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1984年秋下连队的,当时连长葛瑞发、指导员宋强、副连长邢荣兴、副指导员赵西华、通讯员张成如;一分队长蔡家让、二分队长孟金贵、三分队长张洪青,四分队长吕心强,单边带分队长魏增朝,电传分队长陈本元,司务长岳开义,炊事班长张平海,收发员倪志华。还有技师王二国、楚军、杨存良、王玉峰。发信台由老班长梁新利负责管理。</h3> <h3>当时的51站还不属于我们连,站长常青,那时有张焕军、蒋艳萍、刘玫、陈丽、郝丽、张晓锦、姚建华等;</h3> <h3>我被分到四分队,除分队长吕心强外,还有李世龙、胡俊军、王君良。</h3> <h3>我下连队不久,一批老兵就退伍了,这里面有郭章勤、张兵秋、贾大宝;我们这批下连队的还有程东来、卢士杰、董驰、罗鹏、吕祥国、洪贵学、周朝斌、任跃峰、孙鸿斌、曹大国、吴代元,也有分在发信台的,江辉、田春生、詹和安,后来李明也到发信台去了。</h3> <h3>这时,我们在教导队的班长李光玉、史军海、宋正江也从三中队干训班毕业回连队了。分别担任了分队长, 51站的黄玲也从干训班毕业回到了站里。</h3> <h3>我还能记得的战友名字的有代大敏、刘宗录、皮开富、苗满年、张定杰、张春虎、胡其胜、刘律、朱国力、翟恒祥、冯诚、胡灿林、孙绍强、彭正军、刘湘伟、孙丙礼、艾亮、卢怀友。</h3> <h3>一年以后,商新科、李继祥、孙卓刚、李宝重、周雷等来到连里;卢怀友、倪志华、刘律复员;刘湘伟上了军校。</h3><div>彭文红、梁晶、薛笑若、徐锦民、赵秀萍来到了51站;走了刘玫、陈丽、张焕军、张晓锦、郝丽;</div> <h3>有几个军校毕业生也前后来到连里,这些我都记不住了,只记得一个叫王毛平的,当了发信台台长;一个叫储国兴的,当了一分队分队长,李文葆是从汽车团调过来的。</h3><div>后来连里进行了改制,设5个分队,撤销了单边带分队和电传分队。我一直都在4分队,这时分队长胡灿林,队里有董驰、任跃峰、商新科。</div> <h3>86年我复员前,赵明辉这批兵下连队了,由于相处的太短,所以很多人都不记得了。</h3> <h3>这时连长是赵西华,指导员是高思诚,副连长李光玉,副指导员杨存良,司务长刘宗录;51站属我们连,黄玲是站长。老连长葛瑞发当了副营长,老指导员宋强到一营当了副教导员,老副连长邢荣兴转业回地方,分队长吕心强从连副指导员的位置调到修理所当指导员,老班长史军海从分队长的位置调到总后机关,51站老站长常青调到了信阳陆军学院;罗鹏上了军校。</h3><div>和我一起回家的有孙鸿斌、卢士杰、董驰、田春生、李明、詹和安、皮开富。</div> <h3>我们连是通信团的核心,担负着总后与各大单位的电台联络;许多人以能学报务并能分到我们连为荣耀。</h3> <h3>但让我引以为荣的并不是这个,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们连个个都是篮球发烧友,我们团篮球队就是我们的连队,不是吹的,如果在全军以连为单位来一次篮球赛,我们连能拿到冠军。球队的核心是李光玉,来自重庆的刘宗录、代大敏、李世龙,我们安徽的孙鸿斌、卢士杰和我也是这球队里的一员;虽然我们队人不多,个不高,但非常有特点,速度快,体能好,拼抢积极、外围篮准;长传快攻是我们的惯用手法……</h3> <h3>在四连我只待了两年,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里给我留下了许多幸福的回忆;我曾经说过,当兵三年,我想家想了三年,回家三十年,我想部队想了三十年。</h3><div>假如老天能让我的人生重新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还会选择在四连,和战友们在一起,永远都不走了。</div><div> 2017年8月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