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b>第四程 黄石公园</b></p><p><b><br></b></p><p>因为大提顿匆匆穿过,我们下午四点多就进入黄石公园了。</p><p><br></p><p>凡是准备去黄石的人都会事先了解到,黄石公园内游览路线呈8字形,有分左右游的,也有分上下游的。我们的计划是从南部进入公园开始,最后走北门去博兹曼机场还车离开。</p><p><br>具体路线的安排主要受预订住处的影响,公园内除了少量高档宾馆外就是著名的木屋了,但非常紧俏,一般需要提前半年以上预订。公园外的住宿点除了大提顿以南的杰克逊小镇,最热门的应该数西门外的西黄石镇,东门外相对距离会远一些,而北门外似乎冷清一点。等我们确定旅行计划时,实际西黄石镇除个别高档宾馆外可供选择的所剩无几,经过多番比较,我们选择了再远一些的Sawtelle Mountain Resort,实际早就出了怀俄明州到了爱达荷州境内,距离稍远,但价格稍低,房间条件也更好些。先是订了三个晚上,但非常运气的是,闺女不停地刷黄石公园住宿的官网,有一天竟然一下冒出两个木屋,分别位于东边的峡谷区(19日)和西南边的老忠实区(20日),快速盘算下还比较有利于路线规划,就毫不犹豫地抢下后退掉了原先订的后两天住宿。对于爱睡懒觉不能早起的我们家娘俩,能预订到公园内的木屋不仅意味着每天至少省去两个小时以上进出公园的时间,少走了重复线路,还可以在早晚相对清净的时光里充分享受美景,后来证明还是物超所值的!美国人一般旅行计划是提前几个月就确定了,所以:订房原则是要早下手!早下手!早下手!</p><p><br></p><p>彻底确定了住宿点后,我们在黄石的游览路线也随之确定,第一天傍晚从南门进,先大致探一探最精彩的西南部分,玩掉部分景点,出西门在西黄石镇采购食品后奔第一处歇脚点;第二天从西门进,向北走8字的上半部分,转到东侧峡谷区住宿,第三天从东沿东南玩到西南,住宿精彩的老忠实区,第四天继续老忠实区游玩,再补漏西南和西部落下的部分景点,然后北上出北门去博兹曼。整个路线规划感觉还是比较简练的,稍遗憾的是有人建议应该走走看看东北门外的熊牙公路美景,没能兼顾到,毕竟每天磨磨蹭蹭十点以后才出门,这顾着休闲就不能再要求面面俱到了。</p><p><br></p><p>回到具体游览的流水账。进了黄石公园后要走一段普通的山路,路旁竟然还堆着常年不化的积雪,相比于大提顿的梦幻色彩,黄石南门这一段还是有些令人失望的感觉。在一个湖边(大概是Lewis Lake,同样是雪山背景之下的湖面,没有大提顿的美)稍作停留后,想直接奔大名鼎鼎的老忠实而去,结果鬼使神差擦过却错过了,也许是天意吧,因为我们最后一个晚上还要住到老忠实区来。</p><p><br></p><p>温泉第一站的歇脚地是饼干盆地,天气阴沉而寒冷,烟雾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兴奋地在枯树林中发现了野牛(后来就见多不怪了)。</p><p><br></p><p>温泉第一站的歇脚地是饼干盆地,天气阴沉而寒冷,烟雾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兴奋地在枯树林中发现了野牛(后来就见多不怪了)。<br></p></h3> <h3><i>蓝宝石池</i></h3> <h3><i>斑斓的岩面</i></h3> <h3>第二站是大棱镜区,反正见到有景点标志就排队进去停车了,稀里糊涂转下来才醒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棱镜泉。它是号称美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温泉,池面尺度很大而且烟雾缭绕,游人如织,加上前面因拍野牛而换上了长焦镜头,所以我们拍到的大棱镜是这样的:</h3> <h3><i>大棱镜,所谓地球最漂亮的表面?重点是拍人的话还可以的啦!</i></h3> <h3><i>而著名的大棱镜是这样的</i></h3> <h3>其实攻略里是这样说的:要想整体感受大棱镜的美,应该由另外的Fairy Fall Trail爬到温泉西南方的小山丘上观赏,这个算是我们的小遗憾吧。</h3> <h3><p>离开大棱镜看时间已不早,出西门在西黄石镇找个超市采购食品,驱车顺利抵达预订宾馆。</p><p><br></p><p>第二天“早起”再入西门(进门需要略排队,之前已经买过票的排在最右侧,通过能快一些)。<br></p></h3> <h3><i>沿路美丽的Madison River与山路交错并行</i></h3> <h3>停留了Gibbon Falls 没有太漂亮的感觉,在Artists Paint pots转了一圈,Obsidian Cliff也意思不大,继续往前走Norris Geyser Basin 竟然修路封了,再往北走遇到修路施工分时段单向通行,庆幸赶得巧放行的是由南向北,过去后看对向车道堵了足有几公里。</h3> <h3><i>Gibbon 瀑布</i></h3> <h3><i>艺术家调色板,像吗?</i></h3> <h3><i>Obsidian 峭壁</i></h3> <h3>午后到达另一个著名景点,8字形西北角的猛犸区。猛犸热泉的特色是阶梯形的石灰石地貌,似乎没有能喷的泉。</h3> <h3><i>猛犸区美景1</i></h3> <h3><i>猛犸区美景2</i></h3> <h3><i>猛犸区美景3</i></h3> <h3><i>猛犸区美景4</i></h3> <h3><i>猛犸区美景5</i></h3> <h3><p>猛犸有一个比较大的休息区,在那里可以休整吃饭,进到一个饭馆,好几十桌偌大的大厅里只有两三桌客人,看来大家的选择多是将就着在户外吃点就得。路中的绿地里竟然有麋鹿悠闲地休息,看来早已习惯与游人和平共处。</p><p><br></p><p>离开猛犸继续走8字形的东北部,这部分是海拔较高的山路,与周边雪山的山峰接近齐平。可能因为地势高,有些路段手机神奇地有信号!树林和草坡上不时有鹿和野牛出没。停留Tower Falls,说不上壮观。</p></h3> <h3><i>离蓝天特别近的感觉</i></h3> <h3>这个位置是东北部一个俯瞰黄石全景的一个高点;整个黄石公园其实是一个坍塌的大火山口。</h3> <h3><i>鸟瞰黄石</i></h3> <h3><p>顺便说说通信、网络和导航,在黄石公园内不管啥手机卡一律没有信号!这个不用怀疑。一些攻略之前收藏在手机里,也别指望在公园里再临时抱佛脚翻看。不过租车只要车型较新,车载导航还是蛮好用的,即便没有,公园里的路不复杂,凭纸质地图也应该可以应付。<br>因为去年去日本在携程上买过国外的手机卡,也租过移动wifi,感觉还不错,这次走之前还是在携程上买了张20天的电话卡,T-Mobil的,去年在日本一位美国同学用的它反映不错,但这次实在让人失望,网络信号常常不好,号称4G不限流量,但基本没有4G的时候,可能国内这代理的是国外廉价产品,属地显示是拉斯维加斯的卡。</p><p><br></p><p>关于导航,高得地图完全没有国外的服务,百度地图在国外可以勉强看看位置,但不能导航。所以在租车之前(以及开始没来得及摸索车载导航用法时)基本靠google 导航。习惯了事无巨细不停地指点,光靠耳朵就够用的国内导航,对google 导航真不太习惯。它的特点是尽量不打扰你,只在关键时候指出路线,而且是事到临头才指点,对于完全不熟悉路况的常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最好有副驾帮助提前查看提醒,或者需要将手机固定在方便的位置不时辅助查看。也试用了探途离线地图,它需要事先下载所需要区域的电子地图,后来在西雅图逛街时还是起到了些作用,但反应速度慢,开车指望它不行。</p><p><br></p><p>再次言归正传,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找到了期盼已久的峡谷村小木屋。所谓木屋,一般就是四家一组的木质小平房(美国一般家居或小旅馆很多都是木质的,他们森林资源丰富,木结构房子比砖混的造价低),除了一台咖啡机(有免费咖啡和袋泡茶)和一台小电扇之外没有其他电器,公园入夜后很凉,需要盖被子睡觉,倒也不需要空调。<br></p></h3> <h3><i>小木屋的外观</i></h3> <h3><i>小木屋的内景</i></h3> <h3>住木屋的好处是明显的,不用长途赶路出公园。村里有服务区,找general store采买晚餐,简单吃饭后,我们开车几分钟就到了著名的大峡谷景区。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色,黄石河奔流在光怪陆离的岩石峡谷间,在高落差处形成上下两级瀑布,蔚为壮观。峡谷两侧各有一条游览路线,没细研究,我们随机走的西北侧的线路。先看到一个不起眼的入口通向一条陡峭的土路,略显平淡的河流背景,懒惰的人可能走一段就放弃了,谁知坚持到最后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一个平台直接搭在奔腾的大瀑布口上,还是第一次以这种角度体验大瀑布,地动山摇的感觉着实震撼。后来查了下这个下瀑布的落差比著名的尼亚加拉还要大,只是宽度不能相提而论。可惜无论是瀑布还是戈壁,自己的水平都拍不出现场的震撼感。</h3> <h3><i>近距离接触瀑布口</i></h3> <h3><i>峡谷戈壁</i></h3> <h3>20日我们照例“早起”继续向南进发,离开峡谷后应该就进入Hayden Valley区,场景变成了开阔的草原,水草丰腴,黄石河蜿蜒流淌,时宽时窄,野牛群早就已经见多不怪了。开出没多久,看到路边聚集了一群人,神情兴奋地朝一个方向张望,连忙停车,一开始看到的是远处一群野鸭,心想这也不值得那么兴奋啊?一打听才知道是发现了熊!沿着他们指点的方向,肉眼只是看到隐约的黑影,靠手里200mm镜头也无法看清,好在几个热心的游客架设了多台高倍望远镜供大家轮流观看,透过镜头果然清晰看到宽阔的河对岸一只懒洋洋的大灰熊卧在草丛中,这是这次黄石公园关于野生动物的最大惊喜了!不知是哪个哥们最先发现的(说是有人专门在这附近蹲守),实在佩服!那些带大装备的看来一时也不走了,得意地为大家服务。遗憾没有透过望远镜拍些照片,相机随便拍了两张就放弃了,其实后来放大在电脑上还是大致能看清熊的模样,只是那效果有点考验眼力。</h3> <h3><i>看熊的人群</i></h3> <h3><i>主角在哪里?</i></h3> <h3>带着兴奋继续南行,在泥火山景区(Mud volcano)停留,这里最大的印象是野牛群聚居地,可以近距离观看野牛。出来后顺路还走了一段河边的步道,再走就来到有点名气的钓鱼桥(Fishing Bridge),之所以有这名字是因为周围碎石河床是鳟鱼产卵的集中地,早年一度出现整座桥上排满钓鱼者的壮观场面,七十年代后为保护鱼类,桥上被禁止钓鱼。</h3> <h3><i>钓鱼桥Fishing Bridge</i></h3> <h3>离开戈壁、草原,眼前竟然出现了“海景”,黄石湖蔚蓝色宽阔的湖面映入眼帘,远处还是雪山的背景,由不得人心情不好!</h3> <h3><i>漂亮的黄石湖</i></h3> <h3>黄石湖形状像一张大手,它的西北角就是著名的西拇指(West Thumb)区域,清澈蔚蓝的湖水和色彩斑斓的热泉相互映衬,令人称奇!是值得强烈推荐的景点。</h3> <h3><i>西拇指美色1</i></h3> <h3><i>西拇指美色2</i></h3> <h3><i>钓鱼锥</i></h3> <h3><i>深渊池</i></h3> <h3>离开西拇指,我们直奔公园内的第二个歇脚点,老忠实区木屋。又一次运气的是我们刚进屋,一阵乌云就带来一阵大雨。大概半小时后雨停了,按办理入住时打听的时间,估摸也差不多到了老忠实喷发的时候,倒是匆匆赶上了,却发现刚才休整时忙着倒照片把相机存储卡留在电脑里了!只好用手机先记录了。</h3> <h3><i>老忠实喷发(手机版)</i></h3> <h3><p>老忠实的有名恐怕更在于它的忠实(守时),服务区会预告下次喷发的时间,但不给下下次的时间,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原来下次那时间间隔与这次喷发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有关系的。说实话,我们的感觉它的壮观程度并没有与它的名气成正比。</p><p><br></p><p>住在老忠实区是最理想的选择,一来晚饭后出来拍烟雾袅袅中的晚霞特别漂亮,二来第二天在多数游客(特别是旅游团)还没到来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享受美景。</p><p><br></p><p>晚饭后出来在在美丽的晚霞中流连忘返,又赶了场十点钟老忠实喷发的晚场,十点钟天才渐渐黑,就是够冷的!<br></p></h3> <h3><i>奇幻的晚霞</i></h3> <h3><i>老忠实夜场</i></h3> <h3><p>回木屋,想起有人建议拍星轨,十一点特意出来看星星,待眼睛适应了黑暗后,发现果然那才真正叫漫天的繁星,难以形容,再次震撼!可惜虽然也号称喜欢摄影,却从未尝试过B门拍摄技巧(没信号连百度也废了),把相机架车顶上试了几次不成功只好作罢。后来补了补课,没有配备三脚架尤其是快门线,本来就不太现实。</p><p><br></p><p>老忠实区其实绝不仅有老忠实,在上间歇泉盆地沿着烟雾中蜿蜒的木栈道走,完全是仙境般的感受。周边色彩斑斓的岩石、无数颜色各异的泉眼,此起彼伏喷发的间歇泉。第二天早上这部分两小时的体验算是这次黄石之旅的高潮。再次重复提醒:老忠实区是黄石公园里最精彩的部分,选择住在这里,一早一晚的体验是非常超值的!<br></p></h3> <h3><i>仙境中的动与静</i></h3> <h3><i>池中池doublet pool</i></h3> <h3><i>比利时池Belgian Pool</i></h3> <h3>大间歇泉Grand Geyser印象比较深刻,它喷发的高度和持续时间都要大于老忠实</h3> <h3>意犹未尽地回去,要赶十一点之前退房,再驱车到临近的黑沙盆地(Black Sand Basin)。如果顾名思义满地黑色的沙子就错了,那名字的来源网络上都有,就不再占篇幅了。实际上这里的色彩更加浓烈。</h3> <h3><i>色彩浓烈的地表1</i></h3> <h3><i>色彩浓烈的地表2</i></h3> <h3><i>日落湖Sunset Lake</i></h3> <h3><i>祖母绿池Emerald pool</i></h3> <h3>黑沙区域比较小,很快就转完,我们继续向北行进。先是停留看了大片草地上成群的野牛,再开出没五分钟就看到前方一阵喧哗,有警车闪灯,出事了?一阵小紧张!走近了惊讶地发现原来是公路上出现了不速之客-野牛群,警察开警车奋力将它们往路边赶。对向车道惨了,目测得堵出10公里以上的距离,尤其稍靠后的,根本不知道前面啥情况,只能干等着。没有车越线到我们车道,也没有掉头走的。</h3> <h3><i>遇野牛群上路堵车</i></h3> <h3>幸运的我们既看了热闹又没耽误行程,继续幸运的是前天封闭的通往Norris的道路也开放了,正好将这个遗漏补上。也许是连日已经审美疲劳,又赶上正午阳光毒辣,加上惦着傍晚要赶飞机,所以这个区域没觉得有特别激动人心的景色。它的范围挺大的,大致转了一个半小时,看了事先打听好喷发频率比较高的两处热泉,就回车上吃完干粮继续北上。</h3> <h3><i>Norris间歇泉盆地</i></h3> <h3><p>再次幸运的是在修路路段仍赶上了单向开放南向北的方向。后面的路途基本没有停留,近距离看到河边几只喝水的鹿,穿过猛犸区直接出北门告别黄石公园向Bozeman镇开。</p><p><br></p><h5>(未完待续)</h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