block"> 田园文化乐:有万亩核桃园、千亩葡萄采摘园、千亩樱桃采摘园、千亩荷塘,游客到此可享受生活乐趣,体验田园采摘休闲文化;</p><p class="ql-block">高端民宿憩:有五星级酒店、高端民宿院落、特色餐馆、精品茶艺室等休闲业态,让游客享受温馨的休闲漫生活。</p><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灯笼,且门前挖的坑槽,可栽花、养小鱼。</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二郎庙</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清风街</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滋水環青(滋水县名)</p> <h3>棣花古镇葡萄酒厂</h3> <h3>棣花古镇称重用的称砣'</h3> <h3>棣花古镇古时宣传政治文化老屋宣政堂</h3> <h3>棣花古镇摇吊绳打水</h3> <h3>宋金边城驿站,古时官员、文人、商人停歇处</h3> <h3>棣花古镇陕南茶馆</h3> <h3>棣花古镇四季养生坊</h3> <h3>商於古道大金泡馍屋</h3> <h3>古墙悬挂古式阴阳八卦石</h3> <p class="ql-block">千亩荷塘依栏杆摄影</p> <h3>装备齐全,头顶骄阳,漫步荷塘观赏</h3> <h3>美女照相一贯作风提臀翘腿</h3> <h3>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荷塘斜坡上的碧绿青草小树与蓝天白云街接,相得益彰。美女们沿着荷塘弯弯曲曲的木栅小道,一边观赏,一边驻足拍照留念,个个笑逐颜开、合不拢嘴。</h3> <p class="ql-block">(二)、白鹿原影视城 </p><p class="ql-block">白鹿原影视城是以小说《白鹿原》和同名电影为原型,建设的明清关中古城镇。建筑宏观博大,借山势沟坡修建,是历史、文化和居住、饮食、曲艺等民俗集中地,陕西省文化影视基地,在这里拍摄过多部影视作品。 </p><p class="ql-block">白鹿原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前卫镇将军岭隧道西1公里处,交通便利,景色秀丽。影视城大门口,需用现金兑换200元消费卡,用于影视城内部的一些消费,影视城本身是不收门票的,内部消费不收现金,用消费卡支付。十三台演艺,包括“二虎守长安”、“关中大地震”两台大型演出,为游客展现民俗风貌、风土人情,同时还可以真实体验电影拍摄场景。特色餐厅、农家乐以及美食街,可提供各式陕西特色美食小吃,以饱游人口福。 </p><p class="ql-block">白鹿原影视城 怡鹿镇</p> <h3>白鹿原影视城祠堂</h3> <h3>门前处处可见招人喜爱的小鹿</h3> <h3>美女亲自体验驴拉磨改推磨,是什么感觉?!!!…………</h3> <h3>白鹿原影视城文创博物馆</h3> <h3>白鹿原影视城鹿子霖家</h3> <p class="ql-block">三星居住处,热情招待游客,夹菜给美女喂一口,时时处处体现姐妹情</p> <p class="ql-block">随音符耍皮影艺人</p> <p class="ql-block">从白鹿原影视城出来,在外面广场空地合影留念,看美女们像40一50岁的年龄?还是!!!…………</p> <h3>游览完白鹿原影视城,已是下午6:30分,赶到西安8点多一点,美女们饿的肌肠辘辘,叫上几盘菜,喝点啤酒,顿时睡意朦胧,到宾馆倒床酩酊大睡,不知天南地北、不知天高地厚,梦游华山!!!…………</h3> <p class="ql-block">(三)、攀登华山 </p><p class="ql-block"> 华山,又称西岳,最高海拔2154·9米,是五岳之首。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群峰挺秀,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我们选择的路线是步行攀登北峰。环顾四周,向上张望,还没到半山腰,美女们就已经觉得高不可攀了;又抬头往上看,山峰直入云霄,好像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撑着天,不让天塌下来一样。下山时坐的缆车,当缆车下到山底,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四周云雾缭绕,风动云涌。那些顶天立地的山大汉们,一下子装扮成了羞答答的缠着白色纱巾的小姑娘,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泼墨画。</p> <p class="ql-block">背对华山大门拍个照,感觉我就像个要饭的,为防毒日晒,头戴大沿帽,斜挎背肩包,臂戴防晒袖、左手拎茶杯,轻装上阵,一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架势和决心。</p> <h3>美女们亭内歇脚、擦汉、喝水</h3> <h3>千尺幢,崖陡窄狭,只能容一人攀登,陡崖两侧有铁链,供游人抓拉链向上攀,人往下瞅,一眼望不到底,往上瞧,看不到山顶,只看到蓝天和白云。此时人的身体就像掏空的棉花,绵软无力,体会到“难于上青天“、“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真正含义,此时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绝望里带着挣扎向上5阶梯1歇地向上攀,有的游客干脆顺着阶梯爬着上山。同时心里还想着,第二天美女们肯定要拐腿走路,但结果令人咂舌,没一人拐腿走路,庆幸平时锻炼身体坚持得好,而我的锻炼是得益于我家小狗泰迪,早出晚归。</h3> <h3>陡峭俊逸的百尺峡</h3> <h3>游客们竭尽全力地向上攀登</h3> <p class="ql-block">(四)、大雁塔和音乐喷泉 </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p><p class="ql-block">大雁塔呈方形,共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形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 </p><p class="ql-block">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p> <h3>音乐喷泉喷出的泉水五颜六色,此起彼伏,可高达10来米,每天晚上约有上千人前来观赏,一睹为快。</h3> <p class="ql-block">(五)、钟楼和鼓楼 </p><p class="ql-block">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老城中心,是古都西安的象征。它与鼓楼遥遥相对,这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古时报时之用。</p><p class="ql-block">钟楼四面有四条大街,是西安最繁华的街道。对面就是一个购物广场,站在钟楼上可以眺望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城楼。钟楼、鼓楼都是35元,联票50元,学生证半价。 </p><p class="ql-block">钟楼上每天有编钟表演,一天6次,表演时间不长,大概10-15分钟。钟楼敲钟10元/3次,来的游客基本上都要亲自敲敲钟,听着钟声空旷悠远地向四处扩散开去,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古都。</p> <p class="ql-block">(六)、回民街 </p><p class="ql-block">回民街是回民聚集区的一条重要街道,长度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为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喜爱。   </p><p class="ql-block">回民街提供了西安多部分回族的美食,如:牛羊肉泡馍、灌汤包、清真水饺、酸菜炒米、烤牛羊肉、各类点心及精美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p><p class="ql-block">回民街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但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p><p class="ql-block">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 </p><p class="ql-block">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 </p> <h3>回民街除小吃外,喝的饮料有椰子茶、橙汁、酸梅汤等;还有当地的玫瑰酱、桂花酱、扮面酱,更有那泰国的波萝密、烘烤羊肉等,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h3> <h3>回民小吃街南头有一家三口人的铸铜塑像,像的前面有2个化缘用的钵盂,游客看到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往里扔点银币、纸币,祈福来年平安健康、大福大贵。</h3> <p class="ql-block">(七)、秦始皇陵兵马佣 </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深约5米,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p> <p class="ql-block">(八)、梦回大秦(穿越2千年) </p><p class="ql-block">《梦回大秦》实境演出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欢乐城1至4层,建筑面积达8000㎡。 实景剧《梦回大秦》,表演共分为五个部分。民心一一国耻一一十年一一魂归一一穿越。实景体验剧《梦回大秦》的演出,其主题意在表达秦人如牛般壮、烈、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强、不肯屈服的秦人精神,让游客在秦人的土地上寻根朔源,寻找中华历史正源。从秦人的精神中,感受历史文化,培养自己的大胸怀,大情操,激励民心以强国。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同事随着实景的演出,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听讲,忽然一扇古代的黑灰色的大门打开,我们还有其他游客约15人,在大门打开的瞬间,和坐的四驱车(可4个方向转动)嗖的一下向上升,一下进入了太空中,轻飘飘地,往下看,什么也没有,整个人感觉悬在了太空中,然,后四周不时出来妖、魔、鬼、怪形状的秦人,手拿古人用的枪、矛、盾以及莽蛇,向你不停地撞、袭、擒、吃来,一向自认为胆大的我,和同事尖叫连连,双方的手互相紧握,正在不知所以然,忽然一下又把我们从太空中坠下了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紧接着忽一下又窜上了太空,我一边尖叫,一边嘴里还对同事说:”80元门票穿越,我看200元穿越也值,太刺激了”,就这样在尖叫中结束了,前后穿越了大约有10分钟的时间。从里面出来,惊魂未定,还想再穿越一次,我跟同事说有时间带儿子一起再来穿越,同事也说要带她们家姑娘来穿越,看到这你有何想法,想跟我一起亲身体验穿越2000余年吗?有的话提前预约,我和你在秦国故土之上寻根朔源,感受泱泱大秦,探寻历史正源…………</p> <p class="ql-block">(九)、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博物馆,是在兵马佣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2007年5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兵马俑共计8000余件,规模十分宏大。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是一位农民打井时挖出的。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平方米,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 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h3>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局布图</h3> <h3>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分布图</h3> <h3>一号兵马佣坑兵佣</h3> <h3>一号兵马佣坑兵佣</h3> <h3>二号兵马佣坑工匠打造战器、战车坑(工匠最后全部被培葬)</h3> <h3>二号兵马佣坑工匠在打造刀、枪、弩、弓等战器</h3> <h3>二号兵佣坑工匠打造战争用工具</h3> <h3>三号兵马佣坑统帅坑</h3> <h3>三号兵马佣坑统帅坑</h3> <h3>秦始皇手下战将蒙恬</h3> <h3>秦始皇帝陵建造被征用的奴隶,最后统统被活埋、陪葬,家庭也是家破人亡、支离破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