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 南北长87千米,东西宽36千米左右。面积2260平方千米。为世界面积最大而较平坦完整的黄土地。有13条较大河沟呈辐辏状向塬心伸。 "董志"一词史册见于宋代,为铭碑。金代大昌塬曾上演了一幕金兵"仅四百骑破蒙古八千人"的金蒙大战。"董志塬"一词史册见于清代,当时已成为"四达通冲、贸易辐辏"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h3> <h3> 原来历史上河南常常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大批量的逃荒乞讨者对善良、憨厚,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大西北情有独衷,他们出了家门一路西行,首先来到地处河南西大门的关中平原,尽管关中地域宽广,物产富饶,粮食自给有余,也难以招架如此规模的乞讨者,于是每遇行乞者上门乞讨总是一小块馍馍打发了之,所有行乞者多年在关中的建树也仅能维持生计。</h3><h3> </h3> <h3> 一天有位乞讨者在一位僧人的指引下,不顾劳累,穿越沟壑到达了董志塬,塬上的一位主妇见其精疲力尽,随请其到家中休息,管其吃喝后打发其继续自己的"职业",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周围人家你端给馍馍,他给其饭菜,是这位乞讨者深感自豪与庆幸。董志塬边沟壑纵横,交通落后,信息不灵,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对外来之人有一种倍感亲切、亲热之情。经过几天的"劳动"这一个乞讨者收获频丰,由此发出了"八百里秦川不及董志塬一个边边"的感慨。</h3> <h3> 《诗经·大雅》载,农祖公刘在今陇东一带"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开创了农耕文化的先河。今董志塬上有老公殿村,村头屹立公刘庙、公刘碑,每年农历3月18日春播前逢会。</h3> <h3> 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夏代末年,周祖之先祖公刘与其族人来到此地,立国为豳,拓荒务农,教民稼穑,开创基业,成为黄河文化和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而董志塬更象镶嵌在陇东高原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源远流长。</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17年8🈷️8日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