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童年的故事,重返兵团之旅。

修心

<h3>  <b><font color="#ff8a00">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我们夫妻二人怀着激动、愉快的心情,开始一次不寻常之旅,探访阔别41年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原址。</font></b></h3> <h3><b>  按计划沿承秦高速—张承高速—京藏高速—京新高速—转回京藏高速—到达乌拉特前旗—转110国道 、乡道至苏独仑农场。(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四团)</b></h3> <h3>  行至承德宽城段,想起好友老郭今天应是在回张北扶贫点的路上,一打电话果不其然,仅相隔二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汇合后结伴而行。正午行至双峰寺服务区老郭热情地请我们吃了一顿自助美餐,留影拍照,真应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纪念这千里的缘分。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同行至G95辛西营,老郭转乡道向张北县方向,我们继续向张家口方向前行。。。。。。</h3> <h3>  下午近6时到达内蒙乌兰察布市,入住集宁区,这里是一个朋友的家乡,有种亲切之感,看大幅标语,才知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从集宁开始,感觉内蒙的市区绿化都很好,天高气爽,人车不稠,楼层大多不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洁有序的街区,人们相对传统平静的生活,构成西北特有的城区风貌。</h3> <h3>  第二天是8月1日建军节,清晨在附近的一个连锁包子店用餐,店里人很多。羊肉包子馅大味美,配的小菜酸爽可口,吃饱喝足继续上路行驶。饱览一路美景,如洗的天空蔚蓝澄净;洁白的云彩变幻不定,似羊群,似海浪, 似丝带,似轻絮……高速北侧侧连绵起伏的阴山山脉,一阵儿岩石陡峭裸露,坚毅不拔,一阵儿山体柔缓,植物茂密,雄伟壮丽,展现大自然千百年来变幻无穷的神力。</h3><h3></h3> <h3>  我们继续向巴彦淖尔市行进。下午4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乌拉特前旗的公庙子出口,路边是乌拉山。小时候经常在山坡上玩耍,现在已经风化,植物稀少,记忆中的山洞已垮塌。</h3><h3></h3> <h3>  冒着小雨找到二师师部原址,在外围兜转观看,旧迹还在。四十七年过去了,这里物是人非,但还是找到了父亲工作过的师部办公室(现已空置了)。</h3><h3></h3> <h3>  曾经住过的家。看着整洁的院落,种植的各种菜蔬,我们敲门进去,这里住着老两口,得知来由后,热情地让我们进屋观看。房屋已经装修,不大的两室结构未变,里屋曾是父母住,外间住我们姐弟四人。</h3> <h3>室内很小但很整洁</h3> <h3>  经询问院子里的菜窖,仍然是我们家当年挖的,现在的主人还在使用。这个菜窖还藏着当年十来岁的二姐的一个故事,伴随几十年仍记忆犹新,所幸还在,内心充满感慨!</h3> <h3>  离开师部行驶80多公里到达苏独仑农场——曾经的二师十四团,路边还竖着‘14团’字样路标,农场场部门口悬挂着大红色条幅,听说上午由乌拉特前旗和农场在这里举办活动,有700多名14团的兵团战士,重回这片奉献了革命青春的热土,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新盖的场部</h3> <h3>曾经在这片热土奉献青春的兵团战士</h3> <h3>  儿时的玩伴大多已忘记了,而且很多早已离开,张建华是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前年大姐来兵团打听到他才联系上的。他一直在这里,当年常在一起钓鱼玩耍。我们终于见面激动相拥,从顽皮少年到两鬓染霜年过五旬,感慨光阴似箭,岁月无情。</h3> <h3>41年后的重逢</h3> <h3>  建华家院子很大,有一亩多地,养着十几只圈绵羊,几只大白鹅在宽大的院子里走动着,各种农用机械一一排列,院角种着随用的葱,这种葱长得介于北方的大葱和南方的香葱之间,茎杆坚硬,味道浓郁。这就是农场职工典型的家。</h3><h3></h3> <h3>  建华哥热情邀我们住家里,家宴款待,又叫上几个儿时的玩伴作陪,边吃边聊,共同回忆一个个鲜活的场景片段,和我们离开后几十年的农场历史变化。聊至入夜,兴致仍浓,仿佛重新回到早已融入生命中的难忘岁月。</h3> <h3>  8月2号早上天蒙蒙亮,我睡不着,一人出门踩着露水在住宅附近找寻儿时的足迹,依然是那样清晰。</h3> <h3>小时冬天滑冰的水坑已不见了</h3><h3></h3> <h3>沙枣</h3><h3></h3> <h3>  饭后和建华一起,来到了当年任参谋长的父亲的办公地点,后盖了办公楼,成了农场场部;曾经住过的房子仍然在,加了院墙,人已住到省城,院内杂草重生;原来房子都是一排排的,现在新盖了不少,都有院子,独立开来。一色是白墙红顶,整齐有致,可见当年兵团在时的规模。循着记忆,找到了当年的学校、榨油房、榨糖房、食堂、供销社、邮局、机修间等等,这些都是常常走过和调皮捣乱的地方,以及记忆深刻、令人神秘而恐惧‘学习班’——犯错误的人呆的地方,当时具体怎样‘学习’孩子们并不清楚。</h3><h3></h3> <h3>曾经住过的房子</h3><h3></h3> <h3>学校</h3><h3></h3> <h3>团部食堂</h3><h3></h3> <h3>十四团供销社</h3><h3></h3> <h3>  很意外,卫生所还在,现在是一人家的杂物间,小而矮的过道破落凌乱,挂号收费的小窗口还能看出印记,小时顽皮,自制手枪,子弹伤了手指,每天独自一人到这里上药。路边荒院里成片的甜菊菜、灰灰菜、碱葱和苦菜,还有不知名字的野菜,都是小时放学时,割了回家喂猪用的 。</h3><h3></h3><h3> </h3><h3><br></h3> <h3>  </h3><h3></h3> <h3>  一丛丛大而壮的枳芨草、枝条细密的红柳树是当地人用来编扫把和筐子的,这些植物内地少见,不觉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边走边看边聊,说不完的故事,也许离开的越久远,记忆越深刻,我记得多又清楚,有的建华已经模糊了。</h3> <h3>生产建设兵团纪念馆——苏独仑二分场(原十四团二连)</h3> <h3>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15团原址,沿途道路两旁满眼是金黄的向日葵田,犹如置身于花的海洋,令人震撼和心醉。听建华介绍,农场职工早都包产到户,由于土质问题,大多种葵花和玉米,还都是黄河水灌溉。他除了在场部上班,还有70多亩地,收成还好。</h3><h3></h3> <h3>乌加河——排干渠</h3> <h3>  我们小时常游泳钓鱼的水渠仍是老样子,带有闸门的桥虽破损严重但仍在,四周原来都是红柳林和荒滩,那时常常在这里跳水玩耍,玩够了要回家时才急忙割猪草,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务。现在这里都是庄稼地了,变化真大。</h3> <h3></h3> <h3></h3> <h3>  这座桥兵团时期建筑(我们曾经玩耍的据点),见证了我们儿时在此戏水、打闹、顽皮的场景。</h3> <h3>  农场路况很好,行驶近15公里到达15团,就是现在的建丰农场。场区街道挺宽,相较整洁安静的14团,人车多,显杂乱。正下车向几个年级大的妇女问路,建华想起一个叫邵老大的旧友,被人喊叫,他正在人堆里看打牌,走过来相见,一说我的名字马上想起,他大名叫邵政明,是我们的同班同学,小时歌唱的好,所以印象深一些,尽管他面老颊塌,仍能看出小时的面相。40多年的光阴已过,没想到还能重逢,令人唏嘘。我在变化很大的场区里,凭记忆和老邵的介绍辨认着曾经生活过的痕迹,难得的是,大礼堂、供销社还在。</h3> <h3>大礼堂</h3> <h3>十五团供销社</h3><h3></h3> <h3>  我们家还在,进不去,院门紧锁,长时没开了。我们只能从墙头观看了,听二姐说她去年来时还在院中种了窝瓜,现在长满半人高的荒草,看着凄凉,又感亲切,这曾经是我们成长过的地方,温暖的家,怎能忘记!</h3> <h3></h3> <h3>  15团原是劳改农场,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那个年代也许说句真话就成劳改犯了,带着时代政治色彩。听老邵说,后政策变了,劳改人员平反安置的,被称作‘新人’。正说着,斜对着有一家关闭的小院,隔门望去,里面干净整洁,院子中间种着西红柿、丝瓜、南瓜、茄子、辣椒等瓜果蔬菜,高架低栏,错落有致,果实长得粗壮鲜艳;靠里的院墙根,砌一溜整齐的兔窝,五、六只灰白色兔子在专心吃草;靠门口是鸡窝,透过上部的木围栏看,里面几只红花鸡正在啄食,悠闲自在;窄窄的小甬道扫得一尘不染。我想这是怎样的人家呢,在这远离城市、偏远闭塞的农场,把日子过得这样从容殷实,透着勤劳智慧,真让我好奇、羡慕。我们的话声引出了一位老阿姨,她穿过小院来到门口,我们忙和她打招呼,告诉她来历,问她一些情况。</h3> <h3>  老人说她1957年便到这里了,广东梅县人。她瘦小但很精神,耳聪目明,语速挺快,带着一丝老知识女性的敏感气质,不同一般家庭妇女。当听说是她一个人生活时,我心头不由一震,近80岁的老人,这在漫长的一生中,经历了多少风雨变幻,怎样的生活磨砺,能这样不惧孤老力薄,看惯花开花落?她大方的让我们尝香甜的西红柿,要请我们在她家吃住。我们谢过愉快地和她合影留念,祝愿她健康长寿!</h3> <h3>  晚上回到建华家,饭后继续聊天。临睡前,看到天气很好,不想错过,我们俩拿着相机来到田野中,星光满天,月光皎洁,仿佛伸手就能够着;黑暗中的田野,温厚安详,微风吹过,伴着小虫子们的鸣叫,如醉人夜曲,这是我们小时候天天有的景象,久违了! </h3> <h3>  8月3号黎明,我们带着钓具来到十五团南边向阳渠,重温儿时候一起垂钓的快乐。太阳正在田野的尽头冉冉升起,染红了早霞和葵花海,树木,场房;坐在同一片天空下,看着一样的渠水,物是人已非。从当年的光腚少年,到现在两鬓斑白的半百之人,真是感慨万千!水渠旁的田边,长满了过去常挖的野菜,在碱性很强的土地里,它们却长得鲜嫩茂盛,很快挖了一大把,回去再吃一次这难得的美味吧。</h3> <h3>苦菜</h3><h3></h3> <h3></h3> <h3>重温儿时的故事</h3> <h3></h3> <h3>  下午驱车去30公里开外的著名湿地乌梁素海,建华说他有30多年没去了。我们没走景区正面,而是绕乌梁素海的另一端,这面刚开发,是纯自然景观。一条崎岖的土路伸进湿地,没见一人;两边是开阔的芦苇荡,湖水清澈,好多种美丽的鸟儿栖息枝头叶端,或在水面嬉戏觅食;车缓慢轻声行驶,还是惊扰了它们,一阵阵漫天飞舞,鸣声婉转清脆,余音不绝;抬头看蓝天白云,映照在水中,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人间天堂不过如此了吧。</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晚上,和建华夫妻及他闺女一家一起吃了晚饭,嫂子做了内蒙大炖菜,土豆、酸菜和排骨一起用柴火锅炖,收汁无汤,味道香浓。聊不完的过去事,再见不知何年啊!</h3><h3> </h3> <h3>  4日早饭后,和建华一家道别,驱车返程。车缓慢驶出农场,再多望一眼吧,再见了,终身难忘的地方……我们意犹未尽,聊着在这里两天的切身感受。当年中苏关系紧张,1969年内蒙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父亲和数千军人,响应国家召唤,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父亲分别在二师11团、二师师部、15团、14团工作,工作繁忙。我们全家跟随父亲到此地,家务主要由母亲操劳,姐弟几个分担一些。我那时年少,除了上学,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是跟父亲打猎,和小伙伴们玩耍,团部营房、家属大院、荒滩水渠,无处不是我们的乐园,所以这里的山水草木,难以忘怀。1976年兵团撤销,交给地方农场,我们回到了内地。</h3> <h3>1970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师部留影</h3> <h3>1972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留影</h3><h3></h3> <h3>   一别四十多年,重返故地,只住了两天就感觉到,尽管这里外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兵团的痕迹处处可见,兵团文化还在这里延续传承:一、路标除了农场名,还有醒目的原兵团编号,提兵团名更容易向人打听路;二、早上,场部大音量喇叭播放起床号,紧接着是革命歌曲;晚上下班时放休息号,之后革命歌曲,休息日不播放。三、生活方式。各家都有独立的院落,有自来水,但还离不开公厕;饮食简单,家家有冰箱,但还是像过去那样,把肉切好,用油炒出来存放,随时食用。四、农场比较封闭,远离城市,很少见到外来人员,夜不闭户,大开着门就可外出办事或聊天,人们安全感高。除非有事,也很少去县城(乌拉特前旗),嫌外面乱,不踏实,等等。40多年过去了,住在这里的人们,仍然沿袭着当年兵团传统,兵团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继续增强着凝聚力和荣誉感,稳定着各种秩序。住在这里,蓝天白云,地广人稀,视野开阔;大家条件都相似,种地、养羊,庄稼种收有时,生存环境清净,自给自足,再有国营农场职工身份,人们不慌不忙地踏着自己的节奏生产生活着。</h3><h3> 我们在这里心很静,好像又回到了过去难忘的时光中,不乏美好。正应为这些,才觉得不虚此行。</h3> <h3>  中午到达包头,进入市区,导航到包头名吃——背头烧卖连锁店,这里把烧卖叫‘稍美’。羊肉馅烧卖味道鲜美,份量实惠,三两够两个人吃(一两六个),小配菜不限量,酸脆可口,外加一壶浓香奶茶。</h3> <h3>  吃完饭继续前行,沿路风景怡人,美不胜收。过呼市后,空中大片雨云聚集,浓厚奇异,随车移动,蔚为壮观;到乌兰察布市的集宁服务区停车拍摄.</h3> <h3></h3> <h3></h3> <h3>  不多会儿阵雨骤落,眨眼之间雨中生出一道鲜艳夺目的彩虹。我们用相机不停的拍摄,好似忘了呼吸,多少年看不到这么美丽完整的彩虹,我们太幸运了!</h3> <h3>  晚上近9点入住张家口市海关招待所。5号在招待所用餐后继续返程,我们聊着这两天在兵团遇到的见闻,一路美景相伴,心情极悦。下午进入青龙县界下起暴雨,暴雨虽大难以阻止我们回家的路,就像我情系兵团的心无法割舍。5点多安全到达秦皇岛市区,圆满结束本次乌拉特前旗兵团之旅,往返行程2700多公里。</h3>

兵团

我们

农场

建华

这里

乌拉特前旗

当年

儿时

二师

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