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宝藏》——世界自然遗产:北爱尔兰巨人之路

李震廉

<h3>巨人之路堤道(Giant's Causeway)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 巨人堤道被认为是古新世时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h3> <h3>巨人之路堤道及堤道海岸(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1986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05年,被列为英国第四大自然奇观。</h3> <h3>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最著名的景点,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玄武岩石柱群,被赞誉为《英国宝藏》。每一个来到北爱尔兰的游客都一定会到巨人之路感受大自然千万年来鬼斧神工的作品。</h3> <h3>到达旅游接待中心后,有两条路可以去巨人之路大堤,第一条是柏油修筑的标准路,平平坦坦,从山上一路往下走直通巨人堤;第二条是爬山到巨人堤紧挨的崖壁顶部,沿着乡间小路走到巨人堤另一侧,再下山折返,柏油路上还有巴士通勤往返于巨人堤和入口处,来回仅需1镑。</h3> <h3>北爱尔兰的天气极端,亦相当变幻莫測,据說,巨人之路堤道每年只有10个晴天日。我们到达的那天,正是时阴时雨的天气。</h3> <h3>景区建议的游览路线分为黄蓝红三线,路程远近/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长短按其递增。难度最高的红线需时约两三小时,落差较高的地方有不少人都会手脚并用地攀爬,湿漉漉的石面就更增加难度,但还是人人乐此不疲。我们选择的中等难度的蓝线,也化费了将近2小时进行游览。</h3> <h3>巨人之路的名称起源于爱尔兰民间传说。有不同的版本:</h3> <h3>一种版本称巨人之路由爱尔兰巨人芬·麦库尔占建造,他将岩柱一个个移到海底,这样就能使他走到苏格兰去和对手芬·盖尔交战。当麦库尔完工时,他决定休息一会儿,与此同时,他的对手芬·盖尔穿越爱尔兰来估量他的对手。当他看到麦库尔巨大的身躯后吓坏了。尤其是在麦库尔的妻子告诉他,这其实是巨人的孩子后,盖尔开始感到恐惧,并匆忙撤回苏格兰,并毁坏了堤道,所剩的残余就是今天的巨人之路堤道。</h3> <h3>另外一种说法是爱尔兰国王军的指挥官芬·麦库尔力大无穷,一次在同苏格兰巨人的打斗中,随手拾起一块石块,掷向逃跑的对手,石块落在海里,就形成了今天的巨人岛。后来他爱上了住在内赫布里底群岛的巨人姑娘,为了接她道此地来,就建造了这条堤道。</h3> <h3>古代人无法理解这种自然奇观,所以称之为“巨人之路”。美丽的传说至今仍在传诵,这条通向大海的巨大天然阶梯之谜却已被地质学家们揭开了谜底。</h3> <h3>白垩纪末期,北大西洋开始与欧亚大陆分离,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约五千万年前,在今天苏格兰西部内赫布里底群岛一线至北爱尔兰东部火山非常活跃,一股股玄武岩岩熔流从裂隙的地壳中涌出,随着灼热的熔岩冷却收缩,结晶的时候,开始爆裂呈规则的六边形形态。</h3> <h3>巨人之路堤道海岸包括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平地。峭壁平均高度100米。火山熔岩在不同时期分五六次溢出,因此形成峭壁的多层次结构。大量玄武岩柱排列,形成石柱林,气势壮观。组成巨人堤道的典型石柱宽约0.45m,延续6000m长。有的石柱高出海面6m以上,最高者达12m左右,还有大量淹没于水下或与海面持平的石柱。</h3> <h3>穿过一个石门,到达巨人之路的另一端,看到了更为高耸的石柱。这些石柱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中间都有许多断裂。</h3> <h3>除了六角柱石,堤道海岸上还有其他有趣地貌,例如巨人之靴(The Giant's Boot),正如其名一样,因为与靴子出奇地相似而得名,而这也令巨人之路的传说疑幻似真。</h3> <h3>这些高低错落的石柱是由于火山熔岩多次溢出形成结晶,水流沿垂直延伸的节理作用,形成了聚集的玄武岩石柱群。加之海浪冲蚀将石柱从不同高度截断,就形成了如同梯田般高低错落的参差。</h3> <h3>远处海与陆地的短兵相接处,海水依然如千万年来雕塑着远古的熔岩产物。消磨了它锋利的棱角,却也在冰与火的瞬间铸就了海岸线的走向。</h3> <h3>是熄灭,也是新生;是瞬间,也是永恒。</h3> <h3>冰冷海水包裹了地心深处的炙热,爱尔兰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被凝固在不朽的石块里。我愿意相信,这里真的曾有一场巨人们约定的战争。</h3> <h3>游览过后还可以在游客中心把巨人之路的一部分带回家。在游客中心有用火山岩打磨成六边形的 worry stone 或者冰箱贴,光滑细腻,很有纪念意义。</h3>