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树阳光幼儿园——[一组漫画让你看清,坏小孩如何养成!]

<h3>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h3><div>可远比大人想象的强太多了。</div><div>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小漫画</div> <h3>“不要抠鼻子了。”黛西的妈妈说。</h3><div>“你也这样啊。”黛西说。</div><div>“什么时候?”妈妈问。</div><div>“上次去看外婆的车上啊。”黛西回答。</div><div>“那是因为我的鼻子痒才抠的。”妈妈解释说。</div> <h3>“不要把衣服扔在地上。”黛西的妈妈说。</h3><div>“你这样啊。”黛西说。</div><div>“什么时候?”妈妈问。</div><div>“上周我们要去参加聚会的时候。”黛西回答。</div><div>“那是因为我没法决定穿哪一件。”妈妈解释说。</div> <h3>“不要一直坐立不安啊。”黛西的妈妈说。</h3><div>“你也这样啊。”黛西说。</div><div>“什么时候?”妈妈问。</div><div>“上次在教堂参加婚礼的时候啊。”黛西回答。</div><div>“那是椅子太硬了。”妈妈解释说。</div> <h3>“不要坐得离电视那么近。”黛西的妈妈说。</h3><div>“你也这样啊。”黛西说。</div><div>“什么时候?”妈妈问。</div><div>“上次你看那部言情剧的时候啊。”黛西回答。</div><div>“那是因为我没戴隐形眼镜。”妈妈解释说。</div> <h3>黛西妈妈插着腰看着黛西的眼睛说,</h3><div>“我不会一直说‘你也这样,你也这样’!”</div><div>“你刚刚就说了两遍啊!”黛西咯咯地笑说。</div><div>这组可爱的小漫画让人捧腹,原来妈妈做得每一个细节她都清清楚楚的记在心里,被批评时细数得头头是道。</div><div>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成长和学习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模仿谁?一定是每天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div><div>孩子身上大部分的习惯,都是从大人不经意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的。</div><div>孩子是成人的镜子,而且是面“照妖镜”,能照出我们华丽的袍子底下隐藏着的污渍。</div><div>孩子承担的是大人结出的恶果,然而,大部分孩子都没办法像故事里的黛西那样指出大人的“坏示范”,而大人言传身教的恶果却会让孩子来承担。</div><div>有好几次带娃在小区楼下玩,遇上霸道爱打人的孩子欺负别人家孩子被告状时,大人虽然会诚恳地跟被欺负的孩子和家长道歉,但大多一转身就对自己孩子暴力相向。</div><div>常常当场就直接“教训”起来,边说“以后不许打人!”,边带着怒火打孩子。</div><div>从小让孩子生长在一个用暴力表达的家庭里,却让他不打人,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孩子现在会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将来暴力同样可能伴随他一生。</div><div>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div><div>在这些感知里,刻意灌输给孩子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孩子最初看到的世界,来自于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div><div>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毛病,在我们自己身上也能找到。然而,承认这一点太难了,就像黛西的妈妈,明明已经知道了自己理亏,却还是要硬挤出一个无力的解释来。</div><div>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要是面对像黛西这样的反驳,大概不是解释了,很可能还会恼羞成怒。因为控制和折腾孩子很容易,而改变自己太难。</div><div>但若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在孩子身上较劲,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div><div>故事里的黛西会抠鼻子、会把衣服乱扔、会偶尔坐立不安,这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如果我们也像黛西妈一样,自己一时半会儿都改不了,那不妨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和耐心。</div><div>孩子的童年里没有“小事”,每一个大人示范的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着重要意义的“大事件”,他们的好习惯或者坏毛病就来自于这里。</div><div>对每个父母,尤其是年幼孩子的父母来说,只做孩子值得模仿的事,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长。</div> <h1><font color="#ed2308"><b>[幸福树,让爱更多一点]</b></font></h1><h3><b>幸福树幼教(集团):<br></b><b>朝阳园成长热线:86569525<br></b><b>阳光园成长热线:15170418208<br></b><b>福祥园成长热线:0791-88287874<br></b><b>金桥园成长热线:13397095878</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