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俄罗斯之旅

张兰丁

<h3>美丽的俄罗斯之旅始于2017年7月10日。我们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旅行团包括领队28人,来自南京、苏州、广州、杭州、桂林、上海,除了我是一人出行,其余均是结伴而行。为了同一个目地聚集在一起,初次见面,彼此感觉十分微妙,既亲近又陌生。想象着未来美妙的旅行,我的内心愉快而兴奋。</h3><h3>第一站抵达伊尔库茨克,第二天由伊尔库茨克飞往莫斯科,在莫斯科玩两天,乘夜班卧铺火车抵达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玩了两天后,再乘夜班火车返回莫斯科,在莫斯科又玩了两天,然后飞回伊尔库茨克,游览贝加尔湖和伊尔库茨克市,7月20日下午飞回上海,结束有序、愉快、颇有收获的旅程。沿途有郑孝锬领队全程指导,在圣彼得堡和伊尔库茨克分别有戴博士与俄罗斯姑娘列娜带着我们游玩,讲解,参观。此篇游记也是以我们的行程顺序为准,记叙了此次俄罗斯之旅学习和了解的人文、社会和历史知识。旅行是我们学习的良好机会,同时也结识了新的朋友。</h3> <h3>7月11日清晨伊尔库茨克郊外松林别墅,晨曦沐浴,宁静而快乐。伊尔库茨克是东西伯利亚首府,有60万人口,与北京无时差。</h3> <h3>松鼠在门前忙碌,向远方的来客示好,讨食。</h3> <h3>松鼠在忙碌着~。</h3> <h3>它们只吃坚果仁,如松仁、瓜子仁等。</h3><div>早餐后,我们告别了小松鼠,于中午11点25分飞往莫斯科。</div> <h3>感谢时差五小时,抵达莫斯科(爷爷的房子)机场是中午11点45分,阳光灿烂。大巴来接我们,在二战胜利广场附近下车,游览凯旋门。</h3><h3>凯旋门是为了纪念俄法战争胜利而建,与法国的凯旋门完全一样,只是尺寸上小一些。这两个凯旋门都是为拿破仑而建,具体含意请读者自行体会。</h3> <h3>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主题标志。</h3> <h3>二战胜利广场记录着这个民族的苦难、坚强不屈和辉煌历程,中华民族也是如此。</h3> <h3>二战胜利广场的休闲水池,常有孩子们在此玩耍,我也在此小歇片刻。</h3> <h3>莫斯科的傍晚阳光灿烂。我们下榻莫斯科德尔塔酒店,现去酒店对面的餐馆晚餐。</h3><h3><br></h3><h3><br></h3> <h3>余辉下美丽的俄罗斯建筑。</h3> <h3>我们就在上面木屋就餐。</h3> <h3>晚餐后,新结识的旅友张春云为我拍照留念。</h3> <h3>旧式炉具,也记录着俄罗斯的文明史。</h3> <h3>7月12日晨在德尔塔酒店自助餐后,上午旅游公司大巴送我们前往谢尔盖耶夫小镇,途中只见公路边广袤的田野和简陋的房屋。</h3> <h3>圣三一教堂外的咖啡馆。俄罗斯的早期历史与宗教:东正教紧密相关,目前认为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圣三一教堂由谢尔盖创立,他从小对圣教、上帝感兴趣,向父母请求做修士,侍奉上帝,做苦行僧。他与哥哥一起到森林砍伐树木,建了一座木制小房子,作为教堂。1345年莫斯科神父命名小木屋为圣三一教堂,以后又发展为修道院。谢尔盖用祈祷的方式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被当地人奉为圣人。</h3> <h3>鸽子落在教堂外向人们乞食,它们过得很潇洒。</h3> <h3>教堂入口处壁画描述了早期圣人谢尔盖自己动手锯木建教堂。</h3> <h3>壁画描述了谢尔盖圣人给人们治病,给当地人带来了福音。</h3> <h3>圣人给人们各种帮助以及医疗、农业、建筑等多方面指导。</h3> <h3>教堂顶部的美丽壁画。</h3> <h3>左右两侧安放已故圣人的灵柩。1422年当地人用石头建起了教堂,谢尔盖的遗体依旧安葬在教堂内。沙皇一世,伊凡四世出生时,曾在该教堂接受了洗礼。</h3> <h3>另一座风格与功能不同的教堂,人们进去洗圣水,祷告和祈福。</h3> <h3>圣三一教堂外景。</h3><div>1608年波兰人进攻莫斯科,首先攻打圣三一教堂,由于修建了一千多米的坚固围墙,具有防御功能,坚守了九个月,最终波兰人放弃而去。俄罗斯人与波兰人同祖同宗,同属斯拉夫人。17世纪前波兰十分强大,经常欺负东斯拉夫人。1772~1795年俄罗斯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div> <h3>下午我们去红场附近的古姆商场游览。商场位于红场列宁墓对面,1893年亚力山大三世为其开业揭牌。商场一共三层,与其说是商场不如说是宫殿。</h3><div><br></div> <h3>商场一层布满美丽的花卉和各种悬吊的盆景,色彩绚烂,造型富丽堂皇。开始我们以为是人造的,之后用手一摸原来都是真实的植物和花卉。我们集体在古姆商场一楼买了一人一个冰淇淋,作为来此一游的纪念。</h3> <h3>商场一层,我的旅友胡蝶。</h3><div><br></div> <h3>晚上我们将乘火车去圣彼得堡。莫斯科有9个火车站,车站以目的地名命名,因此我们将要乘车的火车站就是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火车站。我们四人一间车厢,火车虽然老旧,但行驶平稳,车上还有手机充电装置。一天游玩的疲劳,我们都在车上美美睡了一觉。<br></h3> <h3>7月13日早上九点到了圣彼得堡,戴晓东博士在车站等候我们,他就读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在兼职导游,负责我们在圣彼得堡的旅行安排与指导。由于圣彼得堡酒店一般要到下午2~4点才接客,所以我们第一站是参观冬宫。</h3><div>冬宫广场中央的亚力山大柱为整根花岗岩建筑,用以纪念1812年反拿破仑战争胜利而建。左侧可见冬宫以白色和天蓝色为基调巴洛克风格建筑外墙。</div> <h3>1829年建成的总参谋部大楼,半圆形建筑。拱门上建有纪念俄法战争胜利的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像。</h3> <h3>冬宫内金碧辉煌的大厅。冬宫在1917年2月(俄历)以前一直是俄国沙皇的官邸。<br></h3> <h3>金色吊灯上点燃着蜡烛。</h3> <h3>冬宫始建于1711年,为彼得大帝的冬季官邸。1754年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执政,下令重新设计与建造冬宫,使其具有博物馆属性,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又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购买了二百余副欧洲名画及大量亚洲艺术珍品,因此也被视作俄罗斯最早的博物馆。</h3> <h3>冬宫内收藏的两幅达芬奇原作。</h3> <h3>欧洲名画,被称为“可爱的第三条腿”,该画作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h3> <h3>欧洲名画,画作表达了年老的父亲忧郁的看着孩子,感情复杂,画家意图意味深长~。</h3> <h3>欧洲名画,画作表达了皇家公主被贬处境悲惨。</h3> <h3>欧洲名画,画作表达了崇尚耶稣受难精神。</h3> <h3>艺术珍品,报时钟。</h3> <h3>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肖像,1741~1776年在位。</h3> <h3>库图佐夫元帅肖像。1812年拿破仑一世对俄不宣而战,在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库图佐夫元帅采用战略撤退,沿途坚壁清野、焦土政策,如烧毁莫斯科,使得法军在寒冷的俄国气候水土不服及无后勤补给,最终大败。</h3> <h3>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冬宫内收藏了大量俄法战争有功将士的肖像画。</h3> <h3>在圣彼得堡,我们下榻波罗的海大酒店。</h3> <h3>7月14日参观彼得夏宫。1704年彼得大帝下令始建,是他的夏季官邸。位于圣彼得堡芬兰湾南岸。夏宫分为上、下花园,大宫殿前有喷泉群、金色雕塑群,现在每天上午11点奏乐喷泉。</h3> <h3>在下花园远眺芬兰湾。</h3> <h3>在芬兰湾一位俄罗斯小姑娘请我为她拍照,我也请她帮我拍了一张。</h3> <h3>下午我们游览彼得保罗要塞。该要塞建于1703年,为沙皇俄国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h3> <h3>要塞曾经关押过我们熟知的高尔基、列宁的哥哥。</h3> <h3>要塞临海面。</h3> <h3>要塞内的造币厂。据说我国第一版人民币模板就是前苏联帮助在此制作的。</h3> <h3>距要塞不远的彼得大帝铜像。据说是按照彼得大帝临死前脸部石膏托像制作的。</h3> <h3>喀山圣母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建于1801~1811年,外部由94根圆柱组成半圆形,环抱广场,内部也有多根圆柱,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喀山圣母而建。据说喀山圣母在俄罗斯遭遇危难时刻多次显灵,保佑了俄罗斯民族。教堂内还安放着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墓及收藏有俄法战争战胜拿破仑的纪念品。</h3> <h3>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底座是重约40吨的花岗岩,在芬兰湾的沼泽地被发现,运达此处。上面刻有:叶卡捷琳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1782年8月。</h3> <h3>金顶大教堂,即伊萨基辅大教堂。欧洲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世界四大教堂之一,可容纳一万人同时礼拜。1705年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一世在金顶大教堂举行了婚礼。</h3> <h3>涅瓦河畔,我们游览狮身人面像,列宾艺术学院。</h3> <h3>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曾经为进出港口船只导航,现逢重大节日仍会点燃。</h3> <h3>瓦西里港古交易市场。</h3> <h3>阿芙乐尔巡洋舰,至今已经117岁。所属:俄罗斯帝国,苏联,俄罗斯。因参加过日俄战争,十月革命,卫国战争而闻名于世。</h3> <h3>滴血大教堂,传统东正教堂,距离涅瓦大街不远。1881年亚力山大二世在启动君主立宪政改过程中在此处遭暗杀。1883年其子尼古拉二世在此修建该教堂以纪念父皇。</h3> <h3>滴血大教堂周边有各种艺人卖艺。身着美丽长裙的少女拉小提琴,多乐手打击乐,肖像画家,展示和售卖各种艺术品的卖家等等。圣彼得堡是个艺术氛围浓郁且水平一流的城市,普通老百姓都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h3><div><br></div> <h3>7月15日我们游览叶卡捷琳娜宫。</h3> <h3>叶卡捷琳娜宫花园。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其姨母伊丽莎白从德国挑选的彼得大帝的外孙媳妇。叶卡捷琳娜二世具有留里克王朝血统,她与彼得三世成婚,之后杀死彼得三世即位。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后对叶宫的花园进行了改建,使其具有英国风格。</h3> <h3>叶卡捷琳娜宫始建于1708年,于1717年完工。是彼得大帝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的。叶卡捷林娜一世是农家女儿被收养在修道院,认识了被软禁在皇宫外的彼得。1705年他们在圣彼得堡金顶大教堂举办了婚礼,叶卡捷琳娜一世成为国母。彼得去世后她继承王位。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执政后将叶宫和冬宫均重新设计改建成现在规模的巴洛克风格宫殿。</h3> <h3>叶宫长廊,一侧按功能分为诸多房间。</h3> <h3>叶宫长廊一侧按功能有诸多房间,此间为餐厅之一,左边竖立的为陶瓷壁炉。</h3> <h3>亚力山大一世的卧室。</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卧室。</h3> <h3>绿庭,还有红庭。按墙上镶嵌的宝石颜色命名。</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坐骑标本。</h3> <h3>彼得大帝座椅。</h3><h3><br></h3> <h3>当晚我们又将乘坐夜班卧铺火车回到莫斯科,在叶宫外告别了戴晓东博士。他感慨的说,雨中与我同撑一把伞漫步时(在芬兰湾下起了小雨)就好像回到了祖国。<br></h3> <h3>7月16日清晨我们回到莫斯科,参观莫斯科地铁站。</h3> <h3>地铁站里有很多雕塑,体现了俄罗斯人所崇尚的文化精神。</h3> <h3>接着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红场。</h3> <h3>无名烈士墓前卫兵、长明灯。</h3> <h3>卫兵威武帅气地迈着正步从前方走来。</h3> <h3>进入克林姆灵宫参观。克林姆灵宫俄语是内城的意思,是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历代沙皇的宫殿,十月革命后成为前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广场上建有十五~十六世纪建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报喜大教堂和伊凡大帝钟楼、多棱宫等。</h3> <h3>克林姆灵宫钟楼定时敲响。</h3><h3>克林姆灵宫目前的红砖围墙建于十五世纪,周长2.5公里。沿围墙建有多座塔楼,其中五座重要的塔楼顶部有红色水晶五角星。</h3> <h3>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办公楼,普京就在此楼办公。斯大林的办公室位于二层第二根落水管处(黑色)。</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炮王。长5.34米,口径0.89米,重40吨。</h3> <h3>钟王。高6.14米,直径6.6米,表面刻有浮雕人像和题词,重200多吨。</h3> <h3>瓦西里升天大教堂。</h3> <h3>下午我们来到麻雀山莫斯科大学。1957年毛主席在此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发表重要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们你身上”。鼓舞了那一代年轻人,为建设自己的国家无怨奉献。如今当时的年轻人均已花甲,但此段话读起来依旧让人热血沸腾~。</h3> <h3>7月17日游览卡洛明斯基庄园。卡洛明斯克庄园位于莫斯科河右岸,占地390公傾。庄园内风景奇美,夏季古树参天,果树飘香;冬季可以滑雪、溜冰。十四世纪起成为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彼得一世在此度过他的童年时代。他还在莫斯科河上造了一艘小船。</h3> <h3>卡洛明斯基庄园有很多14~17世纪建造的教堂和木制建筑。现在木结构的宫殿已不复存在,此为当年教堂之一。</h3> <h3>查理津诺庄园是专为叶卡捷琳娜二世修建的。包括很多哥特式风格的厅室和宫殿。占地190公傾。</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庄园被建成了一个漂亮的公园。</h3> <h3>7月18日早7点30分我们乘坐俄罗斯维姆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回伊尔库茨克。我坐在窗前,沿途可见广袤的草地和树林,只有极少居住房屋。蜿蜒的河流,但支流并不丰富。临近伊尔库茨克上空,可见土壤呈棕红色和黄色的田块。仔细观察棕红色田块周围由嫩绿色包围,还可以见到排列整齐疑似种植大棚的建筑。伊尔库茨克城市有楼房建筑,乡村均为低矮房屋。安加拉河上有桥,机场还停有军用直升机。</h3><h3>伊尔库茨克是东西伯利亚首府,有60万人口,与北京无时差。</h3> <h3>我们又回到了伊尔库茨克松林别墅,安加拉河湾依旧那么安静的在等候我们。</h3> <h3>7月19日我们参观贝加尔湖附近的塔利兹木结构博物馆。这是1661年建在伊尔库茨克的最早的木结构东正教堂。</h3> <h3>在教堂里俄罗斯教民为我们演唱东正教教歌。</h3> <h3>早年的木结构村镇办公室或者学校也是木结构的。1825年12月党人在圣彼得堡发动革命,废除农奴制,被抓后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到了西伯利亚后兴办学校,有家庭学校,教会学校及国立学校。</h3><div>当时普希金是支持12月党人的,是他们的老朋友。因为不希望普希金被抓或枪毙,12月党人在发动革命时就没有通知普希金。</div> <h3>伊尔库茨克美丽的东正教堂。</h3><h3>十月革命后认为一切宗教都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我们路经列宁大街,马克思大街,高尔基大街,基洛夫广场。道路两侧的建筑呈现鲜明对比。一侧是沙皇时代的建筑,十分美观;一侧是十月革命以后的建筑,式样相同,包括屋里的陈设。</h3> <h3>波兰人的教堂,哥德式。19世纪波兰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h3> <h3>7月20日游览贝加尔湖。广袤的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安拉河流入贝加尔湖,最宽处达1000米,但水深只有2.5米。在河湖交汇处以萨满石为界。</h3> <h3>在贝加尔湖游船上。</h3> <h3>在贝加尔湖游船上与列娜合影。列娜负责我们在伊尔库茨克的旅行。列娜告诉我们伊尔库茨克在1941年有40万人,二战结束时只有4万人。伊尔库茨克的男人都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派伊尔库茨克人到中国东北打日本人,他们很多牺牲在东北,列娜家也有两位亲戚牺牲在东北。</h3> <h3>旅友张春云(左)与胡蝶(右)姐妹。</h3> <h3>7月20日下午6时45分我们乘坐吉祥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回上海。晚上11时许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结束有序、愉快、颇有收获的旅程。旅友们互相道别,各自踏上返家的路程。</h3><h3>结束美篇之际,我要对旅友胡蝶、张春云沿途为我拍摄的众多美照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福她们在今后的旅途中更加幸福、愉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