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以前已经用语音分享过刮痧塑型的经验,因为不断有新朋友加入,要求再次分享,好吧,这次来文字的吧,而且实践中不断有新的收获。 </h3><h3> 毕竟相貌之美不如肤色之美,肤色之美不如体态之美,作为一位女性,保持优美体态,对于让世界更美好还是有义务的。</h3><h3> 不知不觉,年轻时该挺的地方垂下来了,该凹的地方突起来了, 不要以年龄大了,都会这样,而放弃自己,那仅仅是因为你没找到方法。</h3><h3><br></h3> <h3> 用虎符铜砭刮带脉吧,会得到你所想要的。</h3><h3> 《奇经八脉考》说:“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据上所述,从章门至维道距离5.3寸,从维道至五枢0.5寸,从维道至带脉穴3寸,带脉穴至章门1.8寸,其中从带脉穴经背、腹环绕一周,是经络图谱各种版本皆苟同的带脉循行描绘图形,唯有《医宗金鉴》所绘带脉循行是从维道、五枢、带脉三出环行线。<br></h3><div><br></div><div> 神阙:居肚脐中心,任脉穴。胎儿以脐带连系先天,由此吸取元精、元气、元神,促进生长发育,进行新陈代谢。降世之始,截断脐带,而成为独立的个体,先受包扎肚脐而行束腰拘腹的约束刺激。由此可见“带脉”之命名有脐带的含义。因此说,肚脐为先天之根,后天之本。“带脉环腰贯脐”,说明腹之神阙与背部命门,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况且“脐下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五脏六腑之本,三焦之源,呼吸之门,生气之根源)正居于此位,这也是带脉的“居六合,坐镇中宫”的核心部位。</div><div><br></div><div> 命门:按《灵枢·经别》言“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下,出属带脉。”这段经文所论,十四椎下命门穴部位已是带脉的范围,是带脉约束督、少阴、太阳等经脉的主要部位。</div><div><br></div><div> 会阴:居背、腹下极,两阴之间,为任、冲、督结聚相会之处。正如《素问·痿论》所言:“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带脉,络于督脉。”由于会阴、会阳、长强、维道、冲门、气冲、横骨、曲骨等穴,皆处于人体背与腹部的下极部位,也是带脉下限所络属的范围。</div><div><br></div><div>鉴于上述,带脉在体表的下限及侧界已明确的前提下,再探讨带脉的上限位置。据《难经·二十八》所说“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已不是“环腰贯脐一周”所能代替的概念。身不等于腰,身应包括腰且超过腰的高度。按一般常识,躯干为身,而又有上半身下半身之分,区分胸腹与区分中、上焦,习惯上皆以膈膜为界限。因此说:带脉的上界应在膈膜之下,就距离而论,腹部从脐至巨阙穴为6寸,从背部命门上数5椎,当十椎之上筋缩穴。腹部巨阙、背部筋缩穴二者皆在膈膜之下,若以脐为中间坐标:章门在脐上2寸水平线上,巨阙在脐上6寸,筋缩在命门上5椎。章门、巨阙、筋缩可为带脉上限的范围,以此为据,带脉绕身一周并不一线,交会穴不限于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命门。而应是从章门穴出4横线,带脉穴出4横线,五枢穴出3横线,维道穴出1横线,共计12条横线绕身如束带然,交会督、任、肾、胃、脾、肝、胆、膀胱诸经之背、腹部纵行线及52个穴位,而符合其生理功能的体现。</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看完这段文字可能大家会绕晕了。</h3><h3> 简单来说,带脉的范围不仅仅是绕脐一周,还包括了从脐上六寸的巨阙到脐下曲骨的范围,后面是筋缩到长强。 </h3> <h3> 先刮膀胱经,督脉,再从背部往腹部刮拭,铜砭与皮肤保持正向60度或反向60度角都可以(上过李道政老师的刮痧课的朋友应该知道如何握砭),背部膀胱经刮到两肋,乳根,期门,章门,刮到天枢,梁门等位置,因为那里是肝经,胆经,脾经,胃经经过的地方。整个带脉范围就刮到了。</h3> <h3>前面到胃经。</h3> <h3>任脉的关元,中极。</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别忘了腹股沟的维道,五枢等穴位,没有遗漏效果更快。</h3> <h3> 一位学姐用李氏砭法刮痧两个月的变化。</h3><h3> 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变化呢?</h3><h3> 首先是工具的选择,使用虎符铜砭为最佳,因为我们加之于皮肤的压力是300克到500克的压强,压力过大经络失去传导性,过小的力度无法达到透皮入骨,故工具很重要 ,虎符铜砭的重量和运力为最佳,用过后就不愿再用其他工具了。</h3><h3> 其次是点,线,面结合,我们刮拭的部位除了穴位,还有经络,有脏腑反射区,皮部,不仅仅是单穴单脉的运用,这也是李氏砭法区别于常见刮痧,以及屡见奇效之处。带脉是人体唯一一条横向的经络,约束着纵向而行的肝,胆,脾,胃,膀胱,肾经六条正经,任 ,冲,督,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脉七条奇经,让其运行有序。带脉不引,其他经络也跟着松懈淤堵,影响全身气血运行。刮拭这些部位,恢复带脉功能后,其他经络也同时得到调整。同时,这个部位也是肝,脾脏的反射区,肝胆是化解脂肪的,肥胖和痰湿(脾脏功能决定痰湿的程度)有关,所以肥胖的因素基本都能解决。</h3><h3><br></h3> <h3> 工具是这个。</h3><h3> 小提示:1、长期便秘者慎刮腹部,下焦不通容易废气攻心。2、如果自己刮不到背部,从两胁往腹部刮,已经刮到了肝经、脾经,胆经,部分带脉和部分肝,脾反射区,也可以见效。</h3><h3>3、脐下2寸的石门穴注意避开,不要刮,该穴位容易不育。</h3><h3><br></h3> <h3> 这是83岁高龄长者坚持两年刮痧后的肌肤状况。当然,原来只是因为疾病缠身,用古砭术调理身体,疾病没有了,还收获了返老还童。减肥塑型只是李氏砭法铜砭刮痧的副产品,正产品是治病,经络疏通后身体自愈力有效进行自我调整,这才是治病的正确之路。</h3><h3> 我们经常笑称,李道政老师的刮痧是买一送二,送三,想健康的身材好了,想有好身材的身体健康了。</h3><h3> 某天,一位男士问:你们的刮痧是不是可以让人更有性趣?我问:怎么啦?他略带欣喜:刮两次后半年没有的欲望回来了。我说:那当然,带脉借胆经而走,肝胆互为表里,刮带脉同时调了肝功能啦!(当初,他只是口苦口干,来试着调理下。口苦口干是肝气横逆夹着胆汁往上走所致)。</h3><h3> 而且,李氏砭法刮痧调整肝功能的力量让人不可思议,广东省中医院李道政老师的一位弟子为一位肝硬化患者刮痧,两次刮痧后检查肝功能正常!没人敢相信!因为刮痧48小时后通过检测,发现人体会产生大量的血红素加氧酶,修复肝病引起的肝细胞损失。 </h3><h3> 不要以为身材是女性的事情,和男性无关,大腹便便者带脉通常也松弛,带脉与肝经相通,带脉不引,肝也不好,肝主宗筋,宗筋嘛……不懂就不说了。</h3> <h3> 还有,上面的长者为什么会发生返老还童?看看这个,这个叫红细胞瑉钱状,左边是刮痧前,右边是刮痧后的红细胞状况,可以看出,瑉钱状红细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然,这是李氏砭法刮痧后的检测效果,别的不敢保证)。</h3><h3> 当血液粘稠度高时,红细胞基本失去活力,氧气输送发生极大障碍,如果该状况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出现疲乏,衰弱,瞌睡(想想年长者为何经常打瞌睡吧)。如果再继续发展将形成瑉钱状重度,红细胞已完全失去活力,不仅限制氧气的交换,而且减少通过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此时,不仅红细胞一个个相互叠加。而且血液中形成红细胞团块,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形成较大的血凝块,造成血管堵塞,高血压,脑梗,糖尿病等问题就发生了。</h3> <h3> 刮吧,爱护自己,我只能说到这里了。</h3> <h3> 这样的背影,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而且是终身!</h3><h3> 再透露一个刮痧处方:刮腹股沟的五枢,维道,腹部的关元到中极,手上的尺泽穴,脚上太溪,复溜,背上腰椎,肝俞,脾俞,尿道感染刮完就好。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